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不下庶人”是古代中国统治阶级的一种管理价值表达,而在现实中却存有“礼下庶人”的社会实践。“百工百衣”的服饰伦理形态是坊市制解体后在北宋市井平民阶层形成的一种城市新秩序,其实质是儒家礼化中的一种新型管理生态与社会治理重构。研究认为,“百工百衣”是在其国朝法令规制与礼仪教化下,经行会组织应用约定俗成的行规理路加以具体规范,并在百工自我认知深化和职业自觉培育中呈现的职业服饰风尚。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典型的“礼下庶人”之服饰实践。  相似文献   

2.
针对敦煌莫高窟第194窟彩塑菩萨服饰和唐代服装史进行综合考察及调研,分析了其内在联系,再现了大唐盛世礼服的面貌,以期为唐代服装应用探索出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中国宝石》2009,(1):48-49
梳篦(古代简称“栉”),是妇女头上的装饰,齿疏者为梳,密者为篦。梳篦与簪、钗、步摇、胜、珠花、金钿、勒子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唐代诗人李陶《虞美人》句:“倚屏无语捻云篦,翠眉低”.生动地刻画了唐代女子低首抚篦的娇羞风韵。  相似文献   

4.
周祥 《西部皮革》2007,29(11):54-58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小说《西游记》对人物服饰与鞋履的描写最为光怪陆离,无论是冠帽发型钗巾,衣袄裙裤.丝绦玉带或脚上的靴鞋锦袜。均可见鞋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与神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中,有些衣物是不轻易示人的服饰,如内衣。内衣是伴随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款式变化也比较多元。内衣的分类主要分为贴身的上衣、中衣、裤子。1不轻易示人的贴身服饰——内衣内衣指贴身的服饰,亦称亵衣,在遵从礼制的华夏民族内衣是不能轻易示人的,否则为失礼。  相似文献   

6.
服饰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古代时期的服饰更是如此,本次主要研究的是"唐代"服饰与"罗马帝国"的服饰对比。作为历史上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唐代服饰的发展在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此次将西方罗马帝国的服饰与唐代的服饰相比较会有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丝绸》2021,(5)
褙子是宋代极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服饰,不分贵贱,均可服之。文章以墓葬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图像资料、古籍文献等多重证据进行互证,针对宋代服饰褙子形制及分类、其形制蕴含的功能进行阐释分析。研究表明:宋代褙子样式多元,女款褙子形制可分为礼服式、常服式、便服式三种,多在袖式与衣身长度做变化;男款褙子形制可分为常服式、便服式两种,主要在领型上存在差异;其形制注重日常的实用、审美的表达和文化的延伸三方面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8.
朝鲜王妃翟衣为王妃朝、祭之服,与我国明代翟衣所用礼仪场合大体相同。朝鲜王妃翟衣经由明代赐予、国俗化自造、进一步完善、大韩帝国时期比照明代袆衣制翟衣四个阶段发展形成。其翟衣体系国俗化的确立是以礼服体系为中心,将明代常服(燕居服)体系再架构的过程。大韩帝国翟衣制度虽以明代礼制为母本,但先代国俗化亦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纵观朝鲜历史,朝鲜王妃翟衣体系的沿革实质上是由明式常服到礼服化常服再到礼服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从服装造型、材料、纹样等方面对唐代服饰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以唐代服饰艺术风格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并通过相关的研究去了解社会文化与服饰艺术风格形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李雁 《丝绸》2015,(10):63-69
中国唐代服饰在开放、包容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瑰丽的色彩,唐代儿童服饰同时表现出独有的服饰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唐代绘有儿童形象的壁画、绢画、雕塑等图像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古代成人服饰及出土实物,即可窥见中国唐代儿童服饰的基本面貌。唐代儿童所着肚兜、贯头衫、背带裤等服装款式,不仅简洁、实用,而且符合儿童身体发育的需求,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及古时成人对儿童的细心呵护。  相似文献   

11.
《丝绸》2015,(10)
中国唐代服饰在开放、包容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瑰丽的色彩,唐代儿童服饰同时表现出独有的服饰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唐代绘有儿童形象的壁画、绢画、雕塑等图像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古代成人服饰及出土实物,即可窥见中国唐代儿童服饰的基本面貌。唐代儿童所着肚兜、贯头衫、背带裤等服装款式,不仅简洁、实用,而且符合儿童身体发育的需求,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及古时成人对儿童的细心呵护。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满族服饰纹样的色彩、构图和寓意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文化价值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满族服饰纹样在高级定制礼服中的表现形式,并指出了礼服设计中满族服饰纹样在色彩、结构和工艺上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清王朝一统天下后,借鉴吸收了中国古代服饰结构、色彩与纹饰的精髓,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骑射文化元素,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服饰制度。以皇帝后妃为主体的清代宫廷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诸多品类,应用于不同场合。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方便实用,后妃便服缤纷竞妍最为华美,由此演化的旗袍,则成为中国服饰文化在当今世界民族服饰之林中永不落幕的"角儿"。  相似文献   

15.
金银簪钗的繁盛期,是从唐代开始的。就今天所能目验者而言,金银钗簪要到此际方真正焕发出有实物可见的缤纷之色。本篇为《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中的一章,主要内容是对唐代金银首饰名称和样式的梳理与考订。  相似文献   

16.
卞钟婕  朱华 《辽宁丝绸》2020,(1):35-36,25
唐代美学影响千年,历久弥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这种魅力非凡的中华文化也吸引着各国友人,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而唐代女性服饰之华丽优美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史料文物为基础对唐代女性服饰的造型,材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结合多个角度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风格特征以及探索其与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7.
金银簪钗的繁盛期,是从唐代开始的。就今天所能目验者而言,金银钗簪要到此际方真正焕发出有实物可见的缤纷之色。本篇为《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中的一章,主要内容是对唐代金银首饰名称和样式的梳理与考订。  相似文献   

18.
发钗是古人用来固定和装饰发髻的工具,其上端为相连的钗头,下端为分作两股的钗脚。唐钗中造型最华丽,纹饰最丰富的属钗首较大的花钗,花钗钗头常饰有花卉、鸟兽鱼虫和神仙奇瑞等纹饰,其体量感十足,极富视觉张力,似一个个具有生命的特殊符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用生命向世人展示唐代女性妆饰的时代特性、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并且给予当代首饰设计师相关的历史纹样资料,设计出能展现中国文化底蕴的发钗以及其他的珠宝首饰作品。  相似文献   

19.
要探讨中国唐代服饰色彩的演变以及与之相应的色彩观念形成和传承的规律,则不但要了解服饰现象,更需要分析它的内质,从而找出其中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考证它的款式、面料、纹馋乃至服饰制度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唐代服饰色彩与色彩观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雷文广 《丝绸》2013,(1):54-57
在结合历史资料基础上,分析了清代帝王服饰的类型及其独特性,论述了清代帝王丝绸服装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审美特点。清代帝王丝绸服装的长袖窄衣与汉族宽袍大袖和大冠形式反差鲜明,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汉族服制文化影响及世俗文化对上层社会的影响,是对汉族传统帝王服饰文化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清代帝王服饰把继承、改造、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国古代帝王服饰开拓了一个新境界,其简洁大方的款式、对比强烈的色彩、繁复精细的纹样,形成了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独具魅力的审美特色,对现代高级礼服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