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将石屑分别取代C30混凝土中10%、20%、30%、40%、50%的机制砂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石屑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不同MB值的机制砂与40%石屑混合试验,研究不同MB值对石屑混凝土黏聚性、保水性、1 h经时损失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优质石屑有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机制砂MB值的增大会使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细集料颗粒级配对C60石屑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不同掺量的石屑与天然砂混合,可改变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合理的石屑掺量,可得到适宜配制混凝土的Ⅱ区的中砂。以C6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讨细集料颗粒级配对高强石屑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集料颗粒级配对高强石屑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明显,而对强度影响一般。但综合考虑,配制高强石屑混凝土时,宜通过颗粒级配试验,确定石屑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碳中和",缓解河砂不足的问题,合理利用石屑,通过系列研究确定河砂与石屑的最佳比例搭配,以获得满足要求的复合砂。文中分别研究了不同掺配比例的复合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石屑的使用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有利的,但超过55%的掺量后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工程C55箱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结合当地砂岩机制砂的特点,开展了C55强度等级砂岩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试验分析了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砂率、粉煤灰掺量及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C55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C55砂岩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键参数和设计原则,并在蒙内铁路工程箱梁中得到推广应用,技术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屑应用引起的细骨料性质波动,探究了石屑石粉含量、取代海砂比例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混凝土工作性调整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石粉含量每增加1%,外加剂适宜掺量需增加0.054%;当砂率小于41%时,石屑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可不予考虑,当砂率大于41%时,应控制石屑比例不超过60%;当砂率为43%,石屑比例为40%时,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达到最佳;混凝土外加剂与等效砂浆外加剂适宜掺量关系为:y=0.88x+0.39,可为细骨料波动下混凝土外加剂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16,(1):126-129
针对我国目前砂石骨料资源短缺的现状,在试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石屑来代替水泥基材料中的天然砂,通过改变代替天然砂的石屑掺量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掺量对试件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出石屑的最佳掺量约为15%,并发现对石屑进行去底和级配调整处理均可明显提高试件强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市场存在滥用石屑情况,分析石屑机制砂特点并将其复掺分别应用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进行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屑机制砂具有针片状等颗粒形态、"两头大中间小"等特性,通过复掺部分河砂可得到合适级配,能显著改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密实性,并对砂浆强度和耐久性有较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肯尼亚"一带一路"建设工程内马铁路项目沿线缺乏河砂的现状,采用肯尼亚当地原材料,从胶凝材料体系优化、粉煤灰掺量、砂率、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影响的角度对机制砂T梁C55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制砂可以配制出满足现行铁路标准要求的T梁C55混凝土,砂率在36%~44%之间,抗压强度均满足C55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砂率36%、38%时混凝土轻微泌水及流动性稍差,砂率40%~44%混凝土状态较好;石粉含量3.2%的机制砂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结合标准要求和试验情况,石粉含量推荐控制在5%~7%;机制砂混凝土含气量小于河砂混凝土,密度比河砂混凝土大;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河砂混凝土大,但是相差不多;机制砂T梁C55混凝土耐久性与河砂混凝土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7,(8):15-16
以C8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和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测试为基础,研究了外加剂掺量、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机制砂种类以及机制砂砂率等因素对于C8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剂掺量、机制砂的种类和砂率对于C80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在工作性能方面,对于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C8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0.
石屑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石屑取代细骨料的量和石屑中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不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石屑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采用不同种类石屑作为细骨料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幅度不同;掺石屑的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增长较快;对于不同石屑而言,石粉的限量值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1.
石屑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日恒  苏敬军 《山西建筑》2007,33(9):174-175
针对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了用石屑代替河砂配制C20~C45混凝土的想法,并结合具体试验,探讨了石屑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石屑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思路,试验结果表明石屑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部分地区机制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改变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及砂率,研究坍落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C3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泥用量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粉煤灰可改善其坍落度,但会降低抗压强度;减水剂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存在饱和点。此外,合适的砂率可改善混凝土密实度,进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当砂率为44%时,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分析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机制砂掺量等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是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显著因素,粉煤灰掺量次之;矿渣掺量和机制砂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随着龄期的增长主次顺序发生变化。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建立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机制砂掺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9)
本文根据石屑棱角多、0.315mm以下颗粒少、含粉量较大、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差,不利于泵送的特点,设计和研究了石屑和细砂复合配制泵送混凝土的优化方案,以及复合砂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掺量一定且石屑和细砂的比例为1∶1时,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抗压强度最高,坍落度经时损失小,适用于商品混凝土生产。  相似文献   

15.
文中研究了母岩为石灰岩的采石尾矿机制砂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通过测试0%~100%机制砂取代率条件下C30、C50和C60级泵送混凝土的3、7、28d抗压强度与28d抗折强度,研究机制砂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掺量河砂比较,随着采石尾矿机制砂取代率的提高,强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规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均存在最优掺量,C30和C50混凝土为60%,C60混凝土为40%。研究可为石灰岩质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屑表面粗糙,多棱角,机械啮合力比较强,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大,石粉含量多。这些特性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很大。本文主要研究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石屑代砂量、石粉含量、棱角性对C30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石屑的表面形貌是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石屑中的石粉能够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石屑代砂量超过50%后对流动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杨磊 《山西建筑》2012,(23):106-109
通过开展不同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坍落度及工作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得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机制砂掺量在60%~70%时,抗弯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坍落度均随着机制砂掺比的增加总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机制砂掺量低于70%时,则机制砂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参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和河砂资源的日益短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逐步普遍,既有研究表明机制砂混凝土适当增加石粉掺量是有利的。基于此成果,此研究通过对比试验,获得了机制砂混凝土中粉煤灰及石粉合理的掺量,从而在保证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制砂过程中所产生的多余石粉排放,降低混凝土成本。  相似文献   

19.
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研究了采用河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且用机制砂代替河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并提出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参数优化技术、外加剂复掺技术、大掺量矿物掺和料复掺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要求与河砂(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参数、复掺外加剂和复掺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等技术手段,试验配制出了初始坍落度大于24 cm、坍落扩展度大于60 cm、倒坍落度筒流出时间在5~15 s、抗压强度等级达到C50以上的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按ASTM C1202测试了粉煤灰、矿渣、硅灰等掺合料以及石粉和石屑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尤其粉煤灰和硅灰复掺能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先增强后减弱,表明适量的石粉能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显著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石粉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5%;石屑取代率增加虽然能改善混凝土的强度,但过量的石屑会降低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表明,石屑取代率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