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技术,分析了二次转速、转矩调节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建立二次转速、转矩调节数学模型及解耦控制方块图,介绍了转速、转矩调节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要求具有输出稳定转矩与转速的能力,但二次调节加载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电液耦合系统,受外界负载扰动影响,输出转矩与转速极容易波动。针对这一问题,在综合考虑系统液压与机械结构特点基础上,建立了二次调节加载系统数学模型。设计出了模糊解耦控制器,通过对角解耦方法实现了系统转速部分与转矩部分的解耦。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实现了系统转速与转矩的高精度控制。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糊解耦控制器能有效控制系统输出转矩与转速。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液压传动中节能技术,提出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分析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基本原理和恒转矩负载下二次元件的静态调速特性,总结出二次调节的基本控制规律。建立了二次调节转矩控制系统的双闭环数学模型,并用Matlab对加载系统中的二次调节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动态刚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闭环PID控制后二次调节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动态刚度会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电动机及电动工具的温升、负载及过转矩试验中.采用转矩转速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加载方便等优点,配以二次仪表,又能方便地读取转矩、转速等数据。但在电动工具试验中,与传感器配套的磁粉制动器在机组运行时由于发热严重往往被卡死.虽然可采取通水冷却措施.常常也无济于事,而在堵转试验中,磁粉制动器仅靠激磁又不能保证被试样机的转速处于零状态,致使试验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推广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转矩转速传感器在电动机、电动工具试验中的优势,需要对其机组进行改进。笔者在安装一台CGQ-2…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立体车库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提升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节能特性,并进行了转速控制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应用二次调节技术能够回收和重新利用系统的制动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系统装机容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型车辆传动桥二次调节模拟加载试验台,分析了液压耦合和机械耦合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驱动的转速控制子系统与模拟二桥和轮边负载的转矩控制子系统之间的机械耦合干扰误差较大,明显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在系统中加入特定的解耦控制元件,实现了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解耦,使各子系统成了接近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有效地消除了耦合的不利影响,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所采用的解耦方法,为实现二次调节模拟加载试验台的解耦控制、进一步提高整个试验台的工作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二次调节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静液驱动技术 ,应用于起重机中 ,可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本文设计了采用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起重机工作机构液压回路 ,分析其工作原理 ,并设计了用于限制二次元件最高转速的安全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8.
二次转速调节静液驱动系统调速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二次转速调节静液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比较了三种转速调节系统的调速特性。  相似文献   

9.
虚拟转矩、转速仪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转矩、转速测量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转矩、转速仪,通过它可方便、精确地测量转矩、转速。介绍这种虚拟转矩、转速仪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电流变实验。实验表明:虚拟转矩、转速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KISS(Keep it simple,stupid)创新设计理念,设计了铰杆式二次正交增力离心式离合器。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其输出力和输出转矩、接合角速度和接合转速、额定角速度和额定转速、弹簧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公式。上述力学计算公式,对具体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铰杆式二次正交增力离心式离合器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普通或一次正交增力离心式离合器增加甚微,但输出转矩的能力显著提高。这种新型的离心式离合器适于在大功率或低速场合应用,其设计原理也可移植用于设计超速制动器。  相似文献   

11.
柳黎明 《机电工程》2011,28(4):504-508
针对异步电动机系统的非线性,以及电流和转矩不成正比例,使得转矩瞬时调节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将异步电机定子电流解耦成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使异步电机获得和直流电机一样的转矩、转速调节特性.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稳定运行、变速和转矩加载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永磁调速器是一种利用涡流效应传递扭矩,通过调节耦合面积调节转速的新型节能调速设备。为了提高现有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矩,对径向永磁调速器的磁场和输出转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电磁场理论和贝塞尔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导体上涡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永磁调速器输出转矩进行动态仿真,得到了气隙、导体形状、磁极对数、转速差与输出转矩的影响关系。通过对永磁调速器耦合长度进行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为永磁调速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传动装甲车辆1.5kW轮毂电机的指标要求,选用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从转速、转矩、永磁体参数及重量控制等方面对电机进行了设计分析,确定了设计方案,并使用2D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磁场、反电势、空载和负载转速的仿真分析,对样机进行了空载调节特性、转矩-转速特性和功率-转速特性试验,对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因样机与设计方案匝数不同引起的转矩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从动轮并联齿轮马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具有3个从动齿轮的并联齿轮马达的结构原理;得出了输出转速和转矩的计算公式;对功率密度、齿轮径向力及输出转速和转矩的脉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马达转矩输出齿轮所受液压径向力平衡,同等输出转矩下,功率密度增加1倍,空转齿轮所受液压径向力减少;适当选取齿数,可使马达的输出转速和转矩的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著信  苏毅 《流体机械》1995,23(8):27-29
介绍了最新研制成功的摆球式低转速球阀的技术路线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它的最大操作转矩,得出了该阀能够大大减小操作转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煤机截割部加载试验能耗大、能量回收利用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液压封闭式加载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一对二次元件并联于恒压网络的对称式结构,实现被试件的驱动、模拟加载和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模拟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系统组成。以350kW装机功率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能量回收加载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特性和转速、转矩调节功能,高负载工况功率回收率达4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性能差和转矩脉动的问题,对PMSM的转速启动响应特性、系统输出转矩、转矩脉动对系统的稳态特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转速运行的平稳性,采用了基于改进的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策略,建立了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设计了速度环和电流环控制策略;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转速和系统扰动进行了实时估计,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修正;采用加速度前馈补偿对PMSM的扰动进行了补偿,运用专家控制思想,对比例和积分系数进行了调节;利用Matlab对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在测控机上对改进前后转速响应时间、转矩输出以及抗扰动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转速快速响应和更好的稳态精度,系统输出转矩稳定、抗扰动性强。  相似文献   

18.
首先简要介绍了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的工作原理,由于永磁齿轮两转子间非刚性磁耦合特性,导致在启动以及负载和转速发生变化时,出现转矩和转速的暂态振荡现象。为了提高整个传动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提出一种在高速转子侧增加阻尼绕组的永磁齿轮结构,利用电磁场分析软件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永磁体及调磁环参数优化分析以获得最大静态转矩,改变阻尼绕组半径及端环阻值大小以减小动态调节时间。仿真结果证明,阻尼绕组的加入能有效减小负载侧转矩和转速的振荡幅值,缩短调节时间,合理的结构参数使得永磁齿轮在获得最大静态转矩的基础上,动态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传统PID速度环自适应较差和相对较大的转矩脉动等问题,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观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双模糊控制策略。在转速闭环中,以模糊自适应PID代替普通的PID控制,实现了PID参数的自适应整定。在转矩控制环中,在转矩滞环控制器的基础上,将转矩的偏差和转矩偏差的变化率模糊化,模糊控制非零矢量和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消除了容差宽度选择对转矩脉动的影响,使转矩脉动进一步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引入双模糊控制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可进一步地减小电磁转矩脉动和提高转速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显著地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采用二次调节的台车牵引系统的工作原理,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系统所采用的电子比例变量泵、变量马达和蓄能器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确定了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结果表明,应用二次调节技术能够回收和重新利用系统制动动能,减少装机容量,且能量回收效率随系统转速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