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分子量木质素磺酸钠染料分散剂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东杰  李会景  白孟仙  邱学青 《化工学报》2014,65(10):4138-4144
采用超滤方法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分离得到3种不同分子量级份。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电位滴定等方法研究各级份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分散染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木质素磺酸钠颜色加深、纯度提高,分子结构中愈创木基含量增多,酚羟基、磺酸基和羧基的含量降低;高分子量木质素磺酸钠对分散染料具有更优的分散性和高温稳定性,染料上染率也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且当木质素磺酸钠浓度较高时,分子量增大,对纤维沾污减弱。木质素磺酸钠对染料的还原破坏作用与分子量和酚羟基含量有关,采用截留分子量大于2.5×103的膜提纯的木质素磺酸钠级份对染料还原性最低,还原水解率由未提纯时的26.0%降为6.9%,且该级份木质素磺酸钠具有最优的匀染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别研究来源于酸法制浆的马尾松、竹子、杨木木质素磺酸钠(简称木钠)和碱法制浆的磺化碱木质素用作染料分散剂的高温稳定性和对纤维的沾污性。染料高温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分子量对木质素磺酸盐的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较大分子量的杨木和马尾松木钠高温稳定性较优;较高的磺酸基含量也有利于高温稳定性。对纤维沾污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分子中醌型发色基团的含量对其沾污性的影响最大,马尾松、竹子、杨木木钠和磺化碱木质素的D450值依次增大,其对涤纶纤维的沾污也依次加重;较高的磺酸基含量和分子量有利于减轻对纤维的沾污。  相似文献   

3.
共混改性聚酯纤维由于加入了含有磺酸基团的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成分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能,且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改性添加剂含量的高低。但对分散染料的上染率而言,添加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不论何种染料,纤维横截面的变化对于上染率的影响均不明显。碱处理后共混改性聚酯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吸收量有较大的增加,只不过达到一定程度后,上染率转而趋向下降。但对分散染料而言,其上染率基本上随减量率的增加呈现单一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二价金属络合法改善木质素磺酸钠对偶氮型分散染料的还原性,作者测定了国内常用木质素的还原性;以还原位较大的本质素作为分散剂,在与分散深蓝HGL的染色过程中加入Zn~(++)、Ca~(++)、Mg~(++)、Ba~(++)以及Na_2B_4O_7,使之与木质素络合;分析测定了染色效果。实验表明,以加入Zn~(++)离子后的染色效果较为满意,在染色浓度为0.5%,Zn~(++)离子浓度为0.0625摩尔/公斤木质素时,染料的绝对上染量增加4%,染品色光偏绿,与Foron藏青S-2GL相近;染浴热稳定性基本不变,本质素对织物的沾污率下降。同时,测定了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还原水解率,发现在染浴中,加入上述二阶金属盐能提高染料的化学稳定性,降低染料的还原水解率。  相似文献   

5.
高伟  庞煜霞  楼宏铭  邱学青 《精细化工》2013,30(12):1366-1369,1388
考察了3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NKA-9、AB-8、H103对木质素磺酸钠的吸附能力,发现极性树脂NKA-9的吸附量大于弱极性和非极性树脂。进一步以NKA-9极性树脂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静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和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吸附量随着木质素磺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吸附在180min后达平衡。脱附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溶液更有利于木质素磺酸钠的洗脱。对脱附样品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和官能团分析发现,高酚羟基含量,低羧酸基和低磺酸基含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更容易被极性树脂NKA-9所吸附。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3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NKA-9、AB-8、H103对木质素磺酸钠的吸附能力,发现极性树脂NKA-9的吸附量大于弱极性和非极性树脂。进一步以NKA-9极性树脂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静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和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吸附量随着木质素磺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吸附在180min后达平衡。脱附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溶液更有利于木质素磺酸钠的洗脱。对脱附样品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和官能团分析发现,高酚羟基含量,低羧酸基和低磺酸基含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更容易被极性树脂NKA-9所吸附。  相似文献   

7.
张伟 《染料与染色》2007,44(5):38-40
在常压下,用七种分散染料及其复配染料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并对染色纤维进行了牢度性能测试。除了黄棕色外,其余染料的上染率都随着色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只染料在同一的色度下,延长染色时间对增加染料的上染率作用不明显。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黄素色和蓝色染料的上染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对深红色和黄棕色染料而言这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通过测量染色纤维的色彩强度定量的描述了染料上染率对温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稀土改性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土化合物苯甲酸镧与聚丙烯(PP)共混纺丝,对所得的共混改性PP纤维用分散染料和染色助剂染色,探讨了改性PP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镧含量、染料助剂含量及染色时间的增加,改性PP纤维的上染率均增加。当苯甲酸镧质量分数为3%时,选用染色助剂氯化镧含量为0.8g/L的染液,染色时间为60 min时,改性PP纤维的上染率达75%。  相似文献   

9.
蔗渣木质素磺酸镁的结构特征及表面物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电位滴定等方法研究了蔗渣木质素磺酸镁(MLS)的结构特征和表面物化性能,并与杨木木质素磺酸钙(CLS)进行了对比。与CLS相比,MLS含有较多量的紫丁香基结构和较少的愈创木基结构;MLS的重均分子量、磺酸基和酚羟基含量较低。采用超滤法将MLS分离成不同分子量的级份,发现随着分子量的提高,MLS中的3种基本结构单元的含量均一化,磺酸基与酚羟基含量增加,羧基含量减少。表面物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量、磺酸根和酚羟基是影响MLS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及表面电位的主要因素。随着分子量的增加,MLS使水泥颗粒表面电位显著增加,截留分子量大于50000的MLS可使水泥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14.6mV,饱和吸附量达到6.0mg.g-1,吸附等温线近似为Langmuir型,与CLS相似。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红飞 《染料与染色》2004,41(6):348-350
本文主要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用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染料在高于7n℃时上色,在100~110℃上染率达到最大,上染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0分钟达到平衡;染浴的pH在3~7时对纤维的损伤较小,浴比对上染率影响较小,pH值上升.纤维强度随之降低,选择适合的染色助剂可提高上染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次氯酸钠、高碘酸钠、过硫酸铵、过氧化氢四种氧化剂分别对木质素磺酸钠(简称木钠,Sodium Lignosulfonate,缩写为SL)进行氧化改性。通过非水相电位滴定法、特性黏度法表征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AOAC法测定产物对金属离子络合性能,考察其分子结构与络合性能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经过过硫酸铵和过氧化氢的氧化改性后,木钠对Zn~(2+)、Cu~(2+)、Ca~(2+)、Mg~(2+)的络合能力均明显增大。以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时,木钠分子中酚羟基含量降低,羧基含量和分子量增大。过硫酸铵氧化后木钠的分子量显著增大,羧基含量略有降低,酚羟基含量明显增大。结合氧化产物对Zn~(2+)、Cu~(2+)的络合性能测定可知,木钠中酚羟基、羧基含量增加、分子量减小有利于提高络合能力,其中酚羟基含量变化对Zn~(2+)的络合性能影响更大,而分子量变化则对Cu~(2+)的络合性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碱木质素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溶解、热解和酸化分离处理,得到含有大量低分子量木质素,为后续制备木质素基胶粘剂提供原料。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素发生了降解,产物粒径变小,数均分子量降低,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提高,在400℃,0.5h处理后得到的降解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最高2.07mmol/g,比原料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提高65.6%。本文得到的降解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提高,相对分子量低,为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过程中替代苯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木质素磺酸钠吸附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通过环氧氯丙烷成功交联。吸附性能分析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量为109.2 m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木质素磺酸钠在活性炭/水界面的吸附机理,研究了温度、pH 值、无机盐、脲以及直链醇对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在活性炭/水界面的吸附约在10 min 内快速达到平衡;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及脲的加入吸附速率常数增大,pH值增加,吸附速率常数先增大后减小.不同pH值条件下的木质素磺酸钠在活性炭/水界面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Langmuir 方程;随着离子强度增大、脲或直链醇的加入,吸附过程更符合 Freundlich 模型.增加离子强度、降低 pH 值及加入直链醇都可显著提高木质素磺酸钠的平衡吸附量,而脲的加入降低平衡吸附量.在中性条件下木质素磺酸钠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吸附在活性炭/水界面,疏水作用有利于加快吸附速率及增加吸附量,该吸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传统的染色动力学理论,绘制不同颜色分散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曲线,研究了三原色染料分散红HFW-4B、分散黄HFW-3R、分散蓝XFJJ对仪纶染色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分散红染料上染仪纶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最小,半染时间最长,扩散系数最低,但平衡吸附量最大,纤维易深染,而分散黄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最快,但平衡吸附量最小,不易对纤维进行深染。  相似文献   

16.
羟烷基化合物是由木质素与烷基氧化物,含卤素烷基醇或烷基碳酸盐反应而得,这是染料用的优异分散剂,可用于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与早先已知的木质素添加物相比,它具有色浅,对纤维沾污、对偶氮  相似文献   

17.
伍思龙 《广东化工》2014,(8):199-200,202
以木质素磺酸钠作为主要原料,通过三乙醇胺中间体接枝改性的方法合成木质素基醇胺高效水泥助磨剂(WSL),采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及官能团分析等方法对WSL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分子中的酚羟基含量降低,氮元素含量增多,这说明三乙醇胺被成功引入到木质素磺酸钠分子中。考察了中间体摩尔比(环氧氯丙烷与三乙醇胺摩尔比)、中间体合成时间、中间体合成温度及中间体用量对加入粉磨水泥45μm筛余值的影响。结果表明,WSL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占熟料和混合材料的质量)时,粉磨水泥的45μm筛余值由8.1%下降到6.0%,其助磨效果能达到三乙醇胺的84.0%,对水泥抗折抗压强度效果接近三乙醇胺,并对不同的熟料有良好的适用性。综合表明,WSL属于一种高效水泥助磨剂。  相似文献   

18.
选用TERASIL分散染料对PET/PA超细纤维无纺布进行染色,从染料的相容性、提升性和上染率等方面对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ERASIL分散染料染PET/PA超细纤维上染百分率高、得色深、色牢度较高;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100℃,染色保温时间40分钟,染料用量可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9.
因此,若选择高的范德华力和平面分子间的π~π作用力,可使染料粒子与表面活性剂间形成牢固的结合,故而高聚合度木质素,多苯乙烯要比低分子(?)环的分散稳定性好。若采用多苯乙烯为疏水基,则随苯环增加,与染料结合的范德华力愈强,高温分散性愈好。而木质素分子中还含有酚羟基,甲氧基和羰基等基团,它们可与染料分子的氨基,羟基,烷氧基形成氢健,因此,与染料的结合力更强,体系更稳定。所以一般高磺化度,高聚合的木质素磺酸钠要比低磺化度,低聚合度木质素磺酸钠的高温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步法合成不同分子结构的芳香族聚噁二唑(POD),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不同聚集态结构的POD纤维。通过使用分散染料对不同结构的POD纤维进行高温高压染色,研究其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OD含有噁二唑环和少量的酰肼基团,对染料的吸附性好;噁二唑环化度影响上染率,环化度升高,纤维上染率降低;加入极性的第三功能单体可以提高环化度和纤维的上染率;染色主要发生在非晶区,凝固浴及后处理方法影响纤维的聚集态结构,提高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度,将降低上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