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隔油-过滤除油-酸化沉降-催化氧化-石灰中和-3级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处理提铜药剂生产废水。研究了酸化沉降pH值优化、过滤除油及催化氧化单元处理的效果、废水净化-回用在生产工艺中循环的可行性,以及活性炭、锅炉炉渣的饱和吸附容量和活性炭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酸化pH值为3~4时,对废水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组合过滤除油单元的联合工艺处理出水COD进一步降低;而组合催化氧化单元的联合工艺,出水COD、色度反而有所上升;活性炭和炉渣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19、23mL/g,前者对废水的脱色、除味和COD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对于饱和活性炭,宜采用中温炭化-高温蒸汽活化方式进行再生。推荐采用集水调节-酸化沉降-隔油-过滤除油-石灰中和-1级炉渣吸附-3级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净化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可回用生产,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煤化工高盐废水COD去除率低带来的蒸发结晶杂盐率高,危废处理费用高的难题,考察了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耦合工艺对煤化工高盐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对二次反渗透浓盐水开展臭氧催化氧化试验,对其出水开展活性炭吸附试验,最后在最佳工艺下开展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耦合工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催化氧化试验最佳参数:催化剂投加量700 mg/L,臭氧气体浓度300 mg/L,臭氧通气量1.5 L/min;活性炭吸附试验最佳参数:活性炭投加量80 g/L,吸附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开展耦合工艺100 h连续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稳定在78%~80%,出水COD的质量浓度稳定在80~90 mg/L,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耦合工艺对高盐废水COD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用活性炭—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对纺织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试验结果。与活性炭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相比,该法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冷轧废水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且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仍存在多种污染物如酯类、苯系物、酚类等,无法实现达标排放,出水仍需进一步处理。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优等特点,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残留污染物,且由于其表面存在大量的基团,有助于臭氧催化氧化的发生。本研究比较了五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通过活性炭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去除冷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表明活性炭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对冷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具有提升效果,且去除效果可能与活性炭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混凝、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设计4种不同的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混凝—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脱色率最高达96.85%,COD去除率达96.33%;Fenton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的先后顺序不同,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差别,Fenton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同时进行的工艺,COD去除率可高达93.26%,明显优于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的76.36%和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的87.12%。  相似文献   

6.
酸性含砷废水处理与利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对酸性含砷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利用的中试。通过对酸性含砷废水采用石灰乳中和、Ag/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Na2CO3化学沉淀及粉末活性炭/浸没式超滤的组合工艺处理,使废水中ρ(As)降至0.01 mg/L,ρ(Ca2+)降至29.6 mg/L,浊度小于0.2 NTU;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作余热发电冷却循环水,实现了酸性含砷废水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臭氧/活性炭处理炼油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俊标 《辽宁化工》2004,33(5):273-275
考察了可能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影响O3 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因素 ,结果表明该工艺将臭氧的强氧化能力与活性炭的吸附、催化能力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利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来提高臭氧化的能力 ,使废水的处理效果大为改观 ,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煤气化废水的处理难点和相关技术现状,介绍了化学氧化法中的次氯酸钠氧化、臭氧氧化、芬顿氧化、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和物理吸附法中的活性炭/活性焦吸附和树脂吸附等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通过对比上述技术在处理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成本、处理效果和技术稳定性能等方面的优缺点,发现臭氧催化氧化能有效地降低水中COD的含量,在出水外排或者用作循环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树脂吸附的方法脱除COD的效果优良,当其与双膜系统连接产生锅炉给水时,经济效益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造纸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造纸废水特征污染物,探讨了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pH等因素对吸附-催化臭氧氧化特征污染物的影响,并在最优化条件下,研究了渗氮活性炭对于吸附-催化臭氧技术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被筛选为造纸废水的特征污染物:吸附-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对DIBP的去除率随着O_3进气流量、GAC投加量、pH的增大而提高,比单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高出9%和20%;以质量分数为8%的氨水浸泡所制的渗氮活性炭效能最好,吸附性能比原炭提高了10%,吸附-催化性能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0.
夏哲韬  史惠祥  殷璐 《工业水处理》2012,32(5):32-34,38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pH对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活性炭-臭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苯乙酮被筛选为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苯乙酮的去除率随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臭氧进气流量50 mg/L、活性炭投加量200 mg/L、pH=10为最优工艺条件,反应20 min苯乙酮去除率即可达92.3%。  相似文献   

11.
侍爱秋 《化学工程师》2007,21(10):47-49
采用微电解-臭氧化-活性炭纤维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某农药厂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综合处理,并系统地阐述了各处理单元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日本《水处理技术》28,635和717(1987)介绍了一种活性炭-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方法。用四种工业废水比较其生物分解及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研究废水的生物分解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所产生的影响时,发现生物氧化和活性炭的吸附增加了除去有机物的性能,活性炭对生物氧化后的废水成分的吸附性能比氧化前的废水成分吸附性能差,所以本处理法有利于提高水的质量。另外,由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可逆吸附性来推断粉末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效果。利用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的沉降特性的区别,可以使处理系统内的循环活性炭维持很高的浓度。将工业废水进行此法的连续试验时,曝气槽内粉末炭的浓度为4000~6000毫克/升。处理效果随废水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此法最适用于处理难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8,(12):4-6
随着环境和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反渗透浓水的处理与处置是反渗透工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ClO_2三相催化氧化和超声波氧化等工艺进行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反渗透浓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甲壳素为载体吸附金属离子(Ni2+)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催化氧化处理含氰废水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得到了吸附金属离子的甲壳素对含氰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废水的pH值为8.0~9.0,空气流量4.5L/min,Ni-甲壳素与废水质比1.2×10-3,反映时间3h,氰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9.4%。  相似文献   

15.
活性碳—H2O2催化氧化在染色废水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硕之 《工业水处理》1989,9(4):25-26,17
本文叙述了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对印染废水脱色作用的试验结果。同化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的脱色效果相比,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的脱色率高、COD去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物化组合工艺处理提铜选矿药剂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金铭 《净水技术》2008,27(2):39-41
对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净化处理,首先,采用武平膨润土、连城膨润土、细煤粉、粉煤灰、炉渣和颗粒活性炭等6种吸附剂,考察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废水脱色、除味效果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其次,考察微电解—催化氧化联合预处理对6种吸附剂两级吸附净化效果的影响。第三,将微电解、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石灰中和等物化处理单元进行组合,考察不同顺序组合工艺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活性炭外,增加吸附级数或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联合预处理,对总体净化效果的提高不明显。(2)采用如下组合工艺: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微电解→石灰中和,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出水无色、无味、CODCr去除率达到95.69%、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滤池-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深度处理保定护城河某段微污染河水,通过研究各个单元与单元间联用的处理效果以及改变生化时间、臭氧氧化时间和生物活性炭的吸附时间,分别对比了COD_(Mn)、NH_3-N、色度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个单元单独处理河水的效果不理想,单元间联用对河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当生化时间为7h、臭氧氧化时间为20 min、生物活性炭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原水COD_(Mn)、NH_3-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4.66%、99.65%、87.50%、96.35%。对于相同类型的微污染废水采用生物滤池-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深度处理是可行的,水中污染物含量有很大降低,出水水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敏  吴少艳  王维军 《辽宁化工》2006,35(7):388-390,406
对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联用技术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等因素对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Fenton试剂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然后考察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Fenton试剂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为55mmol/L,[Fe^2+]/[H2O2]=1:10,初始pH=3;活性炭吸附阶段活性炭投加量为2.5g/L,pH=3,吸附时间30min。在此操作条件下,焦化废水COD去除率达97.5%。  相似文献   

19.
对Fenton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结合法处理间苯二胺水解废水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Fenton试剂用量1%,活性炭用量0.5%,吸附时间为30min条件下,间苯二酚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8.2%,比吸附法和氧化法节约吸附剂用量,提高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碱性含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氧化与混凝组合工艺处理某锑冶炼厂排放的碱性含砷废水。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较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对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好;用氧化与混凝组合工艺较单纯用混凝工艺对砷的去除率高:双氧水、次氯酸钠这两种氧化剂中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对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及处理成本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