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冯岩佩温俊梁魏长胜申展任瑛刘颖刚 《光电技术应用》2023,(6):43-47
基于相位掩模技术在七芯光纤(SCF)中刻写了光纤光栅(FBGs),通过实验对七芯光纤光栅在常温和低温下的温度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80℃的常温温度范围内,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9.98pm/℃,线性度为0.99944。在-60℃~20℃的低温温度范围内,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8.77pm/℃,线性度为0.99751。可以看出,七芯光纤光栅对于常温和低温都有比较稳定的响应特性,但是温度降低时,灵敏度降低,线性度变差。研究结果对基于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高灵敏度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双波纹管结构封装的高灵敏度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压力传感器,从理论分析了该器件的传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FBG压力传感器可实现0~1.2 KPa压力测量,灵敏度达到688.2 pm/kPa,线性拟合度达到0.9973,适用于液位小范围变化的高精度检测。 相似文献
5.
6.
光纤光栅聚合物封装及传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两种聚合物(HTC-1,THE-5)及金刚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对光纤光栅(FBG)进行封装处理:封装后光纤光栅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线性度非常好,均达到0.99以上,应变线性范围超过8000微应变,与裸光纤光栅的测试结果相比灵敏度系数提高了3.5倍,温度灵敏度系数提高7倍左右,抗压强度为65 Mpa,完全满足土木结构的智能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7.
8.
针对裸光栅温度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封装方式并进行结构制作。所设计的封装方式是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置入毛细玻璃管中,并填充353ND环氧树脂胶,最后固定在铜片基底上。首先对FBG温度传感及增敏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进行结构的设计及制作,最后进行温度传感测试。聚合物353ND和铜片的热膨胀系数显著高于裸光栅,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对光纤光栅施加附加应力,从而提高其温度灵敏度,并保护FBG传感器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40℃至140℃的温度传感测试中,FBG的反射波长保持着不错的线性;温度灵敏度由增敏前的10 pm/℃提升到了21 pm/℃左右,且温度传感特性拟合曲线线性度达到0.996以上。 相似文献
9.
光纤光栅无应力毛细铜管封装及温度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克服裸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脆弱易折断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聚合物和毛细铜管相结合的封装工艺。先用丙烯酸酯对栅区进行二次涂覆,再将二次涂覆后的FBG封装在毛细铜管内,FBG在毛细铜管内处于有余长无应力状态,二次涂覆为裸FBG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测试结果表明,二次涂覆并没有改变FBG的温度灵敏度;较薄的涂覆厚度保证了涂覆的均匀性和涂覆后光谱的质量;无胶空管封装方式消除了聚合物内部应力对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封装后的温度特性实验表明,FBG传感器线性度为0.99929,温度灵敏度为13.675pm/℃,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EPON的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网络多传感通道切换控制方案。控制传感通道切换的多个光开关分别与EPON系统中的多个光网络单元(ONU)相连,利用各ONU间严格的时间同步特性在各ONU控制下实施对多个光开关的同步切换控制,实现各FBG传感通道与传感解调模块间的有序连通。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的稳定性较好,并且具有较灵活的扩展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根据Kogelnik给出的光栅反射系数方程,本文仔细分析了呈均匀分布,线性分布三角形分布,高斯分布,正锥形分布等情况的应变对光纤光栅反射谱影响。一方面给光纤光栅传感器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光纤光栅的特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新型高速列车实时追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光纤光栅(FBG)波长编码的特点,采用新型分布式FBG传感实现高速列车实时追踪。其主要结构是沿线等间距设置众多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FBG传感头,当列车车轮压上传感头时,中心波长发生偏移,偏移的次数就是列车的轴数,所有传感头所计轴数应该相同,如不相同说明有车厢脱节。从车轮到达每个传感头的时间间隔,可计算出列车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如果在整个调度区间有多趟列车,则在调度中心可精确判断每趟列车所在的位置、行进的速度、加速度和每趟列车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