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含有甲酸、二甲胺的DMF水溶液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宏观反应体系DMF水解反应动力学,建立了DMF水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点吻合较好,拟合曲线上的点可以近似表示反应的真实趋势,从而证明所建DMF水解动力学为表观一级反应模型成立。计算了在实验温度条件下的DMF水解活化能(Ea)。DMF水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DMF水解反应机理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DMF回收工艺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提出了多效顺流精馏回收DMF的双塔、3塔和4塔回收流程.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的RADFRAC模块,选用NRTL热力学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多效顺流精馏回收工艺处理不同DMF浓度的工况.以能耗最低为考察变量、各塔顶废水的蒸出量为决策变量,确定了各种回收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包括各塔的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ASPEN软件中的流体力学计算模块,计算得到了各塔的设备参数,包括冷换设备的面积.以设备投资费用与操作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最优分离流程为3塔顺流精馏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3.
反式-1,2-环己二醇合成工艺中甲酸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考察了操作回流比和全回流开工时间对反式-1,2-环己二醇合成工艺中甲酸回收率、回收甲酸浓度和间歇操作周期的影响,及回收甲酸对反式-1,2-环己二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回收的甲酸不必浓缩,可直接循环使用,不影响产品的收率;循环使用回收的甲酸需用间歇精馏方法浓缩,全回流时间为0.5 h,适宜的回流比为5~6,将回收浓缩的甲酸循环使用,也不影响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4.
用改进的 Dvorak—Boublik 汽液平衡釜测定含甲酸,二甲基甲酰胺(DMF).水物系的 H_2O—HCOOH;HCOOH—DMF;H_2O—DMF 三对二元汽—液平衡数据和 HCOOH—DMF—H_2O 的三元汽—液平衡数据,并用 Wilson 方程和 NRTL 方程进行热力学关联,其中甲酸和缔合效应用双分子缔合模型进行研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工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的工艺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法,在4种不同水平下考察了操作温度、 精制时间、剂油体积比、次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量、助溶剂(聚醚2070)加入量等5个因素对精制效果的影 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DMF和聚醚2070的加入量是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聚醚2070的加入量对黏度指数影响较 小,而剂油体积比和DMF加入量对黏度指数的影响大。均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溶剂的最佳精制条件为温度80 曟, 精制时间30min,剂油体积比1.5暶1,DMF加入量15%,聚醚2070加入量0.2%。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再生油收率 可达91.7%,其黏度指数可达108.8。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橡胶防老剂4010NA生产后的废溶剂回收装置,采用普通精馏工艺分离丙酮、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得到高纯度丙酮;采用共沸精馏工艺,以苯作带水剂,对脱水塔塔顶采出的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异丙醇。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各个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各塔的最佳理论板数和每股物料的最佳进料位置,而且模拟得到了每股物料的工艺参数:废溶剂在丙酮脱除塔中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26块理论板,全塔的最佳理论板数为46块,塔顶温度为55.70℃,压力为99.98kPa,回流比为7;水分脱除塔中物料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7块理论板,全塔的最佳理论板数为22块,塔顶温度为79.37℃,压力为100kPa,回流比为6;脱水塔中异丙醇-水混合液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7块理论板,苯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1块理论板,全塔的最佳理论板数为22块,塔顶温度为55.40℃,压力为100kPa,回流比为6。回收处理后,丙酮的含量≥99%,异丙醇含量≥99%,水含量≥99.8%(均为质量分数),达到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环己醇和环己酮甲酸废水中回收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甲酸废水中的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采用酯化反应共沸精馏组合法处理该废水,并从中回收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介绍了酯化共沸精馏法处理该甲酸废水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物料的平衡数据.通过研究得出,回收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纯度分别为97%和96%;相应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该甲酸废水的18%~20%或20%~22%,甲酸回收率>90%;经制取及回收甲酸酯处理后,该甲酸废水的COD由1.×105~1.6×105mg/L降至5.0×102mg/L以下,COD祛除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艺中主要指标控制分析,不难发现通过对酸回收塔C-2010塔顶出料丙烯酸含量进行控制,最终将产品中的酸含量控制在合格范围;通过对萃取塔C-2030塔顶水含量、醇拔除塔C-2050塔底水含量控制,最终将产品中的水含量控制在合格范围内;通过对C-2060塔顶出料中的阻聚剂和酯含量进行控制,最终将产品中的丙烯酸甲酯及阻聚剂含量控制在合格范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对交通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不断新建。根据公路市场的需求,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02所与乌鲁木齐建筑科研所共同开发研制成功公路仪路——HRH-1型溶剂回收仪,并将投入批量生产。HRH-1型溶剂回收仪是“离心式沥青抽提仪”的配套设备,用于回收沥青溶液中的沥青溶剂三氯乙烯或二氯乙烷,以节约开支并保护环境。HRH-1型溶剂回收仪由不锈钢材料的分馏室、冷凝室和温度控制系统组成。仪器采用多层筛板结构,回收物纯度高,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可显示被加热溶液的真实温度,且…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在温焓图上分析带有中间传热介质的热回收系统的方法。针对某公司乙烯装置的裂解热回收系统,采用该方法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现行热回收系统传热温差大,能量匹配不合理。据此,提出了增设第二急冷锅炉和过热器的改进方案。改造后可多生产123.4 t/h的超高压蒸汽,节约操作费用2 142万元/年。  相似文献   

11.
超声辅助作用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采用H2O2-甲酸作为氧化剂将辽河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氧化成相应的砜,考察了氧化反应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为28 kHz,超声功率为200 W,H2O2和甲酸体积比为1∶1,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一次萃取10 min,萃取剂与油体积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氧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1∶10,温度为50 ℃,氧化反应时间为10 min为较适宜的条件,其脱硫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2.
用H2O2-有机酸氧化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通过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直馏柴油氧化脱硫。双氧水与甲酸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的过氧酸,可以把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有选择性地氧化成相应的具有很强极性的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用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将这些砜从柴油中脱除,从而降低油品中的硫含量。考察了反应时间、氧化温度、剂油体积比、超声波等反应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实验室最佳操作条件: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70℃;剂油体积比为1∶10;超声波作用利于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脱硫率可达67.5%,基本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氧化法脱除柴油中硫化物,降低了柴油的硫含量。实验考察了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氧化剂体积分数、催化剂体积分数等条件对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甲酸与硫酸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剂体积分数为2%(催化剂中甲酸与硫酸体积比为3∶2)、氧化剂体积分数为9%、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60min时,采用超声氧化法脱除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再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萃取氧化,柴油脱硫率达到83%,十六烷值有所升高,提高了柴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工业甲基萘中含有大量的氮化物杂质, 如喹啉、异喹啉、吲哚等, 可以通过甲酸络合萃取法脱除。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甲酸体积分数和剂油体积比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喹啉、异喹啉和甲基喹啉, 体系在3 min 内即达到萃取平衡;但对吲哚脱除, 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甲酸的体积分数对喹啉、异喹啉和甲基喹啉的萃取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但对吲哚的脱除有直接影响。甲酸体积分数越高, 对吲哚萃取效果越好。40 ℃以下吲哚的萃取效果较好。萃取过程甲基萘收率在95%以上, 该工艺为工业甲基萘脱氮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铌改性SBA-15催化氧化FCC汽油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铌酸为铌源,采用浸渍法制备Nb-SBA-15催化剂。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氧化剂,Nb-SBA-15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剂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了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用量为FCC汽油质量的5%、氧化剂与含硫化合物物质的量比为3∶1、萃取剂与FCC汽油的体积比为1.0时,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率可达到95.4%,收率为83.8%。  相似文献   

16.
以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甲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氧化萃取脱硫实验研究,实验对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催化剂进行评价,筛选出甲酸催化剂。对氧化剂体积分数、甲酸与双氧水体积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脱硫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得出适合的脱硫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的体积分数为6%,甲酸与双氧水的体积比为3.5∶1,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率为76.4%。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解生物质纤维素制取还原糖的实验条件,采用DNS法分别在超/亚临界状态下对目标产物(葡萄糖)的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葡萄糖剩余率较高的反应条件,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纤维素水解方法.研究表明,在超临界条件下甲酸对葡萄糖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在亚临界条件下甲酸对葡萄糖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在超临界下葡萄糖剩余率较高的实验条件为温度400℃,固液比1.5∶70,反应时间3 min;在亚临界下剩余率较高的实验条件为温度280℃,固液比1.5∶70,反应时间3 min,甲酸浓度3%.  相似文献   

18.
N-甲酰吗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酸和吗啉为原料,在催化剂EDD和带水剂MP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甲酞吗啉.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甲酸:吗咐为1.15:1(摩尔比),反应温度85-95℃,反应时间为65 h.N-甲酰吗啉的总收率为90.17%(以吗啉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