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酸钠纺丝原液粘度对纺丝工艺条件的选择和纤维性能有较大影响,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纺丝溶液的流动性,并最终影响纤维性能。本文探讨了纺丝原液的浓度、溶解时间、溶解温度以及剪切力对海藻酸钠纺丝原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相对分子质量的纤维素(DP=722)中加入少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纤维素(DP≈10 000)并以此为原料,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溶剂,采用Lyocell工艺进行纺丝。结果发现:添加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纤维素并未能有效地提高所得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对纺丝过程中不同位置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和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纤维素的添加,虽能得到溶解均匀的纺丝原液,但该纺丝原液在纺丝压力下通过过滤层及组件时易产生流动性分层现象,导致所得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前驱体的不同工业生产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聚合纺丝,和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相悬浮液中聚合纺丝。介绍了一种结合上述两种方法优点的新方法,即在工业上实现经水相悬浮聚合后再在DMSO中纺丝的两步法。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由聚合物粉末和水性溶剂开始,有效地制备良好的纺丝溶液。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螺杆溶胀溶解和挤出纺丝技术,探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HMWPE)的冻胶纺丝工艺,研究纺丝原液质量分数、纺丝温度及双螺杆转速对HMWPE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原液质量分数的增加,HMWPE冻胶纤维内晶粒尺寸和结晶度减小,晶面间距增大,纤维熔点降低;在HMWPE质量分数为20%~40%及纺丝温度为240~290℃范围内,制得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着纺丝原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或纺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最佳纺丝温度和螺杆转速下,由40%HMWPE制得的纤维的线密度近100 dtex,强度达12.3 cN/dtex。  相似文献   

5.
腈纶聚合是采用美国氰胺公司二步法水相悬浮聚合工艺,整个工艺流程均由计算机控制,生产原料以丙烯腈(AN)为第一单体,以醋酸乙烯酯(VA)为第二单体,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巯基乙醇(β-ME)为链转移剂,上述物料经聚合、终止、脱单、水洗、混合、脱水、浆化、溶解、过滤、脱泡等工序制成合格供纺原液,供纺丝生产。在每个生产工序过程中都存在着质量的控制。原液质量的控制关键是指溶解、脱泡。控制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腈纶纤维优级品指标。据此对原液溶解、脱泡工序原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离子液体法制备再生纤维性能的影响因素,选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AMIM]Ac)和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构成复配体系作为溶剂溶解竹纤维素浆泊,用湿法纺丝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性能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再生纤维进行形貌、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DMSO含量提高、纺丝原液中离子液体含量降低,再生纤维丝表面的光洁程度和热稳定性先提高后下降,力学性能下降;当竹纤维素含量提高,再生纤维丝的表面更光滑,结晶度、热稳定性、断裂强度提高,纤维直径均变粗;离子液体[AMIM]Ac制得的再生纤维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上目前已开始试制由海生生物海藻内提取海藻酸(Alginic acid)。因为海藻酸的分子结构和纤维素分子结构十分接近,科学家将其试纺纤维,已获成功。 目前国外将海藻酸溶解在水内,制成原液,其浓度控制在6~8%,经过纯化后,可采用湿法或干湿式纺丝工艺来纺丝。凝固浴可  相似文献   

8.
引言为解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长、能耗大、“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以保持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竞争地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致力于纤维素的全新纺丝体系的研究和开发,拟从根本上改革粘胶生产体系。聚甲醛/二甲基亚砜(PF/DMSO)是纤维素的直接溶剂,溶解迅速,溶液粘度稳定,纺丝工艺简单,溶剂回收容易,三废污染较少,前段的研究成果曾系统地报道过,指出以DMSO一水为凝固剂体系早期纺制的人造纤维,较普通粘胶纤维在结构上具有高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着色剂对废旧聚酯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影响,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对原液着色涤纶纺织品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DMSO在较高温度时可以溶解涤纶,但在温度不超过140℃时对涤纶几乎不溶解且具有脱色效果。控制脱色处理温度在140℃,且织物/DMSO的物料质量配比为1:15的条件下处理10min,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织物的脱色率可达47.38%。脱色后的DMSO溶液可经过蒸馏回收,回收纯度为99.0%,可继续作为脱色剂使用。回收后的DMSO再次处理织物时,脱色率仍可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不同溶剂对PAN聚合体的溶解能力、原液粘度随固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溶剂生产工艺对应的纺丝纤维截面。有机溶剂干法纺丝纤维截面为"狗骨形",有机溶剂湿法纺丝纤维截面为"腰子形",无机溶剂湿法纺丝纤维截面为"圆形",分析不同溶剂造成不同纤维截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干法纺丝工艺,并严格控制纺丝原液的各项指标,原液的浓度为33%~36%,制得的初生纤维经过后牵伸、定型工艺得到成品长丝。得到的1350dtex/160f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干强度为8~12cN/dtex,干断裂伸长为1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PAN原丝工业化生产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作原理。通过在线监测凝固浴浓度(DMSO溶液),自动调节补水量,以维持凝固浴浓度的稳定。该装置的使用可提高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在腈纶湿法纺丝及PAN基碳纤维原丝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马来酸酐对自制棉秆皮微晶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再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将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溶解成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DMSO添加量(与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BMIm]Cl溶解体系的质量比值)和凝固时间对纤维吸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染液质量浓度、温度、pH对纤维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并运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DMSO添加量为1.00、凝固时间为120 s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59.11 mg/g、断裂强力为30.37 cN,吸附方程符合Ho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下游过滤器和喷丝板的制约,纤维素溶解器需要用低黏度混合物操作一直制约着纤维素纺丝原液的质量和通过量。瑞士List公司开发了MasterConti工艺,消除了溶解工艺和下游工艺相互间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上述制约。该工艺已通过试验验证,现能用于新装置,也可用于扩大现有装置的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三聚氰胺甲醛纤维的关键在于获得稳定的纺丝原液。先合成低黏度水溶性的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 ,再与聚乙烯醇(PVA) 溶液混合,制得纺丝原液。研究了预聚体溶液及三聚氰胺(M) 甲醛(F)PPVA 复合纺丝溶液的稳定性,探讨了纺丝原液的黏度稳定性与预聚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溶性MF 树脂合成的2 个阶段中,树脂的结构对原液稳定性有影响;同时,原液的混合状态和结构、混合温度、混合比例等对原液 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原液染色丝     
翟明 《丝绸》1983,(11)
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有色纤维的生产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一般是将着色剂或色母粒直接掺入纺丝原液中熔融后进行纺丝,纺出来的丝带有各种颜色,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色丝称原液染色丝。聚丙烯纤维(丙纶)由于分子结构上没有极性基团,所以对于一般染料没有亲和性,难于上色。目前丙纶丝生产中有80%以上是采用原液染色工艺的,色织后无需再染色。聚丙烯纺前着色和织物染色相比,具有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色泽均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PAN)原丝质量决定着碳纤维最终性能,目前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PAN原丝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国内外纺丝工艺所用纺丝方法和溶剂等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提高PAN原丝性能的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泽  徐卫军  康宏亮  徐坚  刘瑞刚 《纺织学报》2019,40(12):152-161
针对中国高性能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研究和产业发展建议。在PAN原丝纺丝溶液制备过程中,可通过聚合工艺和设备的协同,实现PAN连续溶液聚合,得到均匀的PAN纺丝溶液。在原丝制备过程中,可通过凝固参数控制,调控PAN纺丝溶液细流的相分离过程,减小相分离过程形成的微孔尺寸;在干燥致密化和干热牵伸过程中,调控温湿度和张力,可控制微孔融合和PAN分子结晶与取向,制备出高品质碳纤维原丝。在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通过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调控,控制预氧化过程的皮芯结构和炭化过程中的乱层石墨结构,可实现对碳纤维性能调控。  相似文献   

19.
可用作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续纳米碳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连续纳米碳纤维。初生的聚丙烯腈 (PAN)纳米纤维原丝在经过热稳定和炭化之后转变为纳米碳纤维。一般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在 1 0 0nm~ 5 0 0nm之间。与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相比 ,静电纺丝法制得的纳米碳纤维具有连续、直径分布均匀及坚固等优点 ,且不再需要提纯工艺。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对静电纺丝法制得的连续纳米碳纤维进行了表征 ;对样品用电子衍射和X-衍射进行了分析 ;并制备和分析了用纳米PAN原丝和静电纺丝法制得的纳米碳纤维为增强基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用连续…  相似文献   

20.
对以NaSCN为溶剂的一步法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的防辐射腈纶进行了研究,对防辐射添加剂的选择条件、硫酸钡浆料和防辐射腈纶纺丝原液的调配,以及防辐射腈纶的纺丝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深入讨论了BaSO_4的粒子大小、分散状况和沉降速率对纺丝原液过滤性能、纤维的机械性能以及对射线屏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