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并制定合理的钢铁制造流程炼铁 炼钢区段的生产系统结构和生产组织方式,介绍了钢铁制造流程炼铁 炼钢区段的界面模式、工序设备和动态运行过程,并采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关理论对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实体流图法和事件调度法的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策略。对某钢铁企业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炼铁 炼钢区段应采用“一罐一送”的铁水罐运输组织方式,此时3台机车利用最充分,平均作业率为60%,KR脱硫站进站铁水温度较高,且温度波动较小,KR脱硫站进站铁水温度平均值为1 423 ℃,极差为22 ℃。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现有炼铁-炼钢之间的铁水运输形式的比较,论述了新型铁水直连运输方式工艺布置的特点,并简单地介绍了新型铁水直连运输方式在某钢厂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炼铁、炼钢工序经济适宜的铁水硫含量,通过对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攀钢西昌钢钒1号高炉铁水硫含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得到了攀钢西昌钢钒高炉铁水钛含量与铁水硫含量及焦比的回归公式;并依据高炉冶炼过程中实际的矿焦比与铁水钛含量的经验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铁水硫含量与炼铁的原、燃料成本的关系,综合考虑炼钢脱硫成本的变化,得出当前硫负荷条件下铁水适宜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85%左右.  相似文献   

4.
承德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1日建成投产的1号高炉,不仅使承钢登上了年产300万吨钢的新台阶,而且它与炼钢车间新建的100吨转炉形成的“炼铁一炼钢生产短流程工艺”,属于国内首创。以前在一些钢铁企业建设设计时,曾有人提出过这种工艺,但均未实施,承钢是全国同行业中第一家实现炼铁一炼钢生产工艺短流程的企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在3月3日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时,铁水成功流人1300吨混铁炉后进入转炉炼钢。  相似文献   

5.
《太钢科技》2005,(1):50
为了满足炼钢对铁水含硫量的严格要求,约有80%的高炉铁水还需进行炉外铁水预脱硫,从而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日本钢管公司发明了一种高炉内脱硫炼铁方法,铁水不需炉外预脱硫,就能满足炼钢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介绍了宝钢铁水运输原设计情况和高炉生产特点,提出了造成铁水运输能力紧张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现场调查所获取的各项数据,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证和分析。同时对某些主要运输数据提出了修改意见。文章还对机车作业进路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文章对在原有运输能力紧张和总图布置困难的条件下,如何为宝钢实施少渣或无渣炼钢新工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运往炼钢车间铁水罐车的常规方式采用内燃机车拖动,铁路线平行炼钢车间的柱轴线进入加料跨。提出了铁水罐采用电动铁水罐车运输,铁路线垂直炼钢车间柱轴线进入加料跨的设计构想,对该构想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对炼铁、炼钢之间铁水运输系统的衔接方式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8.
昆钢铁水的保温昆钢技术处孙发来1概述多年来,昆钢一直采用65t铁水罐装运铁水,由于炼铁高炉至炼钢转炉之间总图运输不太顺畅,环节较多,致使调运时间较长,加之铁水没有采取保温措施,所以铁水在调运过程中温度下降达31~59℃,既影响炼钢铁水消耗,又造成铁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炼铁站铁水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钢铁站是由宝钢总厂运输系统中的车站和机务合二为一的,是以工艺铁路为运输形式、配有调度和司机等作业人员,直接为炼铁、炼钢服务的基层单元。任务是将高炉铁水,转炉钢锭按计划、有目的地运往炼钢厂、初轧厂进行加工。在运输组织工作中,要同时和7个车间发生直接联系,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出现某些脱节和矛盾,给安全保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炼铁站铁水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田力男  贺亮  王晨  郭兵  李生意 《冶金设备》2023,(S2):196-203
为解决大型钢铁企业铁路铁水运输人力成本高、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信息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联合相关单位研发了一套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系统由机车无人驾驶系统、智慧铁水调度、5G通讯专网、环境感知等系统组成,并与炼铁L3和炼钢L3系统进行集成。实现铁水运输的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本文对该系统的组成、原理、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同时指明了更广阔的应用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成分是钢铁制造流程铁钢界面物质流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炼铁和炼钢工序测得的铁水成分存在差异的问题,并由此导致脱硫站脱硫剂消耗量大、处理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针对首钢京唐铁钢界面“一包到底”技术应用过程中铁水成分存在差异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数据,统计了铁水成分差异的现状,并从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炉与脱硫站测得的铁水Si含量绝对偏差平均为0.06%,S含量绝对偏差平均为0.024%,炼铁测得的铁水成分对脱硫和炼钢的参考性有限;铁水包装入多个铁次的铁水、高炉出铁过程铁水取样方法不科学、铁水转运过程部分元素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及个别铁水样品中夹杂有炉渣,是造成铁钢界面铁水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指出,钢铁企业应通过优化高炉出铁操作制度、改进铁水取样方法、加强铁水包管理、加强取样探头质量管理和建设沿途铁水快速取样装置等措施,解决铁钢界面铁水成分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EM-plant物流仿真平台,根据钢铁企业初步设计相关数据,并结合各工位的工作制度,建立了从高炉炼铁车间到转炉炼钢车间的铁水物流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某一段周期内的铁水运输单元、生产单元和移动单元进行动态模拟,得以实现对铁水运输线各相关参数的仿真计算,为铁水物流线整体布局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包到底"是采用一种具备铁水的承接、运输、缓冲贮存、铁水预处理、转炉兑铁、铁水保温等功能的包(罐),将高炉出来的铁水,在经过必要工艺流程处理后,以不更换铁水包的生产组织模式,直接兑入转炉内,该冶金流的工艺过程称为"一包到底"铁水运输技术。首钢京唐钢铁厂炼钢采用300t转炉、炼铁采用5500m~3高炉,采用在1435mm标准轨距上运输最大直径5190mm、最大高度6150mm,额定载重300t异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钢铁厂工艺铁路铁水运输人力成本高、司机劳动强度大、信息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研发了一套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系统由机车无人驾驶、智慧铁水调度、机车定位、环境感知等系统组成,并与炼铁L3和炼钢L3系统进行集成,实现铁水运输的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本文对该系统的组成、原理、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同时列举了无人驾驶在该领域的首次应用实例,指明了更广阔的应用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宝钢技术》2006,(6):51-55
为解决宝钢分公司一炼钢区域铁水运输能力"瓶颈"问题,需要将前扒渣间与脱硫间铁路线路实施贯通改造.由于该区域受到总图布局限制,铁路贯通改造的难度极大,通过对各种可能实施改造方案进行详细调研、比较、分析,开发了一种适应铁水运输条件的新型外分式复式交分道岔及其自选进路控制系统.通过运用,不仅使现有设备设施的拆迁工作量减少到最低,而且满足了铁路行车安全、效率要求,提高了铁水预处理效率,降低铁水物流运输和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钢铁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技术装备、工艺流程落后,原材料消耗高,实物质量低,品种少,许多优质钢种仍需依赖进口。所以增加优质钢种和提高钢材质量是我国钢铁工业急待解决的任务,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工艺很难满足钢中P、S含量达到“双零”的要求。目前,对转炉厂而言,典型的优化工艺流程为:高炉炼铁—铁水三脱处理—转炉炼钢—二次冶金精炼—连铸—连轧。铁水炉外处理技  相似文献   

19.
《有色设备》2014,(6):59-59
2014年11月25日,由中国二十冶集团施工龙腾特钢技改二期工程举行2号转炉投产仪式,2号转炉点火成功。 该二期工程包括一座顶底复吹转炉、两座KR(机械搅拌法)铁水脱硫站、两座钢包精炼炉,炼钢及连铸水处理系统、转炉烟气汽化冷却系统等设施。中国二十冶集团施工范围包括高炉系统、烧结系统、120吨转炉、炼钢连铸系统及原料场码扩建四大部分。其中,高炉系统包括高炉本体、主控楼、高炉矿槽等单体建筑物;烧结系统包括烧结车间设备安装、机头电除尘等。  相似文献   

20.
杜学强  郦秀萍  韩伟刚  周继程 《钢铁》2023,(5):137-144+152
炼铁-炼钢界面连接钢铁生产中高炉和转炉两大重要生产工序,关系到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一罐到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炼铁-炼钢区段“界面技术”,基于“一罐到底”流程的炼铁-炼钢界面运行规律和调控优化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对炼铁-炼钢界面中众多复杂的次界面的解析尚不深入,对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仿真亟待开展。时间、温度和物质量是贯穿于钢铁制造流程的基本参数,因此,炼铁-炼钢界面的调控以铁水罐周转过程为载体,以上述3个参数为调控对象,以这些参数的一体化控制与优化为目标。基于现场运行实绩,以“机车+天车”模式的炼铁-炼钢界面为例,分析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运行的特征和调控目标,并对其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事件-时间”解析,确定构成界面的各个次界面环节,以及各过程/事件的时间域、时间周期及其概率分布,梳理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FlexSim软件,建立了高炉出铁、铁水运输和炼钢等过程的仿真模块,并根据各模块运行规则和模块之间的关联规则,集成为高炉-转炉区段仿真模型。该模型为炼铁-炼钢界面深度解析与优化提供了研究试验平台。模型应用于260 t铁水罐周转过程仿真,得到铁水罐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