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研究了配电网多种典型接线模式在不同负荷密度、不同变电站容量下计及可靠性收益的线路最优分段数。以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综合最佳为目标,考虑变电站、线路建设和运行等费用,采用"现值转年值"的方法将一次投资费用转化为年费用,确定各典型接线模式在多阶段负荷密度及普适性变电站场景下的最优分段数。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确定城市10 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10 kV配电网线路分段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文中对确定城市10 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建立了一种确定线路最优分段数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相应的算法。实例计算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对配电线路分段的研究中,大多没有考虑线路的转供能力,认为只要通过分段开关将故障段分离,非故障段的全部负荷可经联络线恢复供电。而在实际运行中,配电网发生故障需要通过联络线转移负荷时,由于线路自身负载率的限制,联络线的转供率通常达不到100%,将出现停电损失。探讨不同负载率下手拉手自环网线路的最优分段情况,提出并建立了线路计及负载率最优分段的可靠性、经济性评估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负载率下线路的最优分段位置及其变化规律。并基于最优分段位置,通过分段数-年总费用曲线法分析得到该接线模式下最优分段数与供电半径、产电比和负载率的关系,为电网建设中最优分段的选择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分段可以隔离故障或故障设备,减少停电用户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网络可靠性随着分段数提升而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投入。线路分段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可靠性的问题。以配电网中各种架空线和电缆不同的接线形式为模型,以停电时户数为可靠性比较的指标来确定不同配电网的最优分段数,考察分段后网络运行经济性问题,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5.
配网线路最优分段要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根据银川地区配网运行历史数据,从影响线路供电成本和停电损失两方面对不同接线模式下的线路最优分段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出当前银川配网线路最优分段数。  相似文献   

6.
分析配电网最优分段的基本思路,以典型架空线路接线模式为例,在保证分段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投资费用、运行维护、线路损耗、停电损失等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最优分段计算新方法。并通过算例,与只考虑可靠性得出的最优分段法比较,认为该考虑经济性的最优分段新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电力公司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0kV中压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分段情况, 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最优分段计算的新思路。针对中压配电网的各种接线模式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了配电网沿线负荷均匀分布时的线路最优分段数和供电半径的对应关系。最后对最优分段数计算方法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当线路供电半径一定时,10kV配电线路的最优分段数的值将受到分段开关造价、产电比、线路故障率和修复时间、线路线型和综合售电收益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理论可靠性推导提出了架空线路N分段n联络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数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了最优分段数计算的基本思路并假定了理论计算的边界条件;其次,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FMEA),计算接线模式的可靠性指标及最优分段数,得到了最优分段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结合公式分析影响最优分段数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仿真算例验证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9.
陈绍南  秦丽文 《广西电力》2021,44(1):7-11,24
针对配电网规划方案可靠性测算中无法有效求解典型接线非整数分段情况下区域综合可靠性指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典型接线最小分段偏差的线路配置组合方案可靠性测算方法.首先根据规划方案预设典型线路非整分段数、负荷总数;其次求解同时满足线路分段数预设量最小偏差和最优平均停电可用率指标(ASAI)的线路配置组合方案;最后采用故...  相似文献   

10.
确定城市10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10kV配电网线路分段是与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文中对确定城市10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建立了一种确定线路最优分段数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相应的算法,实例计算表明了这种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分段的中压架空线接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路分段数量与网架的紧密配合作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手段之一,可以明显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文中在对可靠性与经济参数调研的基础上,将经济性和可靠性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分段原则,继而提出了"小分段"的接线模式。研究表明,与国内习惯分段数(3~5段)相比,线路的分段数量大幅度增加,3~15km的10kV线路最优分段数增加为4~18段,有联络接线模式下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从无分段的3.53~17.63h减小到分段后的0.67~2.19h,在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最后,对影响最优分段数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压配电线路的最优分段数受到负荷开关单价、线路平均计划停运率、单位停电损失费用及负荷沿馈线分布情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安装分段开关和配电自动化终端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目前的研究中,分段开关的候选位置通常只在主馈线上,忽略了分支线路上安装分段开关与配电自动化终端对可靠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了考虑分支线路的配电网分段开关与自动化终端优化布置策略。首先,介绍了配电网不同故障场景下用户停电时间的计算方法;其次,建立了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的分段开关与配电自动化终端最优布置模型,该模型被建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以利用商业求解器CPLEX快速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不确定因素的广泛接入为配电网可靠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更合理地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以解决可靠性问题并提升方案的经济性,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分解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模型。首先,根据相关导则和文献研究的总结,初步构建了供电单元网架规划和自动化配置映射集合;其次,以状态变量分解和局部线性化的方式将电网整体规划问题转换为供电单元局部规划问题,并在连续化后以卡罗需-库思-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求解;最后,通过对某地城市配电网的算例研究,分析了不同接线方式下终端配置数及线路分段数对投入产出比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配置方案,验证了所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华东电力》2013,(5):919-923
在前期针对不同地区负荷和地域分布特征的供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计及不同线路利用水平因素的系数对供电模型的线路实际供电距离进行修正。综合考虑由于中压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的设置的可靠性效益与可靠性成本间的关系,基于单位负荷全寿命成本(SLCC)理念,对中压配电网远景目标网架规划中供电模型最优分段数进行实用化优化配置研究。  相似文献   

15.
10 kV中压接线模式的选择受负荷密度、投资、可靠性等因素影响,是配电网规划与改造的关键。在不同负荷密度条件下,根据接线单元的供电能力确定所需数量。考虑多种因素对接线模式的投资成本和可靠性影响,结合用户停电损失综合函数,将可靠性与经济性进行属性转化。为了得到Pareto最优解,以影响接线模式的经济性、可靠性的线路参数建立初始种群,采用遗传算法(GA),以供电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获得任意负荷密度下的Pareto最优解集,从而建立中压接线模式的GA-Pareto优选模型。该理论已应用于中部某城市,为该市配电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城市电网,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优化配电线路结构,合理分段,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城市配电网接线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城市电网 ,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的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 ,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 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 ,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 ,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优化配电线路结构 ,合理分段 ,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 ,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 ,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定量分析中压配电网中常见的4类架空线路接线模式和4类电缆线路接线模式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应用"马尔科夫模型"计算元件的可靠度,结合网络法评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从投资、运行费用、网损3个方面应用"等年值法"结合线路负载率计算各类典型接线单位负荷的供电成本--单位负荷年费用.通过比较各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并对不同的场合给出了推荐的接线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完善配电网规划模型,首先抽象出辐射状、单环网以及两供一备3种接线模式的拓扑图。然后提出适用于多电源的配电网规划模型。以停电风险、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确定配电网的常规线路,根据接线模式约束以最短路法确定配电网的联络线路和备用线路。模型中将接线模式约束转化为接线模式单元,用函数关系式将负荷重要性和缺供电量ENS转化为停电风险,从而达到协同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目标。最后运用文化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将提出的模型方法应用于一个29节点的待规划配电网区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得到不同接线模式约束下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及其对应的经济性、可靠性指标,为规划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中辐射线路的最优分段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配电网中辐射线路的最优分段处理是一个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采用结合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特性和禁忌搜索算法的局部搜索特性的混合算法来求解该问题,所采用模型的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了分段开关的年投资与维护费用以及将可靠性效益转化为经济性指标的用户缺电成本.最后采用一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并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