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经济分区,是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运行的科学依据.据此,文章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引入多要素空间叠置、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以生态空间为强约束要素、发展空间为主导性要素,可承载性为限制性要素的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并涵盖3项模块层、9...  相似文献   

2.
马跃峰  张翔  阎波 《室内设计》2013,28(1):6-10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承担着设计教育的启蒙任务,空间训练是该阶段教学的核心环节、针对空间构成如何摆脱传统构成教学模式的"形式"局限性并适应空间意识培养和建筑设计起步的教学问题,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年级"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将环境要素介入空间生成的实验性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学重点应从关注"空间—形体"研究转向对"空间—环境要素—行为模式—感知体验—形体"的整体关系与互动关系的研究,籍此构建环境要素作为空间生成的起点、动力与评价标准的逻辑性,探寻建筑学专业背景下空间构成与建筑设计在"空间与环境"设计语境下的教学交汇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迈入智能机器人时代。建筑作为机器人的空间载体,也将面临智能化革新和升级的客观需要。本文从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建筑空间中机器人的可能应用场景出发,探讨了机器人和建筑空间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未来建筑作为复杂机器人系统的新发展方向。通过依次探讨未来建筑构建感知、行为和社交能力的方法逻辑,本文提出了机器人与人居环境高度融合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即构建“人—建筑—环境—机器人”四者合一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广场的思考和探讨,以城市需求理论以及和谐城市思想为导向,通过"概念商业广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为案例,以获奖作品"The business building on theroad (路上城)"的创新思路为例,在城市存量时代的背景下,从交还城市公共空间、繁忙路网上空的万达、城市绿肺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中心进行更新模式的探讨和设计,力图探索出万达商业新角色,赋予其新的社会责任,重塑"商业广场空间、业态、运营"之间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的绿色建筑,是落实"双碳"目标、满足百姓健康舒适需求和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瞄准建筑设计方法创新需求,力图突破传统建筑设计与环境营造策略分离的问题,跳出先设计、后性能优化的流程,从人的行为模式和室内活动需求出发,围绕"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环境营造理念,开展基于"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理念下的性能驱动的公共建筑形体自动生成设计策略和智能优化方法研究,基于案例分析,介绍如何实现"空间—技术—形态"三位一体,环境调控、智能设计与技术场景的交互融合创新路径,并进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生态学原理,在分析规划区域"资源—环境"本底基础上,采用"自然基底"和"生态流"方法分析、评价基地生态敏感性,明确规划区域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和斑块—廊道网络体系等,为惠州潼湖智慧城规划编制在空间发展、用地规模、生态规划框架等方面提供支撑和依据,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生态学意义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教学中存在"重功能空间,忽视形体"、"重形体,忽视功能空间"和"环境观念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咖啡厅建筑设计"优秀作业为例,对"基于环境、功能、形体的建筑学低年级教学实践"的实验过程进行了简要综述,尝试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总结教学中的操作要点,以期为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全国第二届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沙·舟·集"的设计逻辑,论述项目概况、聚落选址、建筑设计要素及节能技术等几个方面,指出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融合绿色设计方法、气候、环境、地域和文脉等要素.分析建筑的室内外气候环境,优化建筑的内外空间,提升结构体系,调试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和彰显建筑文脉.应用蓄水池、捕风器、...  相似文献   

9.
认识自然界"原生"生态规律和亚热带地区建筑设计原则,理解并认同两者结合的精髓,作者着力于厦门大学漳州新技区主楼建筑设计,力图创造现代科技和先祖生态应用理念有机结合的典例,打造形体、生态,人体生境高度统一的生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约束下的特色村落正面临严峻的生态和发展的挑战,优化其空间结构以突破瓶颈并实现振兴,尤为重要.本文以杨家沟村为例,通过空间分析建立生态重要性、生产适宜性、生活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优先递减顺序,划分出"三生"空间功能布局.并联系实际,提出杨家沟村生态空间安全绿色、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三生"空间相互转化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30日至7月3日,由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和美国屋面工程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围际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隆重举办。四天的展会,本刊记者兵分几路,穿梭于展览大厅、会议室、技术报告厅、现场  相似文献   

12.
"软着陆"与新"适用·效益·舒适·美观"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川 《建筑学报》2004,(7):39-39
为纪念《建筑学报》创刊50周年而发起的“新焦点:适用、经济、美观”的讨论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及时的活动。这次活动发起的时机正好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宏观调控”的开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国过热的经济活动“软着陆”,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我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上的“过热”现象也反映在建筑行业上。经济上的“过热”需要调控,建筑行业上的“过热”也同样需要控制,需要“软着陆”。建筑行业上的“过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反映是:为了片面地追求新奇、速度、数量、广告效应、所谓的各种…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导报》2007,(3):66-67
地点:阿利坎特雷洛业主:Casa del Indiano s.l.概念设计:1999年面积:500m~2成本:26万欧元竣工:2002年我们对一座20世纪初建造的极富争议的老房子进行了改造。许多附加的东西使得这座房子变得黑暗、复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变动,之前的布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改变原则是争取阳光,除去一切障碍。  相似文献   

14.
张轲  张弘 《时代建筑》2006,(5):139-141
文章是以新一代中国建筑师的视角对2006年6月至9月荷兰鹿特丹“中国当代”建筑展的一次观察,作者对本次展览的文化背景和策展方式与1997年纽约的“从内到外”展和2005年的深圳的“城市开门”展做了比较,在从多重角度讨论本次展览的策展态度、布展设计、和关注点的同时,文章反思了策展人费拉森罗德提出的种种关于骤变中的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扭转”是该房屋设计的核心元素,它支撑着房屋的主楼梯结构.并通过扭转的每一次变化.使得阳光照射的轨迹和房屋的内部视角达到完美契合.为主人提供了奇妙的居住体验。  相似文献   

16.
“再生砖·小框架·再升屋”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12汶川大地震震后的碎砖断瓦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砖”“小框架”结构减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可是活地选择墙体维护材料有效降低了造价.“小框架”在结构设计时略留有余量,以后村民经济较宽裕时,可再建一层我们称之为“再升屋”。  相似文献   

17.
吴保平  李国彦 《建筑》2010,(14):6-10
一项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技能比赛,为何受到主管部委、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跳出比赛看比赛,技能比赛受重视的背后是建筑业"技工荒"的严峻现实。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渠道的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重大专项要体现“重、大、专”的特点,克服“小、散、全”的弊端。对“十二五”做什么,核心产出是什么,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十二五”是专项实施的关键阶段,组织实施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水专项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按照水专项“十二五”实施总体思路,要做好“十二五”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风景园林》2016,(9):70-79
正最近,一个空前的、独特的城市变革项目在拉斯维加斯顺利竣工。曾经这条泛滥着虚假造作的拉斯维加斯大道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这条街道最近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这个精彩绝伦的公共空间由!melk城市设计事务所设计,它注定将成为世界上游客数量最多的公园。这个卓越的项目起源于当地赌场酒店集团的运营者观念的转变。对于拉斯维加斯大道上的财富,所有人最近开始意识到户外公  相似文献   

20.
《世界建筑导报》2006,(9):22-25
“Water-traces”是城市干预和雨水处理的结合产物,它从审美和感官体验的角度探寻了循环水对城市景观设计的作用。雨水流经市政厅和教堂的屋顶被收集起来,存储在储水槽中以备水景之用。城市的声音是通过扬声器连接到振动板上,它可以把声音的振动(声波)转变为水的振动(水波)。夜晚,灯光被水的波纹反射到了临近的著名的市政厅的墙面上,新旧交相互映,使夜晚的气氛比白天的气氛更加强列。城镇的社交中心变得活跃,周边店铺的经济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