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铁道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晰展示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能力知识递进过程,职业教育者在高职铁道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流程图设计,使教育各方清晰人才培养中各环节关系及内容,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当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普遍存在文化断层现象,缺少 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和传承文化等视 角,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国高等教育、高 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注入发展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口译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折射出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低、师资力量缺乏、培养 手段陈旧、评估方法单一、实践能力低下等。适时引入国际前沿、西方流行的认知理论,可以科学、准确地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确 立口译与认知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认知规律。同时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口译人才培养中建立多层次的培养体系,确立以培养口译技能 为核心,培养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淡化口译知识的传授,丰富其语言能力、口译技能和百科知识,可以全面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缓解 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高蕾 《福建电脑》2009,(12):191-191,153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较难适应现实工作,订单培养可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主要研究实践教学模式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该文主要以Flash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教学目标定位、重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调整考核评定、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等方面入手的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数字信息时代全面到来,作为艺术人才主要输送地的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应与时俱进地培养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可拓展性人才。本文力图对这一复合媒体时代语境下高校绘画艺术创作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践为例,对现代学徒制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探讨。根据实践工作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进行调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信息安全对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影响,以及我国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鉴于当前信息安全专科层次人才的缺口较大,而且培养体系并不完善,深入研究信息安全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以及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盟,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新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由于在人才培养、就业渠道等方面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的现状,并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电子商务展情况,探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做好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党建 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使之尽快地适应和满足当前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沈阳农业大学在创新党建与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中,明确树立了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营造高等学校党建与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环境,构建高等学校党 建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高等学校党建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创建高等学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新体制,已经取得了 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服务外包市场中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特点,以及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软件测试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软件测试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化"理论,以及这个理论涉及的相关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俊君 《计算机教育》2014,(10):21-24,37
针对当前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和协同创新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工程化"实践性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协同培养框架。从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主体机制与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能力训练体系改革和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4个方面阐述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卫民 《网友世界》2013,(14):101-102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信息创新等等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当今世界正在掀起创业潮流,而创业的兴起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许多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创业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众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意义、特征,总结得出进行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通过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发展高校教育,另外也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兴丽 《网友世界》2014,(8):141-141
本文以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通过对改革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人才培养的六个能力模块,即文化美学、创意思考、工艺创作、产品设计、传达沟通及行销管理。以模块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设置与规划,旨在为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初步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程静 《网友世界》2013,(11):26-2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广告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运用,包括理念、文案、策划和设计等方面,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精神产物,而广告是社会效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却又相辅相成。现代广告创意设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并走出自己的方向,很有必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2+2"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模式是浙江省在省属高校中推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结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2+2”模式下基于学分制的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指出要培养有竞争实力的软件人才,必须着重主流语言的应用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勇于实践创新等三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出在人才培养框架上要突出自主学习、重实践、个性化等要素,从而构建宽、专、交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根据首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分析、总结并探讨了具体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需配套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培养的数据分析人才不能满足工业界需求的现状,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阐述数据分析技能的基本要求,结合"行动中学习",提出在实践中培养数据分析技能的培养方式,最后讨论在数据分析技能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潜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程序员》2000,(2)
谁敢否认二十世纪是一个技术的世纪?你看看技术在这个世纪作了些什么?你猜猜技术还能作什么?搞技术的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尊崇?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最后的几十年,从计算机到因特网,上穷碧落下黄泉,没有技术,管教你寸步难行。我头一次听说“技术专制”这个词的时候,真是为创造该词的家伙拍掌击节。古代人说“不学诗,无以言”,今天换成了“不技术,无以言”。然而,网络在中国的深度发展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道理。网络从技术服务为主导的ISP向内容服务为号召的ICP为主的转变,印证了文化建网取代技术建网的必然过程。现在的网商,对这一点已经很  相似文献   

19.
罗林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27):6407-6408,642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某一专门技术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该文讨论的是在网络游戏开发这个特色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和开拓,“产学合作”作为近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目前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是一种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包含信息化、时代化和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新兴专业,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应该以产学合作为基础,加强与企业的高效连接,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全面认识发展中的问题,并探索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在产学合作的过程中推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培养,以此实现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