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昌良 《大氮肥》2006,29(6):416-418
检测了氨汽提塔列管腐蚀状况,分析了列管腐蚀原因,并进行强度核算,对氨汽提塔调头后列管缺陷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熊开文 《泸天化科技》2002,(3):202-205,209
列出了两种汽提工艺的几个厂家的汽提塔列管腐蚀状况,并对汽提塔列管腐蚀的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IDR工艺低氨碳比运行状况,并分析了在低氨碳比运行下合成塔转化率、水碳比、汽提塔的汽提效率、系统腐蚀状况和系统能耗情况。  相似文献   

4.
高原  张荣仁 《大氮肥》2008,31(5):297-300
氨汽提法尿素厂的汽提塔列管腐蚀减薄一般比较严重。根据多年检测经验分析总结钛管的腐蚀减薄规律及特点,首次提出设备调头后的列管继续减薄问题及规律,对各厂的汽提塔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ACES工艺尿素装置二氧化碳汽提塔列管腐蚀情况,阐述采用对接管处理技术进行修复的施工过程,具体指出在修复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通过使用对接管修复方法,使汽提塔列管管头的腐蚀问题得到解决,延长了汽提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中氮肥》2019,(1)
CO_2汽提塔出液温度是CO_2汽提塔的核心控制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CO_2汽提塔的运行状况正常与否,CO_2汽提塔出液超温,汽提塔汽提效率低,系统运行易陷入恶性循环,而且会加剧设备腐蚀。经分析,生产负荷过高或过低、原料CO_2气温度过高、尿素合成塔进料H2O/CO_2偏高、高压系统压力偏高、CO_2汽提塔进料液气比偏高、CO_2汽提塔升气管进液小孔堵塞、CO_2汽提塔壳侧加热蒸汽压力过高、CO_2汽提塔液位过高、CO_2汽提塔出液测温计示数不准确等都会造成CO_2汽提塔出液超温,并指出每一种引起CO_2汽提塔出液超温原因的处理措施及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7.
曹泽新 《贵州化工》2007,32(5):43-44
对赤天化日产1.62kt尿素装置汽提塔列管腐蚀进行分析,为今后工艺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允生 《化工中间体》2023,(12):152-154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单元精制油硫含量偏高的现象,从原料组分、反应深度、汽提塔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得出精制油硫含量偏高的原因为汽提塔回流过大,导致部分溶解有硫化氢的轻组分进入塔底。此外,分别对预加氢反应系统和汽提塔塔顶系统常见的腐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田国柱 《氮肥技术》2005,26(6):41-43
简述了对汽提塔使用过程中出现列管管口损坏、列管结垢、列管减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尿素装置高压甲铵预热器多次发生列管泄漏的原因,从调节氯碳比、调节水碳比、控制高压甲铵预热器操作温度、控制中压吸收塔液位及其顶部温度、调整高压甲铵泵负昔等方面提出避免腐蚀、泄漏的措施,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尿素生产过程中,尿素汽提塔列管内壁结垢和列管管头部位泄漏、腐蚀断裂严重地影响了该设备的正常使用。应用化学清洗和局部更换列管管头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检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徐西娥  薛瑶瑶  王万里 《山东化工》2023,(6):161-162+165
通过对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20万t/a烷基化装置制冷剂换热器腐蚀泄漏情况技术分析,结合换热器管壳程结垢物检测报告,认为制冷剂换热器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一是再生硫酸浓度偏低,反应产生的副产物较多;二是循环异丁烷二氧化硫偏高且含有微量水,造成亚硫酸腐蚀;三是装置加工负荷较大、反应产物可能带微量酸;四是碳四原料杂质含量偏高,在硫酸环境下形成硫酸盐。并提出了减缓制冷剂换热器腐蚀泄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尿素装置高压系统的二氧化碳转化率是尿素装置实现经济生产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转化率直接影响到尿素生产成本,在运行中发现转化率均低于设计值。经过分析,认为高压系统氨碳比偏低、水碳比偏高、惰性气体含量偏大是主要原因,通过各项控制措施的实施,实现了二氧化碳转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挺涛 《大氮肥》2006,29(6):384-387
分析尿素装置在超过100%负荷运行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控制高压系统的氨碳比、水碳比,提高汽提塔底部尿液出口温度,优化调整循环水指标,合理控制蒸发系统负荷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烧碱蒸发器列管的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调研,宏观检查,金相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某化工厂烧碱蒸发器列管的腐蚀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器列管宏观上呈全面腐蚀;烧碱液的腐蚀和结晶盐颗粒的冲刷、磨蚀,是造成列管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习惯以尿素的转化率表示尿素反应的进行程度,由于现有的各种生产方法都采用过量的氨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因此通常将二氧化碳转化率用来表示尿素合成平衡转化率。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尿素装置自投产以来,在运行中发现转化率均低于设计值。经过分析,认为高压系统氨碳比偏低、水碳比偏高、系统负荷偏低是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提高了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转化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羟胺肟化装置的汽提塔再沸器频繁出现换热管泄漏的情况,分析了再沸器换热管的腐蚀现象、金相显微组织、设备运行操作、进料组分和安装高度等,提出了改进方法并进行实施。结果表明:汽提塔再沸器换热管内壁有明显的点蚀、坑蚀及穿孔情况,被腐蚀穿孔部位主要集中区域在气液分界处;腐蚀处附近未发现夹杂物等明显冶金组织缺陷;设备运行操作正常;进料组分中不存在氯离子腐蚀;塔内控制液位低于再沸器上管板的高度。提出的相应措施为:将再沸器安装高度整体下移400 mm,确保汽提塔液位精准控制在40%;将再沸器的换热器分成上下两部分结构,有利于维修时拆装方便;换热管材质依然选择304L不锈钢。经过改进后的再沸器自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其运行稳定,未发生列管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合成氨脱碳系统中变煮沸器1Cr18Ni9Ti列管腐蚀失效,采用动态高温模拟和高温加背压两种实验方法,研究论证了该列管在热钾碱液中发生孔蚀破坏的主要原因,阐明了腐蚀机理.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因二氧化碳汽提塔带油运行而导致的汽提塔出液超温及汽提效率降低的问题,从汽提塔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油对汽提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源头排油、提高氨碳比、控制水碳比、增加氧含量、监控N i含量等项改进措施。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以上措施后,在3小时内汽提塔出液温度即可恢复到正常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中,氧化单元的粗对苯二甲酸(CTA)干燥机列管发生严重腐蚀,影响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干燥机列管腐蚀的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延长干燥机列管使用寿命的措施。结果表明:干燥机常见的腐蚀形态是点蚀、垢下腐蚀、磨损腐蚀,腐蚀形态与CTA物料中溴离子含量、物料温度以及列管材质等有关;列管表面的点蚀和垢下腐蚀以及物料对管子的冲刷磨损是CTA干燥机列管腐蚀的主要原因;控制CTA中溴离子含量、优化工艺参数、更换高性能材质的列管,可有效缓解列管腐蚀,从而提高干燥机的运转周期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