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镀铜系列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在钢铁制品表面电镀铜层属阴极性镀层 ,对基体没有电化学保护作用 ,一般不做为防护性的装饰性镀层使用 ,主要用于底镀层或中间镀层 ,如电镀铜/镍 /铬、电镀镍 /铜 /镍 /铬等 ;此外 ,还用于恢复零件尺寸、防止局部渗碳、印刷电路和电铸等方面 ;另外 ,还广泛作为提高锌铸件、铝合金铸件、铝件及铝锡合金等制品的装饰性镀层的结合强度的预镀层。可见 ,电镀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镀种。常用电镀铜工艺有碱性氰化物镀铜、硫酸盐镀铜、焦磷酸盐镀铜、柠檬酸盐镀铜和HEDP镀铜等 ,而碱性氰化物镀铜和硫酸盐镀铜是最常用的 ,下面将作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在电镀铜-镍-铬组合镀层中引入高硫镍镀层,改纵向腐蚀为横向腐蚀,减缓向纵向(基体)腐蚀的速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其防腐蚀性能.本课题目的是研究一套能适用于大生产的瓦特型光亮高硫镍电镀工艺,其镀层的含硫量达到0.2%,镀层脆性小,与光亮镍的电位差>100mV,镀层光亮且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防护装饰性的Cu/Ni/Cr、Ni/Ni/Cr等电镀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很多单位采用了先进的电镀技术,但由于一些因素(诸如基体表面的缺陷、电流分布不均匀、镀液杂质的干扰及技术条件控制不当等)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产品,这就要求将不良镀层退除后,重新进行电镀.目前,我厂对不合格的指甲钳零件镀层的退除,主要采用盐酸溶液退铬后,再用氰化钠与防染盐组成的溶液退除镍层.该方法优点是能保护基体金属在退镍后不发生腐蚀,可以立即进行重镀.但缺点是溶液毒性大;毒化周围空气;污染排水.我厂亦曾经试验过使用其他方法取代氰化物退除法,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ABS塑料在电镀铜/镍/铬时镀层出现起泡及结合力测试时镀层脱落的主要原因,包括塑件基体状态不良,注塑成型参数欠佳,电镀前处理不当,相邻镀层表面活性差等.给出了提高ABS塑件镀层结合力的措施,如选择优质的电镀级ABS塑料,控制成型工艺参数,改善前处理粗化及电镀工序中的活化处理等.强调了采用正确的结合力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0 前言 为了适应环保要求,企业在2010年启动了手工线的自动化改造,于当年年底完成了自动线设备的制造,次年投入试生产.该生产线为铜/镍/铬组合镀层工艺,可完成钢铁、铜、不锈钢等基体的电镀.与原来的手工线相比,自动线的主要工艺均增加了随后的回收清洗工序,既回收了资源,又减少了重金属的排放和单位面积镀层的用水量.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用铜-镍-铬体系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一直被广泛采用.较早设计的电镀环型线,考虑到工艺的稳定性,几乎也都采用了这一工艺.但因铜-镍-铬这一镀层体系难以满足人们对防锈性能、三废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各国电镀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装饰性镀铜镍铬体系,在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镀界曾经长期受到缺镍的困扰 ,尤其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封锁 ,包括镍在内的许多重要物资无法进口。当时有限的镍资源首先满足钢铁和军工企业急需 ,至于电镀所用镍板镍盐 ,则被大量削减 ,严重影响轻工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于是寻求代镍镀层成为电镀行业最为迫切的任务。1 95 6年 3月机械部一局在上海、天津、沈阳三地自行车厂最先揭开“代镍电镀”的序幕。初期试验包括 :部分零件改用镀锌、发蓝和油漆 ,必须镀镍的零件 ,加厚铜底层 ,减薄镍层 ,试用完全不用镍的镀层组合 ,如铜 /铬、锌 /铜 /铬、铜锌合金 /铬、…  相似文献   

8.
黑色镀层已从功能性镀层逐渐扩大至装饰性镀层。本文介绍了获得黑色镀层的电镀工艺,包括单金属电镀(黑镍、黑铬)、二元合金电镀(锡镍、镍钴、镍钼)和三元合金电镀(锡镍铜),认为黑色锡镍、锡镍铜镀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文中附表具体列出了各工艺的配比与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铜-锡合金/铬镀层优良的抗蚀性,已为50~60年代我国装饰性电镀领域中广泛应用所证明,铜-锡合金/镍/铬多层电镀经研究证明,其防护、装饰性至少不亚于双层镍/铬镀层。但是,过去的电镀铜-锡合金工艺,只能获得无光的镀层,镀后必须抛光,不能在自动线上一步法生产,所以为了实现光亮电镀,电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过一些成就,例如采用二价锡盐的氰化镀液,可镀出比较光亮的铜-锡合金镀层。可是,整平能力不够,不能直接镀装饰铬,直接镀镍也很困难,因而未能在行业中大规模应用。我们经过长时间研究,采用二种相辅相成的添加  相似文献   

10.
高应力镍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电沉积高应力镍的目的是利用高应力镍容易龟裂成微裂纹的特性,使随后的铬镀层也同样产生龟裂状的微裂纹。铬镀层的这一结构特征只有在金相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防护装饰性镍-铬或铜-镍-铬多层电镀体系中,微裂纹铬显现出优异的抗蚀能力,因此国际标准规定对于铁或钢基体上的铜-镍-铬镀层,在使用条件3类和4类中,凡采用微裂纹铬时,其中镍层的厚度与采用普通铬时相比,可以减少5微米,由此可见微裂纹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厂环形电镀自动线采用氰铜/双层镍/铬工艺近五年,质量比较稳定,但也出现过镀层从基体和双层镍间起皮的故障。现将解决措施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一镀前处理镀层从基体脱皮的主要原因是镀前处理不良。为防止工件渗氢和沉积金属杂质,宜采用两次阳极除油,且应保证溶液成分和工艺参数;为使工件达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国外电镀工艺的发展概况,分五个部分进行评述:一、镍-铬及铜-镍-铬防护装饰性镀层二、防护性镀层(锌、镉)三、贵金属电镀(金、银)四、塑料电镀及化学镀五、分散镀层附参考文献目录124篇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镍资源的不断开发,装饰性电镀铜/镍/铬、多层镍/铬等镀层体系,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这些镀层体系的不良镀层进行快速、安全、经济的退除,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我国退除铁基体上的上述不良镀层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浓硝酸+氯化物和氰化物+防染盐的化学退除法,以及电解法(多数是硝酸盐体系)。用浓硝酸退  相似文献   

14.
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收集了国内外著名的十家厂商的产品,剖析它所用的是什么镀层及镀层的厚度,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防护-耐磨性镀层、如硬铬、乳白铬及乳白铬/硬铬和铜锡合金/硬铬;另一类是防护性镀层,如锌镀层及镉镀层,并分别论述了各种镀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此后,又对煤矿机械制逄业中电镀技术的进展作了探讨,特别论述了像同质异构三层微裂纹铬、镀锌/磷化/涂膜、电镀锌镍合金及化学镀镍等表面处理新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ST13电机叶轮叶片表面进行分析检测,叶片表面为铜/镍/铬组合镀层.分析结果表明:叶片表面的斑点、锈蚀、起皮等缺陷是因氯离子渗入镀层导致的基体点蚀失效,叶片迎风面所受到的高压气流、镀层与钢铁基体的电位差等因素促进了腐蚀反应过程.叶片总的镀层厚度不足5 μm,且作为中间...  相似文献   

16.
自本刊1983年第五期刊登了徐金全等发表的“快速退除铜/镍/铬等金属镀层新工艺的研究报告”以来,我厂电镀车间即采用了这一成果。该研究报告及生产实践说明了硝酸根含量对于退除铜/  相似文献   

17.
选择正确的镀层组合是保证电镀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一环。各种不同的镀层组合很多,不同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镀层组合。我们于82年投入生产的“铜锡合金—冲击镍—光亮镍—铬”组合,经生产多年证明是一  相似文献   

18.
氰化镀铜—光亮镍—装饰铬组合镀层是防护—装饰性镀层,工艺虽老,但仍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镀种,在这套工艺中,铜作为打底镀层要求是:结晶细密,均匀,孔隙率小。如果底层钢结晶粗糙、不亮等等,将造成下道电镀工序的困难,引起镀层起泡,脱壳,粗糙等电镀疵病。而对氰化镀铜影响最敏感,也最难处理的是六价铬。六价铬进入镀槽中有以下  相似文献   

19.
镀层结合力与镀层脆性,是电镀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自从组合镀层,特别是与光亮镍镀层相组合的多镀层被大量采用以来,在实际生产中两个概念有时非常难以辨认。若稍加疏忽,就容易把光亮镍镀层的脆性误认为是镀层之间结合力不好。举一实例:某某某电镀厂电镀自行车曲柄,采用铜锡合金——铜——光亮镍——铬工艺。镀后需要绞孔。经绞孔后发现,绞孔部位局部出现“爆皮”,露出了铜锡合金色泽,粗看起来好象是铜锡与镍之间结合力不好。因而对工艺进行了“四查”:一查,铜锡、镀铜溶液是否在工艺规范之内;二查,铜锡、镀铜溶液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铝硅镁合金基体上直接化学镀镍和在基体上电镀铜后再化学镀镍2种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盐雾法、锉刀法等试验方法比较了2种工艺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耐蚀性和结合力,结果表明:2种样品的镍镀层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及较好的结合力,对铝硅镁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与铝硅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相比,铝硅镁合金基体电镀铜后化学镀镍所得的镍层组织更致密,结合力更好,耐蚀性更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