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介绍了从2002年以来,炼铁厂克服原燃料质量波动,特别是入炉矿品位下降,焦炭热性能波动和入炉原燃料硫负荷上升等各种困难,在高炉技术操作、管理和考核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铁水质量指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炼铁用原燃料质量不一、成分波动大、硫负荷高,提高生铁一级品率必须增大炉渣的脱硫能力,即提高炉渣碱度和冶炼温度,但对高炉的稳定顺行、利用系数及生铁成本都有影响。分析认为,结合现有的原燃料条件及用户要求,综合考虑冶炼成本,以控制生铁一级品率在50%为宜。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高炉原燃料的质量、结构,优化入炉原燃料结构,在保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经济的入炉原燃料结构,达到降低铁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炼铁成本,研究了配加高硫煤对铁水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硫负荷范围内,铁水硫含量与硫负荷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适当放宽炼焦煤种的含S量,有助于使用更经济的燃料。建议将高炉硫负荷提高到5 kg/t,生铁仍在一类铁水范围,配合铁水预处理,铁水质量不会影响转炉生产。  相似文献   

5.
党歌 《太钢科技》1997,(4):5-10
高炉冶炼中炉内粉末来源于原料本身及其入炉之后的粉化。粉末量的多少对高炉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可导致高炉悬料、结厚、结瘤.严重影响铁水的产量、质量和高炉寿命。包钢、攀钢、太钢的原料条件均比较差,但由于采取了针对性的降低入炉粉率的措施.极大地稳定了高炉顺行,提高了利用系数.本文结合太钢炼铁工作的实际提出了降低原燃料粉末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5,(1)
对湘钢4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入炉原燃料质量不断劣化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大风量操作,下部活跃炉缸、上部开放两道煤气流,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等措施,高炉维持了长周期稳定,减缓了原燃料对高炉的影响,实现了高利用系数、低燃料比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原燃料带入的有害元素进入高炉后会对产品质量和指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针对某钢企高炉的入炉硫、钾钠及锌等有害元素进行了初步平衡研究,对硫元素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现代高炉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影响烟气硫超标的关键是控制入炉硫负荷<3.0 kg/t Fe。  相似文献   

8.
俞晓林 《中国冶金》2007,17(11):21-21
分析了影响杭钢铁水硫的因素,并通过采取提高高炉炉渣中氧化镁质量分数和烧结矿入炉比例、降低焦炭中硫等措施,明显提高了铁水质量。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4,(6)
对邯钢7号高炉低成本冶炼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操作制度、采用合适的上下部调剂、稳定煤气流分布,达到高炉稳定顺行。同时,优化入炉原燃料结构、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和加强管理,实现低成本冶炼铁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杭钢铁水硫的因素,并通过采取提高高炉炉渣中氧化镁质量分数和烧结矿入炉比例、降低焦炭中硫等措施,明显提高了铁水质量。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5,(5)
为应对入炉原燃料质量的劣化,新钢2500m~3高炉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入炉原燃料管理;二是,提高风温和顶压,风温基本稳定在1225℃,炉顶压力最高可达230kPa;三是,优化操作方针,控制合适的炉腹煤气指数和冶炼强度;四是,加强出铁管理,特别是铁口维护;五是,加强技术攻关和对标学习,如低入炉品位、低燃料比、低生铁成本"三低"炼铁经验等。2014年新钢2500m~3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进步,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和高效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提高入炉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基本制度、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等措施的实施,2007年唐钢南区铁水含硅为0.42%~0.44%,北区铁水含硅为0.48%~0.52%,铁水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入炉原燃料品质劣化,对新钢1050 m3高炉采取了调整风口尺寸、维持合理操作炉型、精细化管理原燃料及优化高炉操作参数等措施,取得了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比显著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京唐烟气硫排放及解决铁水中硫质量分数偏高的问题,通过计算分析京唐烧结工序、球团工序、高炉工序硫平衡,得到烧结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混匀矿,约占带入硫总量的43%(质量分数);球团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矿粉,占带入硫总量的98%;高炉硫负荷来源权重最大为燃料,占带入硫总量的94%。根据对每道工序硫分布情况的详尽分析,得到降低京唐烧结、球团、高炉废气及铁水中硫质量分数措施,即减少高硫矿粉(如秘鲁粉、自产加工粉等)的配比和降低燃料中硫质量分数,同时应进一步提高高炉碱度与铁水温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包钢各高炉目前入炉P负荷及不同炉料所占比重进行了统计计算分析,并根据炼钢对铁水w[P]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包钢目前原燃料条件下,烧结矿和焦炭带入P占入炉P负荷的80%左右,需合理控制烧结中高P铁料和焦炭配煤中高P煤种的配加比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生铁w[P]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6,(2)
对京唐1号高炉2014年9月炉况恶化后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重点是合理处理中心和边缘煤气流的关系,采取加强精料工作、调整装料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炉况适应能力。通过5个月的努力,1号高炉获得良好的顺行局面,风量从8250Nm~3/min上升至8500Nm~3/min,焦炭负荷稳定在5.6,利用系数2.45,燃料比485kg/t,铁水一级品率大幅度提升,铁水温度基本稳定在150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7,(4)
阐述了造成宝钢2号高炉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如入炉原燃料、煤气流分布、炉温及出渣铁等。提出了稳定2号高炉热负荷的有效措施,如严格管理入炉原燃料、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温及强化炉前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认为:2号高炉边沿气流对热负荷影响明显,边沿气流过分发展是造成炉体热负荷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W值控制在0.7~1.0有助于热负荷的长期稳定;选取适合当前炉身现状的煤比水平,能够保持热负荷长期稳定,有利于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承钢7~#高炉提高C0利用率的措施进行了总结,指出使用较差原燃料条件条件的高炉只要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管理、降低入炉粉末率、做好上中下部调剂、使用高顶压,一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煤气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炼铁》2016,(4)
对昆钢新区2500m~3高炉的经济最低入炉品位进行了研究。高炉开炉以来,入炉品位一直低于54.5%,最低时仅50.78%。通过对开炉42个月以来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燃料比、铁水成本、煤气利用率、铁水质量指标等方面,讨论了经济最低入炉品位。认为昆钢新区2500 m~3高炉在当前条件下的经济最低入炉品位为53%。2015年以来,入炉品位始终控制在53%~54.5%,铁水成本稳定在1 500元/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