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起特高压GIS内部断路器的局部放电缺陷,通过超声波及超高频两种方法对该缺陷进行检测,运用超声波检测初步判断局部放电异常信号,随后应用超高频检测技术对局部放电进行进一步确认。通过检测的特征图谱判断缺陷类型,最后利用时差定位法并结合高速示波器,实现对局部放电源定位。结合返厂解体情况,基本确定了局放原因。最后针对GIS设备的结构特点及运行特性,从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及检修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类似缺陷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某110 kV变电站110 kV1号电压互感器GIS罐体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缺陷,通过使用AIA超声波检测仪和PAP-100超声波局放测试仪进行超声波检测与定位,综合检测分析结果及异常部位内部结构,初步判断1号电压互感器可能存在内部零部件松动引起的机械振动缺陷。设备解体检查结果验证了判断的正确性,最后对此类缺陷提出了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GIS设备内部发生局部放电将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及时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对特高频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验证.首先,通过特高频和超声波带电检测巡检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放电信号.然后,给出异常信号诊断方案,即根据特高频和超声波的PRPS和PRPD图谱识别放电类型,并采用幅值比较法、时差定位法等方法实现放电源定位.最后,结合X光成像技术及对GIS设备内部结构图的分析,验证了特高频带电检测技术能实现对GIS设备局部放电缺陷的精确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由于GIS(HGIS)设备内部封闭的结构特点,无法在运行中使用传统检测方法对其内部绝缘状态进行检测。随着带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特高频、超声波技术的日益成熟,运用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法相结合进行局部放电检测逐渐成为该类设备绝缘类缺陷定性及定位的高效方法之一。通过对某500 k V变电站5011断路器气室进行超声波和特高频局放检测,由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测试到放电信号,对内部绝缘缺陷进行定位和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降低了GIS(HGIS)设备故障停电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550kV罐式断路器局部放电在线检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局部放电信号反映了断路器内部绝缘缺陷。为监测局部放电信号,笔者采用了超声法和超高频法对断路器进行试验,两种方法均检测到在线断路器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由于超声波和电磁波特性上的差异,超声法能进行放电点的定位;超高频法能发现初期缺陷的低能放电,且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GIS组合电器的日常局部放电现场巡检以超高频法和超声波法为主,而随着GIS电缆终端的应用,利用脉冲电流法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巡检的方式可有效发现GIS故障,在手段上对GIS巡检是一个良好的补充。针对天津电网220 kV某变电站带电检测发现的某线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异常信号,给出了异常设备概况和局部放电发展过程。利用超高频、超声法和SF6气体分解产物进行了复测,并用超声波法对放电源位置进行了定位,确定GIS侧断路器位置存在局部放电。对GIS解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通过GIS电缆终端的局放检测发现GIS缺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GIS设备由于其全封闭结构,运行中无法用传统检测方法对其内部绝缘状态进行检测。随着带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特高频、超声波技术的日益成熟,运用特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联合检测逐渐成为GIS设备的绝缘缺陷定性和定位的高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南昌供电公司220 kV东新变电站220kV#2备用间隔的I母气室进行超声波和特高频局放检测,由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测试到放电信号,对内部绝缘缺陷进行定位和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降低了GIS设备故障停电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全江涛  蔡静  陈敏 《湖北电力》2012,36(6):20-21,52
特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测量技术已成为运行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特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测量的原理,采用2种局部放电检测手段对有异常局放信号的GIS设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定位,并结合局部放电检测结果,对GIS设备进行了现场解体。  相似文献   

9.
GIS局部放电重症监测系统综合了应用特高频(UHF)、超声波(AE)和高频电流(HFCT)检测原理,应用该系统对运行中的GIS设备进行短期实时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分析,可及早发现GIS内部存在的各种绝缘缺陷。利用该系统对某变电站GIS异常局放信号进行监测,判断出异常信号具有绝缘早期或悬浮放电特征,并及时掌握了局放信号的变化趋势,确保了GIS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110 kV GIS母线TV分支气室局放异常缺陷,开展了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结合局放信号源超声波精确定位,经定性分析,综合判断该气室内部存在连接件松动的可能。考虑设备长期运行,内部连接件松动会产生放电和故障隐患,建议结合气室内部结构图纸进行停电解体检查。  相似文献   

11.
分析GIS设备常见绝缘缺陷和诱发原因,探讨特高频检测原理和定位方法,结合实例对检测流程、分析思路进行介绍,为GIS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文中运用特高频法对一起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进行检测,通过时差法、声电联合法精准定位放电源,并结合超声波法、气体组分分析、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手段对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实例证明了特高频法能够有效地发现GIS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缺陷。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的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定位性好、准确度高,通过介绍自由颗粒缺陷、电晕放电以及悬浮电位的3种局部放电故障判断依据,结合某500 kV变电站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发现5012单元C相断路器存在异常的实例,通过分析超声波局部放电中异常点处的连续图谱和相位图谱,从其明显的相关性得出疑似存在悬浮放电缺陷的结论,进一步说明超声波法是检测GIS设备内部放电缺陷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GIS超高频/超声波局放检测方法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超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测量技术已成为运行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的重要手段,为总结有关技术和经验,介绍了采用自行研制的测量装置捕获到运行GIS设备内部出现的超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并对放电源定位的技术。现场经验表明,超高频/超声波局放测量技术弥补了目前GIS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的不足,超高频法适宜发现GIS设备内部存在的疑似局放现象,并对其初步定位;超声波局放测量法适宜确定局放及其准确定位,为应用超高频/超声波局放测量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变电站GIS设备在例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信号,采用特高频、超声波与高频电流局放带电检测技术,结合SF6气体成分,对缺陷进行了精确定位和诊断分析,确定了局放信号类型,并判断局放信号是由丙刀闸气室二次接线端子位置螺栓松动导致的悬浮电位放电缺陷,给出了相关处理意见和建议,为类似缺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对220 kV梧桐站110 kV GIS进行了局部放电检测,发现了1535梧盐Ⅰ线间隔有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开盖检查,发现15354刀闸气室确实有很明显的放电痕迹,从而验证了超声波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检测GIS内局部放电信号的有效性,为较早地发现GIS内部缺陷提供了有效检测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带电检测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缺陷隐患,是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几起55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内部部件松动缺陷的检测分析过程,结合超声波法、特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技术、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对缺陷进行了诊断定位,最终解体检查确定气室内部粒子捕捉器紧固螺栓松动、脱落是导致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滕昊  蓝海文  杨帆 《电气应用》2021,40(8):30-35
GIS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而其缺陷的发现和定位都较为困难.局放带电测试及在线监测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定位设备内部缺陷,但对试验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针对一起110 kV GIS设备局放异常缺陷,结合局放定位测试确定了刀开关气室发生局部放电,通过刀开关气室的局放测试及局放图谱特征、SF6气体试验和红外测温试验等初步判断了缺陷的类型和严重情况,接着引入该设备的内部结构图与运行方式变更情况判断该刀开关分合导致动触头部件或其屏蔽罩错位或松动,是导致设备出现悬浮放电缺陷的诱因,并由此形成一种结合设备多源状态数据的GIS设备局放带电测试异常分析方法,为同类设备缺陷提供有效参考.最后,针对该类缺陷诱因,提出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方式变更触发数据监测与日志记录任务的策略,以及时发现该类设备接触类异常缺陷,提高GIS设备状态运维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概括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晕、悬浮电位、自由金属颗粒缺陷的基本特征,并对某检修公司所辖变电站500kV罐式断路器开展超声局放试验,试验发现姜家营变电站5031断路器A相超声局放信号严重超标,100Hz相关性明显,气体组分分析正常,判断断路器内部出现屏蔽松动或悬浮电位。经解体发现内部固定螺栓松动,采用螺纹锁紧剂紧固后超声局放信号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GIS局部放电检测中特高频法与超声波法灵敏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特高频法和超声波法在GIS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中的灵敏度进行对比,以实际的GIS设备为基础,建立了一套220kV GIS局部放电检测平台,模拟了实际中较为常见的5类放电缺陷,利用特高频法和超声波法对5类缺陷在不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同时进行了测量,并对两者获得的起始放电电压、平均视在放电量、放电次数和放电幅值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特高频法对上述5类局部放电的检测均较为灵敏;超声波法对GIS设备中绝缘子表面自由金属颗粒缺陷、绝缘子表面设备外壳内侧金属尖刺缺陷以及高压导体接触不良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的检测较为灵敏,但与特高频检测法相比,灵敏度仍然略低。因此建议以特高频作为GIS设备内部缺陷检测和诊断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法为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孙振 《电工技术》2017,(3):134-136
针对多点放电现象,采用声电联合检测技术,运用TEV和超声波检测初步判断局部放电异常信号,随后应用UHF检测技术对局部放电进行进一步确认,通过UHF检测的特征图谱判断缺陷类型,最后利用时差定位法并结合高速示波器,实现对局部放电源定位。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声电联合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发现开关柜潜伏性缺陷,能在开关柜存在多点放电情况下,准确定位缺陷位置,有的放矢指导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