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讨论了有机硅油共混改性聚甲醛(POM)工艺过程以及共混改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自润滑功能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聚甲醛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塑料开发》1989,(1):32-40
  相似文献   

3.
聚甲醛和热塑性聚氨酯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薄层扫描法,以熊果酸对照品为标准考察了浙江省山茱萸饮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含量均低于中国药曲标准。  相似文献   

4.
尼龙—12增韧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尼龙12,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进行增韧改性,并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在POM/PA12共混体系中,存在差氢键的相互作用。PA12的加入,使得POM的熔体温度Tm下降,且共混体系的结晶度Xc和拉伸强度下降,PA12的含量为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6.
聚甲醛是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一种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而被作为理想的工程塑料广泛地获得应用。但在不少较高要求的使用条件下,它会有某些性能满足不了使用的要求。随着它问世不久,人们就对它做了种种改性尝试。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国内外开发了不少聚甲醛改性材料。本文就是对这些聚甲醛改性材料进行粗略综述。  相似文献   

7.
聚甲醛是60年代问世的一种工程塑料,虽然其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而被作为理想的工程塑料广泛地获得应用。但是在不少较高要求的使用条件下,会有某些性能满足不了使用的要求,随着它问世不久,人们就对它作了种种改性尝试,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国内外开发了不少聚甲醛改性材料。本文就是对这些聚甲醛改性材料进行粗略综述。  相似文献   

8.
聚甲醛是上世纪60年代问世的一种工程塑料。虽然其优良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而被作为理想的工程塑料获得广泛应用,但是某些性能仍满足不了使用的要求。通过十余年研究,开发了不少聚甲醛改性材料。简述了聚甲醛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9.
黄棋尤 《国外塑料》2002,20(3):25-27
采用革新的聚合技术和最适宜的材料组成的聚甲醛 ,比之以往的聚甲醛 ,其蠕变性能大幅地提高。介绍了具有此优异特性的新牌号树脂 ,讨论了对蠕变特性的看法和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聚甲醛及其共混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聚甲醛(POM)的结构,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以及它的合成方法和加工应用,综述了国内外对POM的增韧行为和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塑料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改性塑料行业现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改性塑料生产厂家及涉及产品领域,并对今后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梁佳蓓 《辽宁化工》2014,(8):1043-1044,1047
研究了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相容性方面的问题,指出了废旧塑料作用于沥青改性的潜在价值,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对常见的沥青聚合物改性剂类型及其改性效果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影响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相容性的主要因素,可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与论证。  相似文献   

13.
微波改性活性炭深度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粒状活性炭(GAC)的吸附效果,采用微波技术对GAC改性处理,并对GAC和微波改性活性炭(W-GAC)进行表征分析。将COD去除率作为吸附效果的评价指标,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处理对象,考察了GAC与W-GAC对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W-GAC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略有减小,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含量明显减少,碱性基团含量上升。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双官能度EP(环氧树脂)对脂肪族二胺进行改性,制备了含多段长亚甲基链段的柔性固化剂。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TGA(热失重分析)法、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和β-T(升温速率-温度)外推法等对改性固化剂的结构、改性固化剂/EP胶粘剂的性能(包括热稳定性、动态力学参数和最佳固化温度等)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改性固化剂/EP胶粘剂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86.73 kJ/mol、反应级数为1.24和最佳固化温度为66℃;当n(EP):n(改性固化剂)=1:0.50时,相应胶接件的-196℃、室温、60℃剪切强度分别为16.84、14.73、13.52 MPa,说明其强度和韧性俱佳,并且完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庆华 《塑料》2004,33(6):41-46
从环境友好材料的角度系统研究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综合性能,论证了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是一类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协调性有机统一的材料,探讨了"可环境消纳助剂"可强化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的环境消纳特性;重点介绍了无机粉体的筛选原则及环境协调性,总结了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仍然存在的缺陷及今后的对策,强调要加快推进提高这一新型改性塑料材料产业化的技术水平;明确了"光钙型多功能环境友好塑料"是狭义上的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塑料,该技术产品已成为治理塑料"白色污染"的主流产品之一;提出今后"开发性价比高"的无机粉体改性塑料和"具有可环境消纳特性"的"光钙型多功能环境友好塑料"将作为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发展重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ATO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再用适当的分散剂将其很好地分散在聚乙烯树脂中,以之制成色母粒,吹制成塑料膜。该塑料膜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冬季生产蔬菜的塑料大棚。塑料膜隔热性能测试表明,纳米ATO粉体含量达5%时,隔热效果最好;粉体含量大于5%时,由于粉体粒径增大,隔热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改性塑料的应用前景及汽车工业“以塑代钢”、“以轻代重”的发展趋势,综述了聚丙烯(PP)、尼龙(PA)、聚碳酸酯(PC)、聚苯醚(PPO)、聚甲醛(POM)五类材料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零部件上的最新应用情况,探讨了改性塑料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煤矸石提铝尾渣制得的介孔硅酸钙为吸附材料,研究了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pH、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298 K、pH=11、介孔硅酸钙投加量为0.2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87.33%。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 吸附等温线方程,吸附方式为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89.68 mg/g。吸附过程为熵增加的自发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吸附焓变ΔH为62.72 kJ/mol,介孔硅酸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从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挤出工艺、原材料质量、挤出设备、外界环境等入手,以改性塑料生产的主要过程--挤出为重点,介绍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缺陷,如长条、连粒、黑点、变色、真空不良、铁屑、塑化不良、碳化等,分析造成每种缺陷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常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冯倩  徐荣声  李梅  张海永 《无机盐工业》2021,53(12):122-128
含有亚甲基蓝(MB)的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为研究生物质活性炭对MB的吸附性能,以农业废弃物向日葵为原料、磷酸(H3PO4)为活化剂,制备粉状活性炭(PAC)和块状活性炭(BAC),并研究PAC对MB的吸附性能。利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解析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炭前驱体的形状对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有较大的影响。PAC比BA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01.95 m2/g和566.49 m2/g)和总孔体积(分别为2.23 cm3/g和1.04 cm3/g);PAC和BAC的平均孔径分别为7.31 nm和12.66 nm,均具有介孔材料的结构特性。两种活性炭表面均分布着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大量疏松的无定形碳,而存在的偏磷酸盐对孔隙起到支撑作用,这为MB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和吸附通道。在25 ℃、pH为8、PAC用量为50 mg条件下,PAC对100 mL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MB溶液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72.2%。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