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高效茵剂可提高出水水质,增强系统稳定性,还可减少污泥产量.进行了高效菌剂强化复合式生物膜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及污泥减量的特性研究.将优化后的3组高效菌剂,分别启动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在不同的负荷条件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水中CODCr、BOD5、SS均能得到较好的去除,污泥产量均较少且保持一定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反应器内投加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可确保脱氮效果并有效减少剩余污泥产量,以生活污水为试验进水,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降低污泥产量90%。反应器污泥减量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延长生物膜污泥龄强化生物捕食作用;二是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内进行多级水解酸化强化微生物隐性增长;三是反应器提供的多级氧化还原环境使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相对分离,污泥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邢钢焦化厂废水处理车间为依托工程,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1-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对传统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进行A1-A2/O工艺改造的可行性,并对改造后前期的运行调试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好氧段生物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即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式系统。在完成工程改进后,考察了系统的运行情况,对A1-A2/O系统改造设计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国内焦化废水污染防治与治理技术路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还通过静态小试研究考察了有关硝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硝化菌受氨氮抑制特性。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将吸附再生活性污泥系统改造成A1-A2/O系统用于处理焦化废水在工程上是可行的。改造过程中,不需做太大的改动,原有构筑物和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改造工程投资较小。 2.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式系统可以提高微生物量,降低进水负荷,适用于对原有活性污泥系统或生物膜系统负荷过高、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时的改进。 3.邢钢焦化厂焦化废水处理依托工程在好氧段改进为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式系统后,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悬浮污泥驯化,目前悬浮污泥浓度为500~800mg/L,硝化负荷0.1~0.2kgNH_3—N/(m~3·d)。为促进悬浮污泥生长,好氧段应维持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温度6~27℃和进水COD在400mg/L左右的条件下,对生物膜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微生物活体计数和分离技术等,探讨了生物膜氧化沟进行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工作机理,在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两类微生物对基质存在竞争作用的假设下对生物膜氧化沟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并对生物膜氧化沟与传统氧化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1)生物膜氧化沟对生活污水中的COD、BOD_5、SS、NH_3—N及反硝化脱氮均十分有效;(2)生物膜氧化沟总生物量较大,可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转,悬浮污泥量较少,污泥产量亦少,与普通氧化沟相比,可在低于50%的污泥回流比下运转,且保持较 好的出水水质;(3)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生物膜氧化沟对COD、BOD_5、SS、NH_3-N的去除能力均略高于普通氧化沟,对TN的去除效果则近于普通氧化沟的两倍,污泥沉降性能、脱水性能、运行稳定性均优于普通氧化沟,因而可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文还对氧化沟水平轴转刷曝气机进行了开发研制,通过小试中试开发研究、结构设计、机械设计、样机制作和生产性试验,形成了直径700mm和1000mm两个系列不同有效长度的十几种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污泥的产量加大,投加微生物菌剂的原位污泥减量方法为污泥减量提供了新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机理研究较少,本文从投加菌剂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研究污泥减量机理。微生物分泌的各种水解酶,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的关键。其中基质脱氢是有机物降解的关键步骤,脱氢酶的活性对有机物的降解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脱氢酶含量的高低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泥产量。蛋白质是城市污水中含量较多的有机物,而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被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某化工厂硝基苯废水处理站为改造对象,在保证原有工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池体和设备,优化Fenton预处理工艺的加药配比;改造接触氧化池和SBR池中的曝气设施,增设搅拌设施;采用生物增效工艺,在厌氧池和SBR池中投加高效霉菌复合载体和反硝化菌剂,增强系统的脱氮能力,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技术改造,以满足废水中的总氮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污泥浓度控制在4 000 mg/L,污泥回流比约为200%,高效载体投加总量约为10 t,反硝化菌剂投加总量约为200 kg。改造后工程运行稳定,出水硝基苯类、COD、NH3-N指标均达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599-2006)表2中一般保护区域标准。  相似文献   

7.
三种型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三种不同型式的生物反应器即活性污泥反应器(ASR)、生物膜反应器(BR)和复合式反应器(HR)分别与膜分离相组合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之间,污染物去除效率相差不大,但膜通透量却存在明显差异。膜-复合式反应器组合工艺的产水率最高。膜面污染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膜面污染物主要为固体污泥和溶解性有机物,分别与生物反应器混合液中悬浮污泥浓度和上清液有机物浓度相关。膜-复合式生物反应器膜面沉积的污泥量和吸附的有机物量均居中。因而膜通透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污泥减量技术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王琳  王宝贞 《给水排水》2000,26(10):28-3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一些污泥减量的技术和工艺 ,如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摄食细菌法 ,能减少污泥产量 60 %以上 ,对于固定式淹没生物膜法甚至没有剩余污泥产生 ;微生物强化法 ,利用外投优化菌种减少污泥排放量 1 6% ;投加酶法 ,将难溶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易于微生物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 ,既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又能促进细菌的增殖 ,能减少污泥产量50 % ;此外还介绍了超声波技术、臭氧氧化、Cambi工艺和生物细胞溶解系统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SBR反应器TN去除效果较差,研究采用半固定生物膜载体模块、污泥回流系统和快速进出水系统优化传统SBR工艺,并开展中试试验探讨工艺深度脱氮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半固定生物膜载体耦合改良SBR工艺在低进水负荷情况下对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19%、98.24%、63.42%和87.06%,高进水负荷情况下去除率分别为94.34%、98.47%、73.47%和73.73%。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和PICRUSt2技术分析,悬浮污泥和生物膜载体的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在低进水负荷情况下,悬浮污泥主要负责反硝化,生物膜载体主要负责氨氧化,TN主要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在高进水负荷情况下,悬浮污泥中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逐渐减弱,生物膜载体中厌氧氨氧化和氮的同化作用成为主导,TN主要通过同化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脱氮能力,但存在自然挂膜周期较长、挂膜初期水质净化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提高碳纤维的挂膜与脱氮效果,采用除氮菌剂人工强化碳纤维挂膜,探究除氮菌剂对碳纤维固载微生物膜的强化作用,并查明挂膜成熟后碳纤维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除氮菌剂可显著强化碳纤维的挂膜效果,强化挂膜组碳纤维上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碳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以微生物强化为手段的隐性增殖技术对污泥的减量效果及对污水处理效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利用两套规模为240m3/d的A/O中试装置开展了特定菌种的投加试验。在延长污泥龄、高污泥浓度和低污泥浓度三种运行工况下,MLSS(MLVSS)减量率分别为30.66%(33.79%)、27.44%(28.69%)和26.26%(28.08%),有效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微生物强化使出水pH略微降低,SS、COD、BOD5、TN、氨氮的去除率不同程度增加,TP去除率下降,存在超标风险;菌剂组SVI在初期偏高,中后期变低,污泥沉降性能变好;标准化CST变小,脱水性能提高;排泥中的重金属、石油类和氰化物不同程度增加,但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生物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磷生物膜特性的研究是探明生物膜除磷机理的前提。除磷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污泥含磷量高的特性 ,污泥产率为 0 1996kgDS/kgCOD ;通过菌属鉴别试验 ,分析了除磷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特点和其在生物除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确定出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 ,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工艺实现高效除磷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工程实践中强化生物除磷(EBPR)仍以活性污泥工艺为主,生物膜工艺的EBPR还处于研究阶段.基于对生物膜实现EBPR基本条件的分析,提出了要实现生物膜EBPR至少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反应器构型的优化选择,运行模式的变换与运行周期的优化设定,以及要解决富磷污泥的排放与持留之间的矛盾问题.介绍了若干利用生物膜工艺实现EBPR的典型工艺路线及处理效果,以期为今后高效生物膜反应器EBPR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生物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磷生物膜特性的研究是探明生物膜除磷机理的前提.除磷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污泥含磷量高的特性,污泥产率为0.199 6 kgDS/kgCOD;通过菌属鉴别试验,分析了除磷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特点和其在生物除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出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竹园污泥处理厂为例,探讨了污泥组分及热值变化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热值增大且保持污泥处理量不变时,污泥焚烧的烟气量和蒸汽产量均会显著提高;当入炉含水率刚好能使污泥自维持燃烧时,干化焚烧系统的辅助燃料消耗量最低。结论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运行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式CAST系统,可用于低碳源市政污水的脱氮除磷。分别考察了运行周期、污泥回流比和DO浓度对该系统处理有机物、氮、磷效能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提高污泥回流比能够有效提高该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而曝气时间过长将会提高系统出水悬浮物浓度,当该系统中DO浓度低于2mg/L时会降低有机物去除、生物硝化和生物除磷的效率,而系统中DO浓度高于3mg/L会抑制生物反硝化过程。复合型CAST系统处理低碳源市政污水的最佳运行工况为:进水1h、曝气1.5h、沉淀1h、滗水0.5h,污泥回流比20%,DO浓度为2~3mg/L。  相似文献   

17.
准确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不仅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指导意义,也有利于后续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对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污泥产量的设计值、实际运行值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污泥产量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重新启用初沉池后污泥产量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重新启用初沉池后污泥产量比超越初沉运行时有所减少,减轻了后续污泥处置负荷。  相似文献   

18.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是与活性污泥法并行的一种好氧型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中,也是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一些特有优势。比如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容易,无污泥膨胀问题,易于微生物生存,运行稳定等。文中简单介绍了生物膜法对磷、氮及一些重金属去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电子行业废水的重金属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方法。然而,常规混凝方法存在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量多、水质波动影响大等不足。因而,本文提出了加载絮凝—污泥回流工艺,在小试、中试基础上,对原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出水重金属含量稳定。Cu2+、TCr和Ni2+的含量上限值分别小于0.5 mg/L、0.6 mg/L和0.5 mg/L,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PAC和PAM用量可分别节省70%和93%,污泥产生量也会相应减少。加载絮凝—污泥回流工艺可实现电子行业废水重金属达标排放,同时可降低处理成本和污泥产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型摇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杨乃鹏  黄霞 《给水排水》2007,33(8):19-23
采用新型摇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获得了较好的CODCr和NH3-N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1.1 h时,CODCr进水负荷最高可达5.5 kgCODCr/(m3·d),平均进水负荷为3.65 kgCODCr/(m3·d),出水CODCr平均浓度48 mg/L;氨氮进水负荷最高可达1.2 kg NH3-N/(m3·d),出水氨氮平均值低于5 mg/L.摇动填料内生物膜硝化活性高于降解有机物活性,且上部生物膜活性普遍高于中部和下部.系统污泥产率系数为0.15 gSS/gCODCr,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