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临界机组锅炉效率与NOx排放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对某超临界600 MW机组锅炉运行数据进行训练,并通过多目标微分进化算法(MODE)对锅炉效率及NOx排放进行寻优,得到了全局优化后参数调整策略。优化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很好地兼顾降低NOx排放量和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为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高效低污染运行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吴兵 《电力设备》2008,9(8):25-27
文章分析了燃煤锅炉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原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SG1036t锅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调整、控制措施。具体措施为采用燃烧优化、炉内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的炉膛轴向低NOx燃烧技术。根据2007年机组负荷测算,2台1036t/h锅炉年可减少NOx的排放量近6000t。  相似文献   

3.
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烟气NOx的排放是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的主要目标,而燃烧特性模型是燃烧优化的核心.基于某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的稳态试验数据,通过对锅炉系统模型结构的分析,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NOx排放量和锅炉效率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其飞灰舍碳量、排烟温度、炉膛温度、NOx排放量等参数的软测量和锅炉效率的预测,为锅炉燃烧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对贵溪电厂300 MW机组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但改造后锅炉飞灰含碳量增加较多,造成锅炉效率下降。针对改造后的燃烧状况变化,通过优化调整试验找出了炉膛出口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燃尽风控制方式、一次风速等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量的影响规律。依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该炉的最佳运行方案,使得该机组锅炉效率提高了0.8%,NOx的排放量下降了47%。  相似文献   

5.
对冲锅炉中的仪器测量具有滞后性,导致控制系统作用始终落后于被控对象。为了提前了解对冲锅炉出口NOx排放量随工况变化的趋势,需要对对冲锅炉出口的NOx排放量进行快速并准确地预测。以实际运行的机组数据为基础,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建立1 000 MW对冲锅炉机组的出口NOx排放量预测模型,并使用Spearman系数对对冲锅炉特征进行筛选,进一步降低模型计算时间。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10.182 mg/m3,决定系数为0.913,可见基于特征选取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构能实现对冲锅炉出口NOx趋势的提前预测。  相似文献   

6.
提高电站锅炉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方法在优化锅炉燃烧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该文以某300MW电站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以锅炉效率和NOx排放为目标的锅炉燃烧系统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使模型训练精度和预测精度大为提高,锅炉效率平均预测误差由0.22%降至0.06%,NOx排放浓度平均预测误差由3.5%降至0.15%。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并用权重系数法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根据需要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进行优化,实际中需重点优化锅炉效率或者重点优化NOx排放时只需要改变权重系数即可,由此得到相应的锅炉运行参数,并为锅炉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并以某台680t/h锅炉为对象进行试验,分析了锅炉在进行燃烧调整过程中二次风箱与炉膛压差、配风方式、氧量、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等因素对NO,排放量的影响,得出结论: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在燃烧器顶部布置二次风,以及进行燃烧调整优化,可降低锅炉NQ的排放量。最后指出,应在不影响锅炉效率的情况下,对燃烧进行调整优化,来达到减少NQ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轮换方法得出在燃用当前主要煤种、不同负荷下的运行氧量对锅炉热效率、辅机电耗和NOx排放量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最优运行氧量控制值,给出了锅炉运行氧量优化控制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600、480、420、360MW电负荷下,随着运行氧量的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风机电耗和NOx排放量增加。通过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电厂习惯运行方式氧量值偏高,建议按照运行氧量优化控制曲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59台电站锅炉氮氧化物(NOx)的测试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电站锅炉NOx的排放现状,为国家制定有关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普查结果表明,1988年我 电站锅炉的NOx排放量已达132.8-166.1万t,并以发电量每增加100亿kW.h,NOx排放量增加2.9-3.8万t的速率增长,因此,控制NOx污染的任务格外艰巨,普查中还初步判明了燃料含氮量,燃料种类,锅炉结构参数,燃烧器型式,除渣及运行方式对NOx排放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本文还搜集整理了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电站锅炉NOx。最大允许排放量的现行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氮氧化物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410 t/h锅炉上进行了NOx排放特性试验,试验得出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并对氧量与锅炉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锅炉优化运行,降低NOx污染物排放提供参考依据。运行结果表明,低氧燃烧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电站锅炉混煤掺烧的NOx排放特性预测与运行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某700 MW四角切圆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特性及锅炉效率多工况热态测试的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型四角切圆电站锅炉NOx特性及锅炉效率模型并进行预测,检验样本NOx排放浓度和锅炉效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3%和0.23%,证实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遗传算法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NOx排放浓度为421.44、255.05和215.40 mg×m-3,分别降低了37.56%、29.43%和30.56%;锅炉效率为94.56%、94.13%和94.80%,分别提高了0.09%、0.42%和0.88%。该模型可在掺烧非设计煤种情况下寻找出最优运行参数,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并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随掺混比的增大,NOx排放浓度降低;掺烧D磨和E磨有利于降低NOx。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量7台不同炉型和燃烧器型式的200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燃煤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燃烧煤种对锅炉性能、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锅炉性能和NO<,x>排放浓度与锅炉结构和燃烧器型式、燃烧煤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电厂燃煤锅炉NOx排放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抛弃了传统的建立在湍流模型和气固两相流模型基础上的NOx排放质量浓度计算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模型的建立是从锅炉运行因素出发,通过分析各种运行因素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出影响锅炉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综合性影响因素——炉内风分配,并将其量化,从而建立起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计算模型。通过此模型可由各运行因素预测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以此模型为基础可开发出应用于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NOx排放优化运行与在线监测软件”,在线指导运行人员优化燃烧,实现高效低NOx燃烧运行。该模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锅炉建立的,但其建立方法对各种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厂锅炉燃烧系统的非线性、大延时、时变、干扰频繁等特点,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所建数学模型研究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锅炉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对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建模能够精准地逼近实际数据,且性能优于其它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5.
电厂煤粉锅炉低NOx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江西省贵溪火电厂3号锅炉(125MW、420t/11),建立了NOχ排放的一维数值模型,同时对该炉进行低NOχ燃烧排放测试,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为了解锅炉实际运行的NOχ排放特性,通过试验认为一次风速、过剩空气系数、锅炉负荷和磨煤机投停是影响NOχ生成的主要因素,并运用该模型重点分析缩腰配风条件下锅炉燃烧工况对NOχ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站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电站锅炉的运行面临降低运行成本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双重要求,高效低污染的优化决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由于锅炉设备结构庞大,运行条件复杂,燃料性质多变等因素,建立电站锅炉排放特性的函数模型难度极大,为满足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优化研究的需要,该文借助优化燃烧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电站锅炉热效率与NOx排放的响应特性的神经网络与解析函数的混合模型。文中使用了非函数形式的响应模型,燃烧优化采用了十进制遗传算法。优化数值解表明,该方法可针对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的不同优化目标,给出可行的调整各风门开度等操作量的优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根据燃烧特性试验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锅炉燃烧过程NOx排放与热效率的响应特性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分别对模型参数和锅炉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找到了使得NOx质量浓度降低和热效率提高的运行参数组合,为实现电站锅炉高效低污染的优化目标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锅炉运行安全与经济性,某电厂600 MW空冷机组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详细研究了一次风配风均匀性、制粉系统挡板特性、运行氧量和燃尽风率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随着分离器挡板开度增大和一次风量增加逐渐变粗;随着氧量降低,锅炉效率逐渐增大,额定负荷下氧量保持在3.0%左右最佳;随着燃尽风率降低,锅炉效率逐渐增大,NOx排放浓度逐渐增加。综合考虑锅炉效率、NOx排放浓度和屏过管壁金属温度,额定负荷下燃尽风挡板开度保持在75%左右最佳,此时NOx质量浓度为385.1 mg/Nm3。通过燃烧调整,锅炉效率提高0.45个百分点,调整后锅炉效率在93.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六角切圆燃烧褐煤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NOx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670t/h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NOx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NOx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级送风和水平浓淡燃烧相结合,NOx排放浓度下降了23%以上,达388.3mg/m^3,而锅炉效率有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