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通过重新识别村落活态因子,研判失活、衰退主导因素,能够进一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立足本土地域环境,综合考虑村落活态发展因素,构建3层共28项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1)3个传统村落均有失活现象,但在失活程度上有所分化。金崖和黄家庄村处于“微失活”,失活程度较轻,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一般;古城村处于“失活”,失活现象较明显,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较弱。(2)3个传统村落的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失活贡献率占比较高,对传统村落的活态发展影响较大;村落治理、经济发展和地域环境在失活指数上占比较高,对村落失活的影响较显著,可判断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的适应性发展受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因素影响较大。(3)活态总分上,金崖村(71.63)>黄家庄村(68.58)>古城村(58.88),这与调研结果相吻合。村落失活是多因素综合、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适应性、永续性的保护发展方式是村落振兴和活态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通过分类与整合乡村"三生"空间,以长沙县明月村为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生"空间优化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可以为乡村"三生"空间详细规划作出更明确的指导,为绿色宜居的乡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更是乡村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基于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发展的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互动逻辑,认为生态文明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基质与基本要求,乡村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动力与动态变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互动反馈关系;从实践角度,选取榆林市三鱼路沿线乡村为实证案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沟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提升、生态产业重构、生态乡村治理等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5.
贾若楠  吴欣  朱一鸣 《城市建筑》2021,(4):62-65,117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保障人地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延安市大砭沟西沟地区为例,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现状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约20 %的城镇建设用地属于不适宜建设区;②不同适宜性的建设用地布局具有一定差异性;③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把最适宜和基本适宜建设用地可作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6.
黄嘉颖  胡斐  胡琳 《规划师》2021,37(23):47-52
反思现有绿地规划并着眼于对山体边缘地区的利用,探讨山缘型城市公园的规划方法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破解绿地建设难题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延安市向阳公园为例,立足于山缘型城市公园的内在属性,借助地理信息、水文模型等技术方法,结合生态评估、地形识别、汇水模拟等多元要素分析,从台地式适地性用地布局、立体化适地性流线组织和蓄水保土适地...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基于实地调研,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和可视域等特征及其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结合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学科理论,从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典型生境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沟谷四大类生境的规划策略与植物配置方案,为中国滨黄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惜之  雷舒涵 《城市建筑》2023,(4):21-23+53
乡村规划是近年来我国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农村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下文简称“三生空间”)的优化研究,对农村生态保护与空间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乡村高效、高质地发展。本研究以商南县花园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空间”的特点,以现状问题为导向,提出优化策略,以协调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使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也  雷钧钧  卢幸芷 《城市建筑》2022,(1):90-94,1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群区域内"三生"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等方法,分析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结果表明:①18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生活空间以扩张为主,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态空间则有明显缩减;②三类空间景观破碎程度均不...  相似文献   

10.
11.
以河北省武安市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为例,分析了地形地貌特点和资源条件对村庄规模、村庄密度、农村经济和村庄空间布局形态的影响,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和区位条件,提出不同的村庄迁并标准、布局调整重点和分类指导方案,探讨了丘陵、山地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近年来产生了大量弃置村庄,这其中不少村庄建成年代久远,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利用价值,如何评价这些弃置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详实的田野调查,以陕南地区弃置型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利用条件"四方面构建了评判弃置型古村落保护价值及利用可能性的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鞑子梁村为案例,基于评价分析得出弃置型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实验——以珠海吉大村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晴  常青 《城市规划》2002,26(11):21-27,45
分析了珠海吉大村演变的历程和目前存在的建筑密度大、道路不成系统、治安混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小农思想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对吉大村的街道、祠堂、古住宅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评价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吉大村的改造的目标和定位 ,提出了“保留优秀的建筑遗产” ,“对吉芝街进行保护性改造” ,“引导社区新风尚的形成”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星  何依  邓巍 《城市规划》2020,(4):97-105
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要素高度混合的一种过渡型乡村聚落形态。它既保留着传统的乡村记忆,又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新的角色,面临着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矛盾。面对已变迁的历史环境和零散化的乡村风貌,需要重新定义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价值,以整体性思维对保护要素进行重新关联和建构,形成刚性的保护框架;面对城市化的发展诉求,需要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能够适应城乡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本文以憩桥村为例,通过对"村"的价值的判断,探讨了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方法;通过对"城"的条件分析,适应性调试保护发展模式,试图为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提供弹性多样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分形理论作为研究复杂系统自相似规律的前沿理论,为城乡空间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米脂沟壑区为例,借助分形理论与方法,探讨在复杂地形地貌区制约下城乡空间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首先基于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特征及其人居环境的发展需求,针对米脂研究区提出不同的城乡空间发展构型;然后计算并比较不同城乡空间构型的分维数据与分形图式,揭示城乡用地形态与分维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影响研究区城乡空间分形特征的因素;最后以分形优化为指导提出米脂研究区城乡空间发展的适宜形态。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复兴是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整体、历史街区和建筑内部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构成特征,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段德罡  高莉  黄晶 《城市规划》2019,43(5):73-86
当前政府主导的大量运动式村庄规划与建设虽具有规模广、见效快的特征,但着眼短期成效的政治诉求为村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村庄规划评价的缺失导致许多问题得不到纠正,使村庄规划与建设水平裹足不前。临潭县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规划具有我国运动式村庄规划建设的普遍特征,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基于综合评价方法框架从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个方面界定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理论范式,构建包含执行评价、实效评价和社会评价3个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长川乡敏家咀村作为案例村开展实证研究,详细探究该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成效及其原因,为增强规划效用提供建议,同时也为目前快节奏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网络城市是全球化、信息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新的空间组织形态,是推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病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一是通过明确网络城市的内涵、特征,构建网络化发育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丰富并完善了理论架构;二是以成都为实证,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网络城市构建的路径与举措,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新建大型校园规划布局中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提出大型校园规划应重视校园布局对师生日常行为流线的影响,慎重比较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合理选择布局模式,保证师生日常流线的紧凑、高效,同时兼顾空间尺度的合理控制,求得用地效率和空间体验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结合河北联合大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具体论述了多中心校园布局在大型校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陆海统筹的规划背景下,针对海岸带陆域空间利用强度与海域生态系统安全交互影响研究的不足,借鉴物理学耦合度理论,建立空间利用强度与生态系统安全耦合综合评价体系。以厦门市海岸带为例,定量分析厦门市海岸带分岸段的陆海耦合协调度,识别出全市海岸带陆海不同协调度的分布格局,并提出不同岸段陆海统筹目标下的空间规划指引。研究能为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决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域开发空间之间的协调提供科学依据,对陆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协同发展和海岸带空间的综合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