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耐漏电起痕性试验方法,是评定因电能和湿润的灰尘共同作用引起绝缘材料表面材料劣化况情的试验方法,规定有IECpub112,ASTM—D3638,DIN—53480等试验方法,其中IEC推荐法适用于目前的UL—746,IEC335,JIS—C—0702等标准来选用材料,  相似文献   

2.
按IEC112法进行耐漏电起痕性试验时,通常是升高试验电压则容易产生漏电起痕破坏,即所谓“电压加速”;但是,对于有的材料升高试验电压反而出现难以产生漏电起痕破坏的特异结果(称之为异常特性)。然而对被视为在漏电起痕劣化过程中引起异常特性的直接原因—干带的形成过程的研究却甚少,为此本论文以明确在漏电起痕破坏试验过程中干带的形成位置因试样和施加的试验电压的不同而异为目的,采用IEC112耐漏电起痕性试验方法,着重针对放电发生前干带的形成过程,详细研究了电解液的温度上升和蒸发的二个过程。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耐漏电痕试验通常按照IEC 587法进行。就是升高试验电压以产生电痕破坏,即所谓“电压加速法”。电痕是由污秽材料表面上的放电及其所产生的表面电流联合作用引起的。放电是产生电痕的直接因素。在放电作用下,聚合物绝缘材料表面因局部过热,温度升高,便逐渐发生化学组成上或结构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概括起来是;氢气;  相似文献   

4.
TI—1漏电起痕指数试验仪是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根据 IEC 出版物112(1979年第三版)“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简称 CTI)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简称 PTI)的测定方法”标准要求研制成的专用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全部符合 IEC112标准要求。一、结构型式及外形尺寸本仪器为落地台式结构。由微量输液计量系统、试验和电气控制三部分组成。并有适当储存仪器附备件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IEC587法的其它一些试验和技术条件继续进行分析、讨论,具体内容如下:1.输出电压(施加的试验电压)稳定度的分析、讨论IEC 587法(1977)要求试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稳定到±5%,且指出其二次侧供给每个试样的额定电流不小于0.1A;IECTC-15 SC-15A草案(1981)将试验电压由原4.5kV扩展到6.0kV,却未重新修订变压器的二次额定电压值,仍为5.0kV。本节是通过对试验变压器在放电状态下的电  相似文献   

6.
合成绝缘子交流转轮法与斜面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转轮法即将成为IEC62217试验方法,该法比综合气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简单,试验周期短。 硅橡胶合成绝缘子交流转轮法试验结果表明,转轮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筛选有问题的合成绝缘子,但主要仍是考核 试品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而就这一考核而言斜面法的严酷性要高于转轮法。  相似文献   

7.
TI-1漏电起痕指数试验仪是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根据IEC出版物112(1979年第三版)“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简称CTI)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简称PTI)的测定方法”标准要求研制成的专用仪器。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全部符合IEC112标准要求。其主要规格和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8.
4.关于产品选用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阻燃性要求近年来IEC/TC15《绝缘材料技术委员会》SC15A分会公布了IEC112(1979)《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规定了电压600V以下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暴露在潮湿场所和其它污染条件下的抗漏电性能,按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把材料划分为四组: I组600≤CTI  相似文献   

9.
1.前言作者采用类似于IEC112法的直流电源试验法,对比研究了酚醛树脂层压纸板在不同电极材料下的耐漏电起痕性;以及研究了闪烁放电的发生过程及其电气特性,并对由电极溶出的金属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且据此研究了它们与漏电起痕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还根据作者在资料中列出的有关交流电压下的漏电起痕试验数据,对直流漏电起痕现象与交流漏电起痕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耐燃烧和耐起痕试验方法标准的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3耐起痕试验最新的耐起痕试验IEC标准是IEC60112: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起痕指数和耐漏电指数的测定方法》,现行有效的国标是GB/T4207-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等同IEC60112:1979)。GB7000.1-2007引用的  相似文献   

11.
大多有机材料都不耐高温,因此当它们用做绝缘材料时考核它们的耐痕能力就十分必要。本文参照IEC—587试验方法,详细研究了硅橡胶在交直流电压下的起痕现象,发现交直流下漏痕的形成、发展机理有很大差别,其耐直流漏痕能力远低于交流耐痕能力。因此,有机材料用于直流时应特别注意漏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硅橡胶材料耐漏电起痕性的加速老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就合成绝缘子用于污染地区所遇到的特殊问题-伞裙护套的漏电起痕及电蚀损问题用斜面法及盐雾法分别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对漏电起痕及电蚀损的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伞裙材料的漏电起痕及电蚀损破坏主要是热破坏;并对这两种加速化老试验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就试验的严酷程度而言,6KV6h的斜面法试验远远超过了1000h长时间的盐雾法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电蚀损及漏电起痕性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特殊污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现场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加速老化试验(简称"平面法")。平面法中使用硅藻土、氯化钠、碳单质、镍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涂覆在试样表面以模拟特殊污秽条件。平面法中加压时间只需15 min,根据试样耐电蚀损水平将其性能评定为6~10 k V 3个等级。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材料表面电蚀损过程的机理,发现平面法的严格性高于斜面法,并且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最后,建议了新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试验方法,以供修改制定相关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功桂 《日用电器》2001,1(1):11-12
主要就依据GB42 0 7- 84标准进行的固体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 (CTI)和耐漏电起痕指数 (PTI)试验的试验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电气设备中绝缘漏电起痕及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根据最近IEC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参照其它工业发达国家标准,对绝缘材料的漏电起痕现象(CTI及PTI值)的基本概念及试验方法作了简要的综述;提出了引用标准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加速试验法中将接地电极改为针电极(S电极)的有效性.重点讨论了电极的设置位置和试样的放置;引起漏电起痕破坏最合适的试验条件;与原方法测得的耐漏电起痕特性结果的对应性;S电极的加速特性.  相似文献   

17.
漏电起痕指数是评价固体绝缘材料对电场和污染介质联合作用的耐受能力的一项性能指标。对此,IEC和多数先进国家都制订了专门的试验方法标准。与IEC 112—1979标准等效的我国GB4207—84中规定,以某电解液(例如A液为0.1%NH_4Cl水溶液).定量(20+3mm~3),定间隔时间(30±5s)地从一定高度(30~40mm)的滴口,滴于以定压力(1±0.05N)压在水平试样表面上的两刀形铂电极之间,两电极相距4±0.1mm,并施  相似文献   

18.
复合绝缘子的伞套材料必须具备极好的耐漏电起痕与电蚀损性,以确保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斜面法试验是常用的耐漏电起痕与电蚀损性试验方法,泄漏电流分析是研究斜面法试验严酷性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交流斜面法试验的电弧辨识算法,对4.5 k V标准交流斜面法试验中高温硫化固体硅橡胶(HTV)样品的泄漏电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TV样品的电弧特征参数分布具有长尾特性;长尾特性使得电弧特征参数不能严格地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根据燃弧时间的移动平均曲线,可以将HTV样品电蚀损过程定量划分为慢速电蚀损阶段和快速电蚀损阶段。在慢速电蚀损阶段,电弧特征参数基本保持稳定;进入快速电蚀损阶段时,电弧特征参数会发生阶跃式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有机绝缘材料表面的漏电痕破坏威胁电气设备安全使用,对有机绝缘材料的耐电痕程度进行评定在安全使用和选择绝缘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IEC 60112标准试验法,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试样,进行耐电痕破坏试验.通过对试验中放电电流的非线性特征分析,发现在放电的不同阶段,放电电流混沌吸引子演化轨道、递归图的拓扑结构和纹理方向均有显著变化,其分形维数也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证明,对放电电流进行非线性分析,可以对有机绝缘材料漏电痕劣化程度及耐电痕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迄今为止,可列举国内外近20余种评定绝缘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试验方法的提案。但是起决定性意义的方法却没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用一个试验方法不能包括全部材料的所有使用条件,这说明了漏电起痕破坏状况的复杂性和在试验室里模拟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