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对于标签的快速识别,尤其在移动应用的场景中非常重要。该文针对移动场景中停留标签,提出了组策略停留标签算法GSRA(Group Strategy for Remaining tags Algorithm),分为停留标签识别和新到标签识别两个阶段,并将停留标签信息分组存放与更新,从而提高停留标签的识别效率。理论分析证明该算法系统效率仅与标签动态时移动时的迁移速率和静态时的系统效率有关,而与标签数量无关。仿真结果表明GSRA算法在标签迁移速率为20%时,结合冲突树算法CT,系统效率可以达到240%。  相似文献   

2.
崔珺  李庆利 《电子技术》2009,36(11):6-8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新特点,提出了一套优化的城市智能公交业务管理系统模型,用来解决城市公交管理的一系列难题,该系统结合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度,并将采集的数据统计分析后作为决策依据。该系统能有效地对驾驶员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各级管理人员方便地按车、按人进行查询统计,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调控,提高公交公司管理效能和公司运行效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公交运营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Petri网的RFID中间件中复合事件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一种利用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处理RFID高层业务逻辑的机制.通过用复合事件来表达RFID应用系统中常见的高层业务逻辑,将对业务逻辑的处理转化为RFID中间件对复合事件的检测.从RFID中间件检测行为的角度探讨了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事件定义和事件检测的若干关键问题.基于有色网定义了RFID事件流检测网系统作为RFID事件检测模型的描述工具.给出了事件检测模型的构造规则.根据检测模型的网结构特征对具有复杂层次的复合事件的可检测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它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后的又一种安全保障技术。而数据挖掘技术在未知知识获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的体系结构、研究方向、主要优点、所需解决问题度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多标签碰撞问题被认为是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来,许多基于比特追踪技术的查询树算法被提出用于有效的解决标签碰撞问题,然而由于无用的碰撞比特信息和空闲时隙的存在,这些查询树算法的性能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特查询的查询方法,该算法使得标签返回一个映射过比特串来取代原始的ID序列.同传统的ID查询相比较,比特查询不仅可以消除空闲查询还可以将碰撞标签分成更多子集并充分利用碰撞比特信息.基于该比特查询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比特查询的多进制树(Bit query based M-ary tree,BQBMT)新型查询树算法,它通过多进制树迭代的分离碰撞,并通过比特查询模式和ID查询模式之间的最佳切换来快速识别标签.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BQBMT算法的的系统效率接近0.89,超过了现有的QT算法和混合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文件访问监控的主机异常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以文件系统作为监控对象,采用改进的PAD算法CSSPAD进行异常检测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文件访问监控的主机异常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检测率高、误报率低、运行负荷小、具有在线检测能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的入侵监测系统做了一些介绍,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技术来实现入侵监测系统安全的方法.并对此系统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对研究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入侵监测系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简单介绍利用代理实现安全的一些方案。  相似文献   

9.
RFID标签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自动识别系统。近年来,射频识别技术以快速增长趋势在供应链、门禁、公交系统、行李跟踪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详细论述了不同频段RFID标签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标签芯片的核心模块射频模拟前端、数字控制器、存储器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标签芯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入侵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网络入侵防御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每种技术的特点,最后提出一种入侵防御系统的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在线检测模式.融合使用状态检测、特征检测、异常检测以及协议分析等多种检测技术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及检测效率,并通过对报警的可信度进行评判,进一步降低误报率,提高系统的检测防御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射频识别技术中的隐私安全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范围.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隐私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对策及方法.指出在RFID技术规范最后确定之前应充分考虑解决安全隐患及隐私问题的策略,以促进RFID技术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射频识别技术的迅猛发展,结合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阐述了读写器中最大的耗能器件—功率放大器的研究现状;指出CMOS工艺应用于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局限性和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将CMOS功率放大器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核模型,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和适应能力,该模型因使用了元检测引擎来综合处理来自各个基本检测引擎的数据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文中还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原型系统来分析几种典型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讨论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发掘的入侵检测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数据发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数据中发掘新的、有用模式的过程.把数据发掘用于入侵检测,可以从审计数据中发掘出具有系统活动特征的有用的模式,以指导、训练数据的收集和特征的选择和建立活动分类机制.为此,进行了基于DM的入侵检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所用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入侵检测模型。审计记录是入侵检测模型实施的依据.文章使用神经网络技术训练审计记录,获得每个属性的正常区间,通过区间选取算法。得到阀值向量,结合加权特征向量和伯努利向量.进行加权入侵得分的计算和疑义商的计算,疑义商就是本模型判断入侵的依据。根据专家的经验.设置相应的阀值就可以自动地实现入侵报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Bagging支持向量机集成的入侵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数据集来说,支持向量机的时空耗费非常大,本文采用bagging技术对支持向量机进行集成。首先用bootstrap技术对训练样本集进行可重复采样,使所得到的新子样本集有较大差异,然后用多个支持向量机对各子样本集进行学习,并将学习后的结果用多数投票法集成最终的结论。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集成对入侵检测数据有比单个支持向量机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ALOHA算法的RFID防碰撞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佳  肖丽萍 《电子技术》2009,36(8):43-45
在RFID系统中,由于多标签引起的冲突一直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问题。ALOHA算法是解决标签碰撞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系统中标签数过多时,帧时隙ALOHA算法和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都会降低系统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二进制树形分组的时隙ALHOA算法。由于只需要对标签进行简单分组就可以有效的提高ALOHA算法的效率,所以此方法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移动代理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很好的解决了系统中的诸多问题。文中提出了设计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思路和在实现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设计模型,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设计高效安全的群组证明协议有利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的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隐私保护的RFID群组证明协议LPGP(Lightweight Privacy-Preserving Grouping Proof),LPGP协议只使用计算复杂度比较小的伪随机发生器和散列运算来提高协议的运行效率,并且LPGP协议具有认证性、隐私性和可证明安全性,满足了RFID系统群组证明协议的安全性要求.与现有的群组证明协议相比,LPGP协议的标签只需较小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调用子集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相锋  孙玉芳  赵庆松 《电子学报》2004,32(8):1338-1341
入侵检测技术是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重要内容.根据系统调用的作用效果对系统调用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系统调用的一个子集(W子集)的入侵检测技术.实验表明,与基于系统调用全集的方法相比,基于W子集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较低的误报率,且所需存储空间代价和计算代价都较小,因而更加适合于实时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