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九江市赛城湖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西省湖泊健康问题的现状与特点,构建了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及社会服务功能五大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样监测与资料调查分析,对2021年赛城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赛城湖的综合健康指数为79.25,湖泊健康状况为良好,虽然功能有一定程度受损,但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状况。(2)赛城湖的水文水资源和物理结构方面的赋分均为满分;社会服务功能方面的赋分为85.49分;生物完整性方面的赋分为74.76分;化学方面的赋分为52.86分。(3)赛城湖的“EI营养状态指数”和“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两个指标是赛城湖整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九江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江西省其他地方开展河湖健康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水文水资源、水质状况、水生生物、湖岸带和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层对2015年的查干湖湖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查干湖健康评价指数赋分为56分,湖泊处于亚健康状态;农业开发、气候变干、石油开发以及旅游业发展是造成湖泊生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湖泊水资源调控、湖滨带修复与管理、水质修复、鱼类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湖泊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等3个层次构成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河流、湖泊及水库等3套系统,其中河流评价指标16项,湖泊评价指标21项,水库评价指标21项,用于对北京市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以密云水库和北运河流域为例,于2019年5、8、10月进行水生态监测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健康综合指数为87.76,水生态健康状况处于健康等级;北运河流域的水生态健康状况呈现空间性差异,其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7,(4):78-81
为了合理、客观评价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选取河流水资源、水质、水系结构、水生态以及水系利用与管理五方面20个指标,建立了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标准量化底层评价指标,再根据相应的归一化公式推求突变级数值,从而确定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12年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且趋于健康状态,其中水资源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质处于亚健康且趋于病态,水系结构处于健康且趋于很健康状态,水生态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系利用与管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突变理论可削弱确定指标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可以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以珠海市竹银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从水库生态健康和功能健康两个方面开展水库健康评价研究工作。通过构建以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状况5个准则层为骨架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能够反映竹银水库健康状态的12项关键指标,结合水库实际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综合评分。竹银水库健康状况目标层得分为77分,等级为二级,表征竹银水库处于健康状态;水库健康压力主要为水动力条件差、河道抽水引起污染输入、潜在水华风险和公众满意度不高等。建议结合珠海市“河长制”与“湖长制”工作,针对性地推进竹银水库健康保护与修复工作,进一步提高水库健康水平,发挥其饮用水源地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准则层和14个指标层对2011年的嫩江下游尼尔基—三岔河口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嫩江下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数赋分为59分,河流处于亚健康状态;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等人类干扰是造成下游河流生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河岸带修复与管理、水质修复、栖息地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河流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指标法,构建山口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17年的水文数据为基础,从水文水资源、水质、物理结构、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对山口湖水库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山口湖水库的整体健康状况处于健康状态。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具有简单、全面、可操作等特点,可以评价河流的生态完整性,评价河流和湖泊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水体面积、湿地管理水平等15个指标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指标权重和指标隶属度,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脆弱、病态、疾病"5个等级,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7年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为0.696,处于"脆弱"等级,接近"亚健康"状态;压力、状态、响应3个目标层中,状态层的约束性最强(0.548 5),响应层次之(0.241 0),压力层最弱(0.210 5);在15个评价指标中,物质供应、生态环境恢复、科研娱乐和湿地受胁迫程度是影响三门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徐伟  朱锐  孙华林 《山东水利》2023,(10):30-31+36
为科学编制跨区域湖泊“一湖一策”,推进跨区域湖泊保护与治理,以安徽省高塘湖为例,提出跨区域湖泊分区健康评价方法,并在大量数据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塘湖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高塘湖整体处于健康状态,属二类湖泊。各区域宜根据湖泊分区健康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湖区保护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具有自然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类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的南通濠河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建立了单项指标评价标准,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濠河总体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濠河处于亚健康状态,提出引江冲污、截污减排、生态修复和环保疏浚等水生态改善措施以提升濠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综合反映生态补水措施下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 PSR( Pressure-State-Re- sponse) 模型为基础,对刁河尾闾湿地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湿地年来水量等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 Fuzzy-AHP 法计算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矩阵,根据综合评价指数( CEI)确定不同时期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 2010 年、2015 年和 2018 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 0. 433、0. 696 和 0. 808,分别处于 “亚病态”、“一般”和 “亚健康”状 态。在压力、状态、响应个子系统中,状态层的制约性最强( 0. 576 2) ,响应层居中( 0. 219 7) ,压力层最低( 0. 204 3) ; 在 20 个评价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生态恢复工程、湿地年来水量等是影响刁口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有序开展,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向健康方向发展。但要使湿地健康状况达到 “健康”标准,仍需长期规律的水量保障措施以及一系列湿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投影寻踪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投影寻踪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介绍其主要的4个步骤:1筛选能够反映湖泊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2建立评价标准;3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各指标权重;4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评价湖泊健康等级,将此模型应用于洪泽湖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健康状态处于微病态状态,TN、TP含量过高是影响洪泽湖健康的主要原因;基于投影寻踪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湖泊实际生态健康状况;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生态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3.
浑河化学完整性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河流的自然形态发生了改变,河流健康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化学完整性评价是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准则层之一。本文以浑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标评估体系,对浑河的水化学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浑河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上游健康状态明显好于中下游。  相似文献   

14.
为识别河流健康状况和揭示河流受损成因,基于河长制工作任务构建了五方面29项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的赋分标准与权重,提出了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将其应用于湟水西宁段河流健康评价工作。结果表明,准则层指标水资源保护60分,水环境治理65分,水生态修复54分,水污染防治35分,水域岸线管理63分,评价区域河流健康综合得分56分,评价等级为Ⅲ级,属亚健康水平,达到黄色预警。河长应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对该段河流进行保护、修复、治理和管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岱海水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模型,构建了岱海湖泊健康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中,水文水资源准则层对湖泊健康影响较大,社会服务准则层和物理结构准则层对岱海湖泊健康影响较小,对湖泊健康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入湖流量变异程度、最低生态用水满足程度、富营养化指数、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高锰酸盐指数(CODMn)、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水生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等10个因子构成星海湖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运用灰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星海湖水生生态系统整体呈亚健康状态;从季节变化看,2015年~2017年冬季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为健康,春季和秋季的水生生态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 2015年夏季的水生生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2016年与2017年夏季水生生态健康状况为不健康。为此,需加强对星海湖生态恢复及水环境污染的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8年拒马河全年监测的水文水质数据,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对拒马河生态环境健康现状进行评估。此次评估将拒马河分为紫荆关段、都衙段和张坊段3个河段。结果表明,虽然拒马河的化学完整性是非常健康的,但由于其水文完整性、形态结构完整性及生物完整性均处于不健康状态,所以这些指标综合起来直接导致拒马河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水平。针对拒马河生态健康现状提出以下保护对策:保证生态流量,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加大河道整治力度,保证河道的畅通;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开展猫营河生态健康诊断并评价其健康状况,对推动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强化对猫营河流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工作的督导管理,达到实现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协调统一,其有重大现实意义。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贵州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总体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对猫营河健康状况开展分析评价,为河湖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基础。分析表明,猫营河健康综合评价赋分76.30,处于二类河湖,评为健康状态,同时针对健康综合评价突出问题对应提出四项保护对策,以此全面提高河湖长制对贵州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双变量分析,检验各分项指标与体系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压力呈减小趋势,社会经济压力(人为压力)呈增大趋势;湿地中整体动植物响应状况明显,逐步向积极方向发展;湿地年代际健康状况为健康—亚健康—病态—亚健康—健康—很健康;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入湖水量、动物种类的相关性最强,主要外界压力来自于渔业、旅游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综合反映生态补水措施下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为基础,对刁口河尾闾湿地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湿地年来水量等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Fuzzy-AHP法计算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矩阵,根据综合评价指数(CEI)确定不同时期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33、0.696和0.808,分别处于"亚病态"、"一般"和"亚健康"状态。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中,状态层的制约性最强(0.576 2),响应层居中(0.219 7),压力层最低(0.204 3);在20个评价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生态恢复工程、湿地年来水量等是影响刁口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有序开展,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向健康方向发展。但要使湿地健康状况达到"健康"标准,仍需长期规律的水量保障措施以及一系列湿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