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N-甲基吗啉-N-氧化物(简写为NMMO)工艺纤维素薄膜的制备工艺做了简要描述,并对该工艺法成膜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优化NMMO工艺纤维素薄膜的制膜工艺、提高薄膜的强度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浓度由6%增加到10%,薄膜的拉伸强度从1.43 MPa提高到了13.25 MPa,断裂伸长率也从27.2%提高到了46.0%;随着溶解温度从100 ℃升高到120 ℃,薄膜的拉伸强度从1.71 MPa下降到1.33 MPa,断裂伸长率从32.7%下降到24.4%;随着刮膜速度从1 m/min增大到3 m/min,薄膜的拉伸强度从1.43 MPa提高到7.54 MPa,断裂伸长率由27.2%增长到40.1%;随着凝固浴温度从10 ℃升高到30 ℃,薄膜拉伸强度从2.23 MPa降低到1.3 MPa,断裂伸长率由38%下降到22.7%.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纤维素织物抗皱性能如断裂强度和撕裂强度、耐磨性、外观平整度和手感的作用。用纤维素酶 ( Cellusoft Ultra L)在试验型转鼓式洗衣机中对经过染色的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 ,然后在通常条件下用树脂 Fixapret ECO进行抗皱整理。用标准方法对所有试样进行测试分析表明 ,纤维素酶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抗皱整理后织物的耐磨性、外观平整度和手感 ,但同时也会使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撕裂度有少许下降  相似文献   

4.
5.
为赋予竹浆纤维以抗紫外性,用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铜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织物,并由不同的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得到铜氨络合竹浆纤维织物。然后,分析测试了这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同时,通过不同温度下皂洗试验,推算出铜离子与竹浆纤维的结合能。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竹浆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性,但其结合能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面向水体中微量污染物脱除的兼具高吸附容量和高吸附速率的理想型吸附剂,设计了一种多级孔高分子吸附膜,将β-环糊精(β-CD)通过硅烷偶联反应负载到大孔纤维素微滤膜表面。β-环糊精因具有外亲内疏的特性,可以与有机污染物分子形成包合物,为吸附作用的产生贡献活性吸附位点,而纤维素膜的大孔径能够为物质的传输提供对流传质通道,提高吸附速率。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硅烷偶联反应将β-CD修饰再生纤维素微滤(RC)膜,制备出了具有介孔-大孔多级孔结构的RC-g-KHCD膜;吸附膜对苯酚的平衡吸附容量可到达0.130 mmol/g,对异丙甲草酸的平衡吸附容量可到达0.048 mmol/g,吸附热力学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而吸附动力学曲线则符合膜扩散模型;再生重复使用测试进行10次后,吸附膜的再生效率仍然均达到90%以上,说明β-环糊精改性的纤维素膜是一种有效的吸附膜材料。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质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膜的含水率、溶胀率、拉伸强度、高温保水率、质子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PAMPS均质膜的质子导电率很高(0.32 S/cm),但溶胀率过高、机械强度差.交联改性后,膜保持高的导电率(3% MBA,0.076 S/cm)和高温保水性能,且膜的溶胀率大幅度降低,机械强度显著提高(3% MBA,23.6 MPa).  相似文献   

8.
采用蒲黄色素用于蚕丝织物染色,研究p H值、染色温度、蒲黄用量、保温时间、对蚕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蒲黄染色残液的重复染色效果。通过测试织物的K/S和颜色特征值来探讨染色织物的颜色性能,并对染色后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蒲黄用量3.125g/L时,p H值为4,温度90℃,保温时间60min的条件较适合蒲黄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染色织物的UPF值达到32.22,干摩擦和湿摩擦均为5级,耐洗牢度中蚕丝沾色为4~5级,棉沾色为5级,蚕丝褪色牢度为3级。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半纤维素(Hemi)成膜性,将甲基纤维素(MC)添加到半纤维素中制备Hemi-MC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成膜性、形貌、结晶度和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基纤维素含量为35%时,可形成完整连续的Hemi-MC复合膜; Hemi-MC复合膜松厚度随着甲基纤维素含量增加而降低,并且在甲基纤维素含量为75%时,Hemi-MC复合膜松厚度最低。对Hemi-MC复合膜横截面分析表明,Hemi-MC复合膜呈现层状结构,在甲基纤维素含量为75%时,复合膜层与层连接最为紧密。增加甲基纤维素含量,复合膜中半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甲基纤维素能提高Hemi-MC复合膜的强度性能,并且随着甲基纤维素含量增加,Hemi-MC复合膜强度增加,当甲基纤维素添加量为75%时,Hemi-MC复合膜强度达到最大值,但甲基纤维素含量继续增加,复合膜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辅助浸渍法将热致变色复合物(TC)浸渍到纤维素膜(Cellulose film)中,成功制备了可逆的热致变色纤维素膜(TC film)材料,并对热致变色纤维素膜的性能参数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热致纤维素膜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较大的潜热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更重要的是,热致变色纤维素膜具有优异的可逆热致变色能力,通过颜色从深蓝色到灰白色的变化,可以明显地显示相变过程和温度。优异的可逆热致变色能力和热稳定性使热致变色纤维素膜在保温、装饰、家具和储存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具有优异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ZnO),然后通过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对PP进行表面亲水处理,获得改性PP熔喷材料(M-PP),通过浸渍法将壳聚糖(CS)和ZnO依次负载在改性后的M-PP上,制备得到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进行形貌、结晶结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为梭状形貌,长度为200~600 nm,结晶结构完整,ZnO与CS均匀分布在M-PP的表面;随着ZnO质量浓度的增加,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随之提高,紫外线防护系数(UV protection factor, UPF)值也随之增加;当ZnO负载质量浓度为2 mg/mL时,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99%,UPF值为139.97。  相似文献   

12.
13.
PVA—MA酯化交联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乙烯醇与马来酸酯化交联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PVA与MA在浓硫酸催化下,高温脱水酯化交联。  相似文献   

14.
以二烯丙基双酚A与叔丁基对苯二酚与不同磺化度单体四元共聚,采用芳环亲核缩聚的方法制备了新型含可交联侧基的磺化聚芳醚酮聚合物,并考察了聚合物及其膜的热性能、甲醇渗透性和离子交换容量等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溶,成膜性好,热性能、质子传导性均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临安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交联铝蒙脱石.通过微反活性测试表明其初活性与共y—15相当,并比无定形硅铝高出20%.经稀土交换后制得的催化剂,通过水热减活处理前后XRD分析和微反活性测试表明在650℃水热减活5.5h后微反活性可达70.0,d001=17.45(?).  相似文献   

16.
纳米棒状氧化锌整理蚕丝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薄蚕丝织物具有较高的紫外线透过率,有必要提高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能力.采用水热法将纳米棒状氧化锌原位组装于蚕丝织物表面,探讨了锌离子浓度、氧化锌晶体生长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抗紫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织物表面可以形成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以及整理后蚕丝织物的UPF值在5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粘度为70mPa·s和340mPa·s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的超滤和反渗透膜性能,并和醋酸纤维素膜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氰乙基醋酸纤维素的粘度变化近5倍时,其膜性能变化不大。但原材料的纯度、分子量分布对成膜质量有较大影响。由于氰乙基是亲水基团,它的导入可增大膜的水通量。对制备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铸膜液组成和制膜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后发现,用某些醇类或二噁烷作第二添加剂和以2%洗涤剂作冷浸液。可使膜在截留率基本不变下改进水通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膜技术不断在各个领域渗透,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成分单一的膜已经不能满足各领域的需求,尤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和国防等特殊领域,对所应用的膜的性能标准更高,通过将两种以上成分复合,使膜功能互补和优化,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作研究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SiO2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素(CNF)混合,制备出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纳米复合薄膜。该复合膜可以在物质分离、生物传感器等方面被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废旧涤棉混纺面料中提取出纤维素,将得到的纤维素粉末与PVA、Na Cl配成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纳米纤维素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学性能等对纤维素膜进行基本的性能测试,结果发现,存在三种形态结构的纤维:串珠状结构纤维、缎带状结构纤维、常规形态纤维;红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的纤维素和PVA的特征;在280℃~500℃时,样品重量下降最明显,且在322.5℃时分解速率达到最大值509.1μg/min。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胀剂、引发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加料顺序等反应条件对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选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26%~6.12%;丙酮为溶胀剂,质量分数为2.65%~34.28%;制备的交联微球呈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