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催化裂化油浆(FCC油浆)附加值,利用其贫蜡、富芳的特点,将FCC油浆用于道路沥青的生产工艺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FCC油浆制备道路沥青的工艺主要有FCC油浆溶剂脱沥青技术和油浆调合技术等。FCC油浆溶剂脱沥青工艺能利用现有溶剂脱沥青工业装置,投资少,经济效益高,能缓解脱沥青装置原料不足的问题,但对油浆原料的性质和设备操作要求较高。在FCC油浆调合技术中主要介绍了FCC油浆全馏分、FCC油浆减压拔头后和FCC油浆使用交联缩合剂缩合生产道路沥青的工艺。其中,交联缩合工艺中油浆调合比例大,工业设备简单,将会成为FCC油浆调合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陆晓咏 《炼油》2002,7(1):48-51
油浆阻垢剂在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防止油浆系统结焦,有利于改善油浆系统工况,以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油浆阻垢剂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的结焦情况,分析了原料性质、油浆性质、油浆外甩量及回炼量、分馏塔底温度以及油浆循环回流量等因素对油浆系统地焦的影响,提出了油浆结焦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结垢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实验室对胜利炼油厂南、北两个催化裂化装置的油浆进行了结垢试验,在南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系统中使用了阻垢剂,而北催化裂化装置未使用阻垢剂,以油浆试样中正庚烷不溶物描述油浆的结垢潜势,以甲苯不溶物表征油浆的结垢程度,研究了试验条件下油浆的结垢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南装置油浆的结垢潜在趋势大于北装置油浆,但由于前者使用了阻垢剂,故在较高温度下的结垢程度轻于后者。剖析了北催化裂化油浆换热器中的油垢,证明油垢主要由催化剂和油浆系统生成的“软焦”组成。结合油浆结垢行为研究和油垢剖析结果,讨论了催化裂化油浆系统的结垢机理和减少油浆系统结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化油浆交联缩合生产道路沥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裂化油浆利用与优质道路沥青生产结合是研究最多的油浆利用技术方案之一,在这些技术方案中,由于油浆的缩合程度低,油浆主要作为一种软组分与其他组分调合生产合格道路沥青,但多数企业缺乏调合沥青的高软化点硬组分,所以限制了这类技术方案的应用。为此,利用交联缩合反应技术对油浆用于生产道路沥青进行了研究:在油浆中加入交联剂使油浆进行交联缩合反应,缩合后的油浆经过减压蒸馏脱出部分轻组分后的蒸馏残油与普通减压渣油直接调合道路沥青。研究结果表明,油浆经过交联缩合反应后,缩合油浆的黏度增加,缩合油浆蒸馏残油的软化点高于对应的未缩合油浆的软化点,因此利用缩合油浆的蒸馏残油与一般的减压渣油,可以直接调合出90号B和70号B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团贡献法和石油馏分气液平衡理论建立了油浆汽化率计算方法,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工业操作条件下沉降器内油浆的汽化率进行预测,并考察油气温度和油浆分压对泡点、露点及油浆汽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浆分压一定时,随着油气温度的升高油浆汽化率逐渐升高;当温度一定时,随着油浆分压的降低,油浆的泡点和露点都逐渐降低,而油浆汽化率逐渐增大。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得到油浆汽化率关联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油气温度和油浆分压下的油浆汽化率,为确定工业操作条件下沉降器内冷凝重组分的数量提供了简易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油浆沉降剂沉降原理,分析了应用油浆沉降剂后油浆灰分脱除效果以及对延迟焦化装置的影响。实践表明使用油浆沉降剂后渣油罐区油浆中上部灰分脱除率在80%以上,焦化控制阀处灰分脱除率在60%以上,油浆灰分下降明显,为催化裂化油浆提质增效和清洁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油浆过滤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PALL公司技术,对重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过滤,降低油浆中的固体含量,提高产品油浆质量,分离出的含催化剂固体和杂质的油浆进提升管回炼,以提高油浆产品质量,减少污染,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团贡献法和石油馏分气液平衡理论建立了油浆汽化率计算方法,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工业操作条件下沉降器内油浆的汽化率进行预测,并考察了油气温度和油浆分压对泡点、露点及油浆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浆分压一定时,随着油气温度的升高,油浆汽化率逐渐升高;当温度一定时,随着油浆分压的降低,油浆的泡点和露点均逐渐降低,而油浆汽化率逐渐增大。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得到油浆汽化率关联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油气温度和油浆分压下的油浆汽化率,为确定工业操作条件下沉降器内冷凝重组分的数量提供了简易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催化剂颗粒是制约油浆利用的关键因素,脱除油浆中的催化剂颗粒(油浆脱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催化裂化油浆脱固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重力沉降、过滤分离、离心分离、静电分离等方法在油浆脱除催化剂颗粒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油浆脱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延迟焦化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设计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影响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和对策。(1)盐和固体杂质含量及特性因数等原料性质;(2)加热炉进料和燃烧系统的工艺联锁控制及缓和结焦的工艺措施(如注缓和结焦馏分,在线清焦);(3)加热炉工艺和结构设计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如多点注汽(或注水),炉管管径和管间距,火嘴和炉管布置及对流段与辐射段的热分配。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总结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断裂活动与盆地形成、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以“断裂是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为基本观点的“断裂控烃理论”。“理论”共三部分,即断裂控烃的论据、断裂控烃的主要观点、断裂控烃的科学依据。最后以松辽盆地为例说明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 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 7 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 8 - 长 6 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 9 -长 4+5 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 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 4 套生储盖组合:长 7 生-长 91 储-长 9 上部盖(Ⅰ)、长 7 生-长 81 储-长 7 盖(Ⅱ)、长 7 生-长 72 储-长 7 上部盖(Ⅲ)和长 7 生-长 63 储-长 6 1+2 -长 4+5 盖(Ⅵ)。 根据 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 2 类 4 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 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 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 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单井常规测井和成像资料的对比标定,对古潜山岩性进行识别,并根据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将储层自上而下分为残积带、风化壳、缝洞裂缝带、内幕斜交高角度裂缝带和致密结晶带,重点对储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方向进行描述和预测;进而建立了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模型,落实了研究区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提出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实钻开发井表明,建立的潜山裂缝地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增产柴油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市场对柴油的需求,长岭炼油化工总厂通过降低反应温度、降低汽油干点和改变柴油馏程、使用增产柴油的催化剂及调整其它操作参数,柴油收率分别提高了3.87,3.99,3.65和0.85个百分点。并对现有装置提出了调整分馏塔中段塔盘、提高柴油泵扬程及冷却器负荷等改进措施,还对进一步增产柴油提出了优化提升管进料方式和原料结构、缩短反应时间及以最佳操作发挥催化剂作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连续重整装置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操作人员对连续重整装置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的熟练程度,并对生产进行指导,采用半机理模型结合设计和现场数据介发的连续重整装置仿真系统已在现场成功投用。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动态模型及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2,4,6-三氯苯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以乙酸乙酯为溶剂,乙酸酐为脱水剂,无水乙酸钠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两步法合成N-(2,4,6-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诸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80 min,对苯二酚用量0.15 g,乙酸酐用量10 mL,催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温、高压盐层中固井出现的各种问题,研制出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对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配方各组分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重晶石、铁矿粉为加重剂,另加SZ1—2降失水剂、SXY分散剂、KQ—D防气窜剂、SN-2A和CST-2缓凝剂及DGN多功能外加剂可配制密度分别为2.2和2.4g/cm^3抗盐水泥浆体系。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均具有在淡水和18%盐水中流变性好、触变性强、失水量小、抗压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克服常规水泥浆盐层固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高10.6m、内径100mm的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底部预提升气以及喷嘴进气量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循环量的影响,对比了3种不同喷嘴位置结构下系统循环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提升管底部和喷嘴附近气固流动行为的差异,描述了预提升段内气体分布及流动结构。结果表明:预提升气和喷嘴进气是颗粒向上输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喷嘴进气口高度的提高,预提升气对颗粒循环速率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对于喷嘴进气口位置最低的结构,其系统循环量、喷嘴附近颗粒浓度以及气固接触状况均优于其它结构;在提升管底部,气体多次形成逆流接触,内循环流动和局部涡流作用有效促进了颗粒沿径向混合,有利于颗粒循环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川南页岩气产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钻井过程中长水平段起钻倒划眼、卡钻以及井漏等复杂事故已成为严重制约页岩气开发效率提升的拦路虎。对龙马溪页岩地层的地质特征、孔缝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系统阐述了页岩地层微孔缝封堵、钻井液流变性控制、水平段润滑防卡、钻井液密度优化、钻井液低密度固相控制以及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等油基钻井液技术难题。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对系列页岩气地层油基钻井液技术难题进行了详细展示,并指出合理的钻井液施工密度、良好的流变性与携岩能力以及适当的工程措施等对预防井漏、保障井下安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