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NaBH4对疏水活性炭进行处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疏水活性炭负载掺杂助剂Fe的Ni基催化剂,用于苯酐液相选择性加氢制苯酞,考察Ni含量和活性炭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活性炭经NaBH4处理后制备的15%Ni-Fe/C催化剂对苯酐加氢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在180 ℃、4.0 MPa、苯酐5.0 g、催化剂用量以Ni占原料质量的1%计和甲苯50 mL条件下,苯酐转化率为100%,苯酞选择性为95.2%,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10%Pd/C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炭载体改性方法及不同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表面含氧基团的改性手段均能提高催化剂性能,硝酸和双氧水的效果最好;助剂Fe、Ni可以提高催化剂性能,当Fe的添加量为3%时,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性能,羟胺的生成速率可达24. 9 g NH_2OH/(g Pd·h~(-1))。  相似文献   

3.
针对改善Ni基催化剂的抗积碳性、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等在CH_4/CO_2催化重整中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重点介绍了载体种类、掺杂助剂和制备方法对镍基催化剂在CH_4/CO_2催化重整中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镍基催化剂在CH_4/CO_2体系中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蒸氨法制备含Mo、Ce、Zn助剂的页硅酸镍催化剂,考察助剂对催化剂催化顺酐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影响。结合N2吸附-脱附、XRD、H2-TPR、NH3-TPD、TEM、XPS等表征和活性评价对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及其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助剂Mo的掺杂,提高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增加催化剂表面金属Ni0的数目,在金属和酸性位协同催化下,促进催化剂催化顺酐C=O基加氢的能力,在反应温度160℃、氢气压力5 MPa、反应时间180 min条件下,γ-丁内酯产率可达21. 3%,是未掺杂催化剂催化活性的1. 5倍。助剂Zn和Ce的加入,降低催化剂酸性,进而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SiC为载体、Pt为活性组分、过渡金属Fe、Co和Ni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CO氧化催化剂。考察浸渍方法、助剂及其负载量、空速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对Pt/Si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组分Pt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并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其中,铁助剂的助催化效果较好。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分步浸渍法,Pt-Fe/SiC催化剂制备中焙烧温度500 ℃时,催化剂活性较佳,适量Fe助剂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Pt/SiC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CeO_2作为载体,合成了含有更多金属活性位点的钴镍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双金属催化剂中钴和镍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变两种活性金属钴和镍的加入顺序,分别合成了Co-Ni/CeO_2、Ni-Co/CeO_2和Ni Co/CeO_2催化剂。与单金属催化剂对比,研究了Co的加入对镍基催化剂的影响,并确认了双金属催化剂中Co与Ni存在的状态和加入顺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高温煅烧、超临界水、超临界甲醇、超临界H2O2溶液及超临界KOH溶液处理活性炭,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镍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载体所制催化剂催化对硝基苯酚液相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的超临界流体处理能有效地降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含量,能不同程度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提高镍在其表面的分散程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超临界KOH溶液处理的活性炭作载体所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针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用Ni基催化剂易于高温积碳失活问题,系统总结了重整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载体的载氧性、表面酸碱性和载体孔道结构与抗积碳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助剂改性催化剂表面酸碱性、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和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对抗积碳性的影响,揭示了特殊场物理技术改性的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Ni粒子尺寸和分散度与催化剂抗积碳性之间的关联度,阐释了Ni基催化剂积碳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重整催化剂的抗积碳性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展望了强抗积碳的重整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阐述甲烷化催化剂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种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为中毒失活、积炭失活和烧结失活。目前在国内外工业装置上得到应用的主要为Al2O3、镁铝尖晶石类负载的Ni基甲烷化催化剂。通过载体改性、助剂添加及调配提升催化剂性能是催化剂研发的主要方向。复合载体可以形成特定的稳定结构,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利于Ni的分散;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金属的添加,可以调变载体表面酸性和电负性,减小Ni晶粒尺寸,降低积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蒸氨法制备含Mo、Ce、Zn助剂的页硅酸镍催化剂,考察助剂对催化剂催化顺酐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影响。结合N2吸附-脱附、XRD、H2-TPR、NH3-TPD、TEM 、XPS等表征和活性评价对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及其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助剂Mo的掺杂,提高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增加催化剂表面金属Ni0的数目,在金属和酸性位协同催化下,促进催化剂催化顺酐C≡O基加氢的能力,在反应温度160 ℃、氢气压力5 MPa、反应时间180 min条件下,γ-丁内酯产率可达21.3%,是未掺杂催化剂催化活性的1.5倍。助剂Zn和Ce的加入,降低催化剂酸性,进而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无定形的ZrO2为载体,非晶态金属Ni为活性组分,稀土作为助剂,考察了不同稀土对镍基催化剂的改性作用,采用XRD、SEM、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对镍基催化剂的CO2甲烷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应温度为623K时,CO2转化率提高了22.7%。稀土改性后的催化剂颗粒较小且分布均匀,酸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含金属助剂钒(V)和钼(Mo)的Co-Pd/TiO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CH4和CO2反应合成乙酸的性能,用XRD,TPD和TPR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结果表明,V和Mo的加入量能影响载体的结晶度,促进活性金属的还原,调节催化剂表面酸性,提高活性金属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Ni分别负载在USY、ZSM-5、SBA-15、Al2O3和SiO2 5种载体上制备Ni质量分数为17%的负载型镍基催化剂,以1,4-丁炔二醇(BYD)加氢制1,4-丁二醇(BDO)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及NH3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作用下,BYD的转化率均可达到99%以上,但BDO的选择性却有很大差异;其他条件相同时,Ni/SBA-15催化剂反应5 h时BDO的选择性达到83.1%,1,4-丁烯二醇(BED)的选择性为16.6%,且2-羟基四氢呋喃(HTHF)的选择性很低,这与Ni/SBA-15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较弱的酸性和良好的活性金属组分镍分散性有关。进而筛选出在低温低压条件下BYD一步加氢制备BDO的镍基催化剂Ni/SBA-15。  相似文献   

14.
朱涛  赵越 《当代化工》2005,34(6):392-396
探讨了Fe2/3xNi1-xSO4-助剂/g-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柴油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Fe Ni) 原子分率和SO2-4/(Fe Ni)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发现Fe/(Fe Ni) 原子分率0.72和SO2-4/(Fe Ni)摩尔比在1.2~2.2,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最高.加入助剂P2O5效果较好.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其对催化活性的关联,证明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Ru基费托催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Ru基催化剂在成本上高于当前普遍应用的Co、Fe基催化剂,但其在催化活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研究表明,Ru基费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受到Ru源物质、载体、催化剂助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SiO_2、Al_2O_3、ZrO_2等氧化物以及分子筛、活性炭、碳纳米管等载体能赋予催化剂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Ru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催化效能。一些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过渡金属助剂可与载体共同调变活性相的结构并产生电子效应,有望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对目标烃类产物的选择性。除此以外,通过对Ru来源物质的选择以及整体制备工艺的优化,均可增强Ru基费托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取决于载体材料,适当的复合配方可以兼顾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的工业生产控制参数对催化剂的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助剂金属添加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由于催化剂实际应用效果受到许多制约因素共同影响,开发高性能催化剂需要开展更多的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0):2268-2273
综述了助剂、载体与催化剂制备方法对Ni基催化剂、Co基催化剂、Ni-Co基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展望了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助剂、载体与催化剂制备方法对Ni基催化剂、Co基催化剂、Ni-Co基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展望了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薛金召  刘瑞泉 《陕西化工》2012,(9):1591-1595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Ba-Co/AC催化剂,并评价了催化剂的合成氨活性。结果表明,H2高温还原后的活性炭,未出现石墨化迹象,再经硝酸-氨水改性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有较大提高,金属Co晶粒分散性良好。与原始活性炭相比,以此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其活性可提高15%。此外,金属Co呈面心立方结构,助剂以BaO和Ba0化学形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助剂Ba可能兼具电子助剂与结构助剂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烃类、甲醇和甲酸过程使用的催化剂和助剂研究进展。叙述了烃类合成的Fe基催化剂、各种助剂和载体及其作用,并比较Fe基催化剂和其他催化剂对烃类产物分布的影响;甲醇合成的Cu基催化剂、ZnO载体和各助剂对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的影响;甲酸合成中使用的均相过渡金属(钌和铑)配合物催化剂和固载催化剂。认为目前对助剂、载体和从反应机理揭示助剂、载体的作用研究不够,而了解助剂、载体和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能更精准地选择助剂和载体,更好控制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