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S3C4510B开发平台采用I2C总线等接口方式实现触摸屏及液晶显示功能,并给出在Vxworks操作系统下添加相应的驱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武器测试控制领域,系统设计中仍然在广泛采用CAN总线、485总线等总线控制技术,而单机内部往往采用CPCI总线或PXI总线。基于CAN总线设计的控制系统往往集中在车上或一个测试房间中,无法通过网络扩展实现规模化控制或远程控制。 建立基于LXI总线的大带宽、大容量、自动化的网络化测试控制系统符合系统研制迫切的需求,也是武器实战化设计的必备技术。通过设计网络化测试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测试、远程监控、远程数据记录与分析,可以实现多系统规模化测试与控制,而且不必亲临现场,极大节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多通道高频地波雷达接收机系统的总线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比较了VXI、CPCI、USB总线的历史及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特点.根据高频地波雷达接收机对系统总线的要求,说明了在该系统中采用VXI总线的理由,并简要介绍了VXU接口在高频地波雷达接收机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本文所提出的VXI总线设计方案在OSMAR2000多通道高频地波雷达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该系统的综合性能,使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好的电气抗干扰和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通用性自动测试系统中矩阵开关体积大、性价比低、可靠性以及通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继电器矩阵开关模块.该矩阵开关模块采用FPGA实现核心控制逻辑,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基于SOPC Builder的IP核实现PXI总线接口逻辑,该设计不仅节省了电路板的面积,还省去了购买接口芯片的费用.利用NI公司的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软件编写驱动程序以及仪器软面板设计,该设计不仅集成度高、人机界面友好,还使得调试方便.该矩阵开关已得以实现,具有占用空间小、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基于PXI总线的通用性自动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ⅡC总线的概念、特点以及基于ⅡC总线的图像传感器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文章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实现了不带ⅡC总线接口的TMS320C54x与CMOS图像传感器之间的ⅡC通讯.ⅡC总线系统软硬件通过调试,应用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效果良好.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配置灵活,性能可靠,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断路器操作箱的温度压力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基于RS-485总线设计的.温度压力监控装置挂接在RS-485总线上,形成网络,PC机与其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实现了分布式温度压力的数据采集、显示、控制、管理等功能.监控软件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船用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系统通过互感器对电动机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并采用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对电动机的工作参数进行DSP处理.XC164CS通过SPI总线接收ATT7022的数据,并通过CAN总线与主节点进行通信.文中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实现方法,应用层协议采用CANopen协议.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方案切实可行,且具有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双通道冗余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为控制器,利用CAN总线实现双机通讯,给出了实现该控制系统的软件控制策略及硬件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及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管理机承担着规约转换和接口匹配、数据汇总等任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其通信接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通信管理机接口电路——CAN总线及RS232总线电路的软硬件设计。该设计采用ARM7核心板,开发相应软件,嵌入式实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便于检修及系统升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DCS系统的缺陷,在水处理项目的改造工程中采用了PROFIBUS总线。利用远程I/O技术,实现了非智能化现场元件与PROFIBUS总线的连接。介绍了PROFIBUS总线的技术特点及水处理工程的网络结构,对PLC软件、硬件及网络组态的步骤和参数都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1.
简单、可靠地实现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培训装置内部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着整套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此,针对装置的内部通信进行了研究.在详细介绍Modbus协议及其报文的基础上,研究了在装置中采用Modbus协议实现内部通信的方法.并根据装置内部通信的数据类型和数据传输特点,精简了报文格式,改进了通信方法.此方法一方面保证了Modbus协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内部通信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监控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电站监控软件是站内运行设备和运行人员的接口,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本文结合开发实例,介绍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监控软件的设计过程,在分析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ActiveX控件的形式封装功能模块,并利用多线程实现了后台通讯和数据处理,详细说明了对上和对下通讯管理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并引入实时数据库概念用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通过这种方法设计的KT2000变电站自动化监控软件,能够实现对整个变电站的安全监视和对保护测量单元的四遥操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光伏阵列的故障检测方法精度和效率不足且难以定位故障光伏组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光伏阵列无线传感节点及故障诊断系统。该无线传感节点硬件以STM32F103为核心控制器,主要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讯模块;软件端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将测量结果通过ZigBee无线模块对数据帧可靠传输,上位机可监测到逆变器扫描光伏阵列电流-电压(I-V)特性过程中各光伏组件的电压数据。实验中人工模拟了光伏组件常见的阴影、旁路二极管短路故障,通过无线传感节点测得的电压波形,可实现光伏阵列中故障诊断与定位。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获取逆变器扫描光伏阵列I-V特性过程中组件电压波形,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准确地定位光伏组件故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具有开放性的电动机控制中心监控软件.在分析上位机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了监控软件的结构框图和数据流程.软件以实时数据库为中心,不仅可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而且为实现软件的开放性奠定了基础.文中着重讨论了数据库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Winsock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浮标系统全天候、全天时的海洋数据采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适用于浮标系统的水下传感器供电及通讯系统,预期技术指标为传输功率达到20 W,效率50%以上,数据传输正确率99%以上。系统采用浮标的系泊线缆作为传导介质,通过两级电磁耦合进行水上及水下的能量及数据的传输,采用合理的水上水下电路设计保证了模块的稳定工作及低功耗运行,利用可靠的通讯协议设计保证了数据的有效传输。只需在该平台的水下系统上挂接不同的传感器即可实现对各种水文数据的实时测量。对系统的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设计功能,运行稳定,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线路保护IED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中的信息共享和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互操作性能,在IEC61850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技术,设计了新型的馈线自动化终端设备模型,并对其在DAS的应用做了一定的探讨。在对该设备各主要模块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功能分解为多个逻辑节点的组合,实现系统的功能建模和系统建模,搭建了IED的"ARM DSP"双CPU结构硬件平台;在对IEC61850标准的信息分层、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和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及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等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以太网并符合IEC61850标准的IED通信模型。  相似文献   

17.
GPRS无线终端在配变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敏锐 《江苏电机工程》2007,26(1):36-38,42
针对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监测系统中的配变运行数据在传输到供电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配变监测系统实现方案。阐述了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GPRS无线终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内容,其中硬件设计部分包括基本微处理器系统模块、GPRS通信控制模块、串口通信控制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软件模块主要包括点对点协议(PPP)处理模块、TCP/IP处理模块、串口通信处理模块。该方案的应用解决了配变监测系统通信组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停车场情况的分析,针对内部停车场和持永久卡的车辆提出了一种IC卡结合蓝牙无线通讯方式的远距离不停车刷卡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主机模块、蓝牙模块、存储器模块、处理器监控模块、显示模块、时钟模块等,主要介绍了蓝牙模块、存储器模块和处理器监控模块的电路设计.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不停车刷卡,读取IC卡资料,与主机通讯,并且使用处理器监控模块监控电源等工作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多CPU结构综合保护装置内部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CPU形式的硬件结构被广泛采用于新型综合保护装置中,其主要问题是如何简单、可靠地实现装置内部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介绍了综合微机保护装置TH21-4采用当前流行的MODBUS通信协议实现装置内部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在保留MODBUS协议可靠性的同时,根据保护装置数据类型和数据传递特点,对其报文格式和通信方式加以简化和改进,使通信过程和调试方法简单易行,且经过简单改进和扩展就可应用到绝大多数综合自动化设备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的三相智能电表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1RD ,能实现电量的精确测量、参数设置、LCD液晶显示、数据异常报警和以太网通信等功能。文章简要介绍了总体设计方案和主要芯片的选型,并对系统电路模块的设计以及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