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重庆观音桥商圈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对目前发展瓶颈的剖析,探讨其未来包容性发展的空间策略,以达到商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最优,建构当代商圈的包容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第三空间是城市活力研究的重要视角,也是寒地城市复兴的重要载体空间.文中以探讨寒地城市第三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目的 ,以哈尔滨第三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室内、室外以及虚拟第三空间从宏观布局、微观建设等层次提出第三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寒地城市第三空间的营造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停留活动强度测度指标与寒地城市微空间环境要素指标体系,并选取哈尔滨的77个城市微空间,基于行为注记法,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其不同季节下不同类型停留活动的空间要素,结果显示摊贩数量、面积、庇护设施等要素影响停留活动强度,提出过渡季节增加绿视率、景观设施等要素,寒冷季节增加方位角度要素,并根据不同活动类型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寒冷地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策略分析,结合寒地气候特征,总结气候对寒地城市空间设计的影响,对寒地气候公共空间状况详细剖析,从而提出相适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从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城市景观以及环境机理的角度入手,从多方位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打造适应当地气候的城市风貌,塑造寒地城市文化生命力,提升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展现寒地公共空间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寒地城市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从空间形态、环境肌理及景观小品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改善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在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规划中有着特殊的迫切性。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应保护、建构连续有机的城市绿链,在微观层面上应注重绿化配置的生态效益最大化;针对寒地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9.
结合寒地城市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施工技术不成熟、维护与管理方面欠缺;形式上单调且缺少设计;忽略人的参与性;缺乏考虑气候差异和地域性等问题进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在完善步行空间的技术与维护条件方面,提出了在材料、构造、施工上的注意事项;在满足步行空间形式要求的多样性方面,提出了在环境、空间、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在满足步行空间的功能性方面,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方面,提出了"多保留、少改造"的设计对策,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气候的功能要求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寒地城市独特的气候特征开展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寒地城市地下空间的品质、塑造地下空间活力的策略,以提升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吸引力,形成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广场景观规划应包含景观规划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过程及对投资、建设、管理的整体安排等几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景观规划角度出发,结合哈尔滨实例,从色彩、交通组织和铺装等方面论述寒地城市广场冬季景观策略和利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在寒冷的气候下,广场与城市空间、广场与环境、广场与人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广州城市土地供应与规划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卫 《城市规划》2002,26(5):20-23,71
分析了 1990年代广州市土地供应和使用的状况 ,剖析存在问题 ,提出广州土地供应管理的策略建议包括 :制定并公布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完善城市土地管理机制 ,以适应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需求 ;垄断、控制和有计划地支配土地供应一级市场 ;重视对城市土地收益的管理 ;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运用现代的方法对土地的使用状况及时监控。  相似文献   

13.
以哈尔滨市为例,针对城乡土地利用存在的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公共空间缺乏、乡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城乡统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宜居生活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土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皇城历史、现状空间特征,在明确皇城保护区性质的前提下,提出从环境整治入手,建立整体保护体系,以延续皇城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英国及西方国家在21世纪城市生活中构建绿色空间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及管理方面的政策依据,并涉及到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及社会因素等问题的关注。论文探讨了在风险与安全、自由与控制等方面的挑战,论述了这些因素对于构建绿色空间、采取各种景观建筑设计方法来服务于社会需求与期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格·勒克和她的两个事物所,ASIR建筑师事务所(斯图加特)与ASIR工作室(温哥华)跨学科的工作方法中,可以明显看到她在德国和加拿大的生活经历。英格·勒克曾在马尼托巴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习,1990年代在斯图加特贝尼施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中工作。这是她的阅历中公认的两段重要经历。她的作品探求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场所和环境影响,同时涉及到远远超出学科范围的问题,比如色彩、物质性、高科技和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这些赋予了建筑在公共场所中额外的价值。身为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英格·勒克的优势在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普适性公共建筑中的空间与气候适应性问题展开研究,结合笔者在长三角地区的三个项目实践,提出可变的过渡型空间:以形体布局应对不同朝向;以过渡型空间应对不同季节;以可变的外围护界面实现过渡型空间的转换,形成可变的过渡型空间在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山水校园与高密度的宿舍区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工程的校园设计理念希望能够体现出山水校园的整体环境,方案从求水岭向北沿线,与中间的景观湖,北侧山体之间由绿脉联系.南北校区以中央水体为中心,整体建设密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较好的与山水环境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的实施策略与城市设计制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庄宇 《规划师》2000,16(6):55-57
作者介绍和探讨作为城市设计实施策略之一的城市设计制度在国内外几个主要城市的实践及其特点,以期为有效组织我国的城市设计实践提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立法初探——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鹏林  顾新 《城市规划》2002,26(9):21-24
在中国现有涉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法律法规中 ,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主要表现在 :地下空间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对已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地下空间的权属界定不清楚 ;有关地下空间利用的地方法规体系尚未健全。以深圳市为例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法规体系的建立 ,从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及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 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所有权 ,保证公共利益及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2 通过法律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权主体 ,以及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3 建立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方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