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建设大质检文化,是国家质检总局对新时期质检工作提出的全新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国家质检总局对质检事业发展提出的战略性宏观性决策,对于促进质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勇局长在2010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明确要 相似文献
2.
加大质检文化建设,是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以文化人","以文聚人"的过程中如何构建质检独有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待形成共识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通过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加快大质检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总局领导的讲话,对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作了简明扼要的诠释,也为纤检系统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现途 相似文献
4.
三、在大质检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形势下,质检部门任务更加多样、所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考验更加严峻,用核心价值观引领质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精练地概括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的契合,将二者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在多元文化思潮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势严峻,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使高校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和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莎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5)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时期发展的新理解,代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文化自信具有凸显文化现实解释力,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特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塑造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应对文化挑战,凸显文化解释力,促进文化自信建设。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需要全质检系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质量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可见,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去理解大质检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及围绕这一核心使命作出战略性部署。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凝练并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引导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文化建设体系,不仅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更能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相关贡献。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意义等方面归纳六条有效途径,明确高校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和加强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质检总局王勇局长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全系统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质检文化是在长期的质检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质检特点的一种行业文化,是质检团队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业规范和管理方 相似文献
11.
12.
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必须深刻领会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意义,准确把握结合点,始终紧扣着力点,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大质检文化”是质量监督和纤维检验部门固有的组织文化.加强大质检文化建设对质检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质检总局王勇局长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全系统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质检文化是在长期的质检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质检特点的一种行业文化,是质检团队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业规范和管理方法等诸多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与企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一场围绕"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大讨论,正在全国质检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讨论不仅掀起了质检人思想深处的风暴,也激发了江苏纤检人对纤检发展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纤检机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的认识.软实力 (Soft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它是相对于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而言的,主要指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