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强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高分子超强吸水树脂,讨论了原料配比、温度、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聚合反应条件:单体质量比为5:1,反应温度70℃,中和度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01%。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产品纯水吸收倍率2653.0g/g,生理盐水吸收倍率137.2g/g,保水性能佳。同时,得出主要实验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对产品应答性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2.
含辣椒碱的抗菌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将木薯淀粉与丙烯酸、辣椒碱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合成了具有抗菌性的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添加辣椒碱形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辣椒碱提取母液,在70℃下反应2.5h,丙烯酸中和度85%,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0.6%和0.04%时,合成的吸水树脂有较高的吸水倍率。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了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液性能,以及在自然蒸发条件下树脂用量及不同介质溶液对土壤保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倍率最大,在人工尿中的吸液倍率最小.PAAAM高吸水树脂用量为1.5%时,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且树脂用量越多,土壤保水率下降越慢.PAAAM高吸水树脂在自来水中的保水率优于在0.9%食盐水中的保水率,该树脂更适合在沙质土壤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腈纶废丝水解法制备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腈纶丝常压皂化水解,Al~(3+)交联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研究了水解工艺条件对水解产物的影响及水解产物粘度、交联剂用量、吸收的水质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可达477g/g,吸收生理盐水可达55g/g。  相似文献   

5.
高吸水纤维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吸水纤维的开发和应用现状马书斌,宁家成(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高吸水纤维,高吸水树脂,制备1引言吸水树脂于80年代初期开始投入生产,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991年国外年产量已达30多万吨。吸水树脂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应用,对目前高吸水树脂溶胀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从结构和热力学两个方面介绍了高吸水树脂的吸水理论,表明树脂的吸水跟其内在结构和吸水过程中的化学势有关。重点介绍了树脂的溶胀理论,阐述了Flory溶胀平衡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了温度、溶液的p H值、盐浓度等对溶胀过程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溶胀过程中的动力学以及溶液在树脂中的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接枝共聚的实验方法,对玉米淀粉与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制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吸水和吸盐方面性能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23%,过硫酸铵为淀粉的1.5%~3.0%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淀粉的O.70%~0.85%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吸水倍率在97~260倍的高...  相似文献   

8.
以AA(丙烯酸)、HMAC(羟丙烯酰胺基己基氯化铵)为原料,NM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低阳离子度交联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影响高吸水树脂性能的因素,并考察了其在去离子水中和NaCl、CaCl2、MgCl2溶液中的吸水性,以及高温高压下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加入HMAC阳离子单体,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增加,初始吸水速率增加,饱和吸水率下降,且高温高压下保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高吸水树脂用作油田固化剂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吸水树脂已成功用作油田压井液的固化材料,但由于高吸水树脂产品在不同盐溶液中吸液行为不同,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研究了常用压井液添加剂对丙烯酸类树脂固化剂吸液率的影响,指明了采用丙烯酸类树脂固化清水或盐水周作油田压井液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0.
在固定单体配比、膨润土用量、反应时间等部分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考察了不同引发体系对以淀粉、膨润土、丙烯酸为原料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引发体系为过硫酸铵一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铵一亚硫酸氢钠的最佳总用量为0.26%,其中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2:1,最佳反应温度为40℃。还讨论了引发剂加入方式对合成产物的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加入法优于一次性加入法,反应初期加入引发剂总量的80%,接枝反应进行2h后再加入余下的20%。  相似文献   

11.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抗菌型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Span-60为悬浮稳定剂,采用氯化辛基烯丙基二甲基铵(OADMAC)和丙烯酰胺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对最佳反应条件和所得树脂的吸水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在x(交联剂)=0.2%、x(OADMAC)=2.4%、n(引发剂)/n(总单体)=1:2000、V(油)/V(水)-3:1、温度80℃时聚合反应3h,所得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饱和吸液率Q_(ep)=561 g/g,在w(NaCl)=0.9%水溶液中的Q_(ep)=64.7g/g,该树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菌株均有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丙烯酸酯与顺丁烯二酸二丁酯为单体 ,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二元共聚高吸油性树脂 ,研究了单体的结构和组成、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共聚树脂性能的影响 ,并对树脂的吸油速率及对水面浮油的回收性能进行了考察。制得的树脂吸煤油倍率可达 15 .4 g/ g。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国内外发展状况、与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吸水机理、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可溶性淀粉(CTS)和腐植酸(HA)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自制的紫外光引发聚合装置上合成了复合耐盐性AA-CTS-HA高吸水性树脂(简称AA-CTS-HA树脂);考察了AA中和度、HA含量、CTS含量、APS含量和辐照时间等因素对AA-CTS-HA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FTIR和SEM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最佳合成条件(AA中和度80%、辐照时间40min、w(CTS)=24.00%(基于AA)、w(HA)=12.00%(基于AA)、w(APS)=0.12%(基于AA)、反应温度50℃)下合成的AA-CTS-HA树脂的吸去离子水率为1 280g/g,吸生理盐水率(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水溶液)为163g/g。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合成动力学及合成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类、丙烯酸类、多元单体类树脂及复合型淀粉接枝树脂的研究,并提出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新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两种新的高吸水凝胶。一是 PVA(聚乙烯醇 )与马来酸酐油相酯化反应制备改性 PVA,二是气相悬浮接枝聚合方法制备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前者用不同的碱中和可得不同性能的产品 ,后者则是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制得吸水量达 390 g/g的凝胶  相似文献   

17.
包裹法控制高吸水树脂初期吸水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吸水树脂颗粒作为调剖堵水材料膨胀速度过快的缺点,为控制其初期吸水速率,用两种包裹材料(PKA、PBG)以及二者复合包裹材料(PAMG)对吸水树脂进行处理,探讨了各种因素和条件对吸水树脂初期吸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KA包裹剂质量分数为3%,在85℃下加入质量分数2%的非溶剂包裹3次,包裹后的吸水树脂在12 h内的吸水速率和没有采取包裹处理的相比下降了1.7倍,缓膨可达2天;PBG包裹剂质量分数为2%,在80℃下包裹3次,加入凝胶剂,形成的包覆颗粒初期吸水速率下降达5倍,缓膨可达3天;包裹剂PKA和PBG二者包裹次数复配为1∶2时,包裹后的吸水树脂在12 h内的吸水速率下降达17倍,缓膨可达到4天.  相似文献   

18.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高吸水性树脂的作用机理、种类、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