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树枝状聚丙烯亚胺氰端基的催化还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类常用催化剂在催化氢化低代数氰端基树枝状聚丙烯基亚胺(PPI)的催化性能。漆原钴的催化选择性好,催化氢化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较少,还原产物1.0G PPI的产率为95%,伯胺值高达90%,比用Raney Ni催化氢化生成的产物的伯胺值提高了约10%。  相似文献   

2.
以1,4-二溴-2-丁烯,4-氟苯磺酰胺,2,4,6-三异丙基磺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五步法合成一种含氮的十五元三烯大环化合物-(E,E,E)-1,6-二[(2,4,6-三异丙基苯基)磺酰基]-11-[(4-氟苯基)磺酰基]-1,6,11-三氮环十五烷-3,8,13-三烯。进而使用十五元三烯大环化合物改性2.0代的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2.0G PPI,实验室自制)的表面基团,制备聚丙烯亚胺杂化树形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得的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均符合分子设计要求,合成路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低代数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纲  罗运军  谭惠民 《精细化工》2001,18(7):414-416,420
对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如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少量醋酸作为催化剂、选择氨 甲醇作为还原溶剂 ,提出了一条合成结构较为精确 ,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副反应的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合成路线。红外光谱表明优化条件下所得 0 5代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反应完全 ,有利于结构增长 ;滴定法表明在氨 甲醇溶剂下还原所得 1 0代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中伯胺基的摩尔分数为x (NH2 ) =85 % ,比在甲醇条件下所得结果 [x(NH2 ) =76 % ]有较大提高。1H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也表明所合成的低代数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结构精确 ,达到了分子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洋  芦晓然  骆颖哲  庞纯  彭晓宏 《精细化工》2011,28(10):941-944
以1,4-二溴-2-丁烯、4-氟苯磺酰胺、2,4,6-三异丙基磺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5步法合成一种含氮的十五元三烯大环化合物———(E,E,E)-1,6-二[(2,4,6-三异丙基苯基)磺酰基]-11-[(4-氟苯基)磺酰基]-1,6,11-三氮环十五烷-3,8,13-三烯。进而使用十五元三烯大环化合物改性2.0代的聚丙烯亚胺树状聚合物(2.0G PPI,实验室自制)的外围基团,制备聚丙烯亚胺杂化树型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得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均符合分子设计要求,合成路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傅和青  黄洪  张心亚  陈焕钦 《粘接》2004,25(4):8-10
氯化聚丙烯是聚丙烯的氯化改性产物,通过改性,其硬度、耐磨性、耐酸性、耐盐水性能比聚丙烯都好,耐热、耐老化性也优于聚丙烯。但其性能尤其是粘接性能还不能满足其在胶粘刺等方面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氯化聚丙烯的粘接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需对氯化聚丙烯改性。接枝共聚法是一种很好的化学改性方法。本文以丙烯酸(AA)作为接枝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以甲苯为溶刺,采用液相接枝共聚法,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氯化聚丙烯大分子链上,得到丙烯酸改性氯化聚丙烯产物。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用量和丙烯酸单体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接枝改性的氯化聚丙烯产物粘接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T=100℃,反应时间t=3.5h,原料质量配比为100份氯化聚丙烯、3份丙烯酸和0.3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研究还表明,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丙烯的粘接性能优于氯化聚丙烯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6.
氯化改性等规聚丙烯树脂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身毅  张良均 《涂料工业》2000,30(12):13-15
采用溶液氯化方法,对固相接枝制得的等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IPP-g-MA)进行氯化反应,制得氯含量为30%-55%的氯化改性等规聚丙烯(MCPP)。用FT-IR、X光衍射、DSC和^13C 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MCPP树脂配制的聚丙烯塑料涂料和金属防腐蚀涂料均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MgCl2·6H2O和NH3·H2O为原料,首先通过溶剂热合成纤维状的Mg2(OH)3Cl·3H2O前驱物,采取前驱物分解方法制备氧化镁晶须.利用SEM和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加有机溶剂合成的晶须直径较小,且粗细不均;添加有机溶剂后晶须直径变大,粗细比较均匀,分散性也好,较佳的合成条件是添加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用氧化锓晶须改性聚丙烯,探讨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须添加量为2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化学改性的机理和化学改性聚丙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分析了化学改性的反应条件对单体接枝量的影响,即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和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化学改性聚丙烯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儒 《中国塑料》1989,3(2):66-74
本文综述了顺丁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SBS、聚乙烯、玻璃纤维和碳酸钙等对聚丙烯的改性,并简要地介绍了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京龙  赵伟  王丽 《塑料科技》2008,36(1):94-97
介绍了目前广泛采用的聚丙烯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surfaces of PVA fibers prepared by in situ fibrillation were modified by first crosslinking using glyoxal and then attaching cationic and anionic groups by grafting. Crosslinking prior to modification was beneficial in minimizing the solubility of the fibers in the aqueous medium in which they were modified. Heterogeneous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so that fiber properties could be preserved. PAA and PDMC were grafted from the PVA microfibrils using the KPS/NaS2O3 redox initiating system. Grafting was confirmed by FTIR and NMR spectroscopy. The modified PVA fibers were also analyzed by DSC, TGA, and SEM.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和氨解重复反应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0.5G~3.5G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利用提高反应温度来加快反应速度,实现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的快速合成。测试了整代树枝状分子的保湿性能及半代树枝状分子的去污性能。并用红外表征对快速合成产物与低温合成产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聚酰胺胺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同时,对其合成方法、及其经改性后的树枝状高分子在生物医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污水处理和膜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PLA)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兆乾 《河南化工》2011,(15):21-24
在无数种类的可降解聚合物中,聚乳酸(PLA)塑料是一种脂肪族聚酯,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热塑性塑料,它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塑料材料。这篇综述提供了目前的PLA市场信息,并介绍了近年来PLA合成和PLA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聚乙烯吡啶树脂的性能和通过季铵化、络合、氧化、模板聚合等树脂修饰引起的性能改变及应用扩展。  相似文献   

16.
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广军  孙本惠 《化工进展》2004,23(5):480-485
疏水性聚合物膜的亲水性改性是当前分离膜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膜表面亲水改性和膜材料亲水性改性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的各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及改性效果,分析了其亲水改性机理,指出膜材料共混改性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Various types of poly(nitroarylates) ( 8 – 17 ) were prepared using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IPC) and 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 (SPC) of 5-nitroiso-phthaloyl chloride ( la ) and 2-nitroterephthaloyl chloride ( 2a ) with different bisphenols: hydroquinone ( 3 ), resorcinol ( 4 ), 4.4′-dihydroxydiphenyl ( 5 ), 2,2-bis(4-hydroxyphenyl) propane ( 6 ) and bis(4-hydroxyphenyl) sulfone ( 7 ). A nitro group was introduced in the polymeric chai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solubil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se polymers. Som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PC were studied, such as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initial components and the role of the solvent. The structures of the poly(nitroarylates) ( 8 – 17 )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TMA)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of the synthesized polymer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