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气田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絮凝剂产生菌B-27.其絮凝剂MBF-27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物质(质量分数为73.48%),红外光谱图显示絮凝剂为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图,说明絮凝剂MBF-27的絮凝活性物质是其胞外分泌的多糖物质.并将其与化学无机絮凝剂FeCl3复配来处理外排气田废水,当MBF-27发酵液与1 g.L-1的FeCl3复配用量分别为15mL·L-1和20mL·L-1,反应体系pH为73~7.5,最佳水力条件为快搅速度160r·min-1、快搅时间60 s、慢搅速度40r·min-1,慢搅时间160s,其絮凝效果最好,对色度去除率达到95.38%,对COD的去除率达到61.11%.  相似文献   

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菌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命名为M-127。将M-127用于处理石料废水,并与其它常用絮凝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127对石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它絮凝剂,M-127的最优絮凝条件是:1L石料废水中加入8mL 1g/L M-127溶液和20mL 10g/L CaCl2溶液、体系pH值为7.0,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14min。在此条件下M-127的絮凝率达到93.93%。  相似文献   

3.
利用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200 mL,30 mg/L)进行沉淀处理。研究了EDTC投加量、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7,EDTC投加量为0.425 g/L,在室温下快速搅拌反应8 min后加0.4 g/L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10 min后加0.015 g/L助凝剂PAM慢速搅拌反应5 min,静置沉淀后过滤分析,镉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04%,残余镉离子的浓度为0.29 mg/L。  相似文献   

4.
以选矿高硬度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絮凝过程中絮凝剂及其用量、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条件为300 r/min搅拌30 s,120 r/min搅拌5 min,80 r/min搅拌10 min,静置5 min(浊度)或30 min(COD和硬度),在pH=12、2.7 mg/L PAM-A6300或PAM-A6100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为:浊度去除率99%、COD去除率56.8%、硬度去除率92.9%,絮体为棉絮状,过滤性能良好,满足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筛选获得一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WX-7,通过16s r DNA鉴定,该菌株隶属于微杆菌属。在p H为8.0、接种量1%、30℃、170 r/min条件下,添加蔗糖、玉米浆干粉,培养16~24 h生长最佳。WX-7菌株的絮凝活性主要分布于菌体,最佳助凝剂为Ca2+。在p H11条件下,向0.5%的高岭土悬液投加3 m L菌液和3 m L 1%的Ca Cl2溶液,絮凝活性最高可达98%。絮凝剂成分对热处理不敏感。WX-7菌株所产絮凝剂能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1%、42%,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苏州工业园某厂印染废水进行芬顿氧化深度处理。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反应p H、芬顿反应时间,30%双氧水、硫酸亚铁和壳聚糖絮凝剂三者的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 H调至3,芬顿反应时间为40 min,硫酸亚铁投加量1250 mg/L、30%双氧水投加量为1.5 g/L、壳聚糖絮凝剂投加量为3 mg/L时,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最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商连  古仪方  黄韬 《应用化工》2014,(7):1200-1203,1207
以聚丙烯酰胺为主链,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絮凝剂(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不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絮凝剂以及反应物的浓度、pH值、沉降时间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絮凝剂用量为2.5 mL/L、pH值为6、水利条件为快速搅拌(180 r/min)4 min、慢速搅拌(90 r/min)10 min,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以及絮凝沉降时间为3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改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0.2%,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复配絮凝工业含铝的柠檬酸废水,考察了不同废水pH,复配絮凝剂投加量、有机无机絮凝剂投加比不同的情况下铝元素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在pH在7左右、投加量为30mL、聚铝:聚丙烯酰胺的比为1:4、静置时间为2h、混合搅拌速率为50r/min的条件下,复配絮凝剂对废水中铝的去除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离子复配去除水中S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菌株NII4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铁、氯化铝复合使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72mg/L Ca2 存在下,SS为5g/L的100mL水样中投加2mL ML4发酵液,SS去除率达到92%;在72mg/La2 和约1.0mg/L的Fecl3同时存在下,100mL,该水样中投加0.5mL NII4发酵液,水体15min内澄清,SS去除率达到95%,水样经处理后上清液中游离Fe3 浓度为0.02~0.04mg/L,游离Ca2 约为67mg/L.以4mg/L AlCl3代替FecCl3,投加1.0mL NⅡ4发酵液,15min内水澄清,SS去除率达到96%以上,水样经处理后上清液中游离Al3 浓度为0.10~0.16mg/L,游离CA2 为65mg/L.投加氯化铁或氯化铝的量很小,几乎不增加水处理的费用,但降低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用量,使水处理投药费用降低约3/4.  相似文献   

10.
王会  周燕 《广东化工》2011,38(6):157-159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生物絮凝剂,所产絮凝剂命名为F-12。将F-12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研究了F-12加入量、助凝剂、pH、搅拌时间及静置时间等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12对染料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优脱色条件为:1 L废水中加入0.2 mL F-12和0.2 g CaCl2、体系pH 6.0,200 r/min搅拌1 min,60 r/min搅拌3 min,静置10 min。在此条件下,F-12对氧化铁红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5.02%。  相似文献   

11.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二乙胺与聚丙烯酰胺胺化接枝,合成叔胺化阳离子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的投入量为12.5 mL/L,pH值为6、在18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调节速度为90 r/min,搅拌10 min,絮凝沉降30 min后,处理效果最好,COD 1 422 mg/L的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35.56%。综合经济因素,高岭土投入量为7.5 g/L。相同条件下,絮凝剂对COD值较小的含油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合成絮凝剂的应用价值相比较无机型和有机型絮凝剂更高。获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制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对复合型絮凝剂产生菌HJ4菌株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乙醇萃取法提取絮凝剂产品MFHJ4,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了其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每升制酒废水培养基可制得5.87g复合型生物絮凝剂MFHJ4粗制剂;该絮凝剂是一种含大量的--OH和-COO-基团,主要成分为多糖的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在絮凝剂投加量为12 mg·100 mL-1,1%CaCl2投加量为7mL·100 mL-1,pH为10的条件下,复合型生物絮凝剂MFHJ4对印染废水的浊度、色度及COD去除率分别为88.72%,91.80%和52.14%,该研究结果为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将CTS与PDA进行复配,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量、复配比、废水温度、搅拌速率以及废水pH对废水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絮凝剂总投加量为50 mg/L,其中PDA与CTS质量比为3︰2,废水温度为40℃,反应转速为75 r/min,pH为6时,絮凝率为95.9%,且絮凝速率也高于CTS。  相似文献   

15.
以石油污染土壤淋洗修复产生的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复配絮凝剂-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絮凝剂的配比、加入量、pH、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超滤膜的进料流量和压力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复配絮凝剂由质量分数5%的PFS和质量分数5%的PAC组成,投加量分别为30、10mL/L,助凝剂为质量分数0.05%的PAM,投加量为1mL/L,搅拌速度为120r/min,搅拌时间为9min;进料流量为50L/h、压力控制在0.5MPa。最佳条件下,最终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14mg/L、CODCr41mg/L、SS1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和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煤矿废水处理站对低浊废水混凝处理效果不佳、混凝剂投加量大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混凝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混凝操作条件:以PAC为混凝剂,投加量为20 mg/L;原水p H为8;依次快速(250 r/min)搅拌30 s,中速(100 r/min)搅拌8 min,慢速(40 r/min)搅拌12 min;在快速搅拌之后投加PAM,投加量为0.5 mg/L,投加时间为30 s。在最优混凝条件下,低浊废水的SS去除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絮凝剂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铁矿烧渣和硫酸为原料制备铁絮凝剂。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R=1.5、硫酸质量分数60%、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 h。将该絮凝剂用于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当投药量为2.0 mL/L、搅拌强度为120~180 r/s、搅拌时间为0.5~3.0 min、静置时间为30 min时,CODCr的去除率达43.6%。与PAC、PFS相比,该絮凝剂有较高的性价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Cl_3·6H_2O及硫酸亚铁铵制备纳米Fe_3O_4,并将其应用于强化PAC混凝沉淀处理印染废水,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Fe_3O_4对PAC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增强作用,以PAC及纳米Fe_3O_4的投加浓度分别为2.5 g/L及2.0 g/L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混凝剂在废水初始pH值为6.5,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其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可达54.09%及90.72%。  相似文献   

19.
采用Na_2S-Al_2(SO_4)_3-PAM体系直接处理氨羧配位剂电镀镉废水,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Na_2S的投加量、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7、Na_2S的投加量为5mL/L,在常温下搅拌反应20min;再投加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 8mL/L及PAM 3mL/L,继续搅拌反应5min后静置15min。上清液中残余Cd~(2+)的质量浓度为0.03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规定的不大于0.05mg/L的要求,同时Cd~(2+)的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单体,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螯合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相介质中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絮凝剂QY-1,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以脱色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讨论了QY-1的投加量、pH值,废水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阳离子絮凝剂QY-1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絮凝效果,当投加量为100mg/L,废水温度为45℃,pH=4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c去除率为75.8%,SS去除率为83.8%,色度去除率达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