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前言 1980年是日本工业机器人迅速普及的所谓“机器人元年”,在随后的25年间,医疗机器人、人型机器人,具有单一功能的清洁机器人等已经开始商品化,清洁机器人的销售额超过了200亿日元。可以看出机器人正在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从另一方面看,有一些企业已经退出家用机器人的生产和研制,也有一些企业却对长期基础研究项目不断予以巨额投资。  相似文献   

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尤其在制造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分析了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及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开发现状1.概况我国现有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 ,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有75家,共开发生产各类工业机器人约800台 ,90%以上用于生产中 ,引进工业机器人做应用工程的约500台。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 ,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 ,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基本上是按用户需求结合应用工程进行的。一些大型工厂、公司 (如一汽、二汽、华录集团等 )在企业重组后 ,生产发展生机勃勃 ,由应用机器人的大户转向开发机器…  相似文献   

4.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机器人研究和实施应用工程的重点单位 ,也是工业机器人归口单位 ,1999年成为863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 ,2002年总产值突破1亿元。为进一步了解机器人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和推广该中心的发展经验。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放光同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机器人除制造业中运行的工业机器人外,已经开始向个人用途方面发展,世界各国已经开发了许多面向家庭应用的机器人。同时,也开始向福利、医疗、公共设施等公共事业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6.
自第一台机器人诞生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超过百万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产业。同时,非制造业用机器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实用化发展。中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此间起起伏伏,历经多个高潮与低谷,在技术上进展突出,但在机器人产业化方面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机器人产业化中需要的许多关键原部件需要进口,从而导致国产机器人价格优势不明显;其次是我国的机器人市场一直处于培育期,难以有一个大的市场来支撑机器人产业化;第三则是我国缺少一贯和有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有200多个单位从事的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我国没有一台机器人产品问世,更谈不上生产应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工业机器人开发列入了计划,由机械部等机构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攻关,主要立足于国产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特别是把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就把机器人技术和用户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就瞄准了实用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经过“七五”攻关及“八五”应用工程开发,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研制的单位近200家,研制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有400台左右,全国机器人用户有500多家,工业机器人总应用台数超过1000台,其中进口机器人占三分之二以上,随着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国家 86 3计划 15年来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的基础上 ,对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十五”86 3计划在新一代工业机器人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信息》2009,(10):86-86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一、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机器人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产品于上世纪28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机器人作为一个产业还处在起始阶段,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由于造价、使用和维护、安全等方面的门槛都比较高,目前,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如汽车制造等。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世界各大机器人厂商都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人们对工业机器人这个词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其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开始从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向非汽车领域延伸。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我们邀请了国内部分机器人生产企业的代表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谈了些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研究较早.且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工业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化。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的“再工业化”,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概念,以机器人、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支撑,实现制造模式的变革。可见,机器人技术必将成为美同和欧盟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蒋新松 《机器人》1996,18(5):285-291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它对生产装备提出了种种要求,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提供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我们从这样的形势出发,来探讨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首先从适应21世纪的主要生产模式-敏捷制造出发,从系统技术的角度讨论工业机器人应发展的方向,接着又从当前技术进展的各个方面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可能性;随着开发海洋及宇宙空间、进一步改善采掘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关技术人才及相关技术团队。基于当前背景,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技术,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机器人开发研究工作,自“七五”以来,由于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的资助而得以长足进步。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都纷纷开展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工作,大专院校的重点主要在机器人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上:科研院所则更注重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但大家都围绕着机器人的工程应用目标进行开发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开发目标,以便机器人技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到90年代,特剐是在国家科委“863”计划的支持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而且在非制造环境应用的机器人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和支持。本就我国在“863—512智能机器人”主题支持下在特种机器人的开发上所取得的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从"七五"攻关开始,经过863计划多轮的重点培育和发展,中国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规划更是突出了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生产和系统集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但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化、专业化还有待快速提升。为此,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除了大力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外,产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80年代中期,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冲击着全世界,在这个浪潮中,机器人技术起着先锋作用,工业机器人总数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推动汽车工业形成全球规模的产业。在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方面,美国国防部提出了自主地面车(ALV)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提出了自主机器人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开展了在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当时,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和应用的水平都较低。 鉴于上述国内外形势,我国将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列入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机器人视觉技术在弹条搬运生产中应用的实例,阐述了机器人视觉技术的优点,以及在提高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成长在过去的几年里,工业机器人市场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在扩大传统的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市场是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但2011年电子半导体工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已经超过了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