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2003年中国人均肉食消费达到52kg。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上升仍有空间,预计到2010年人均将突破60kg。但是肉制品、肠、熟肉的消费却只占到肉类总消费量的5%~6%。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肉类加工业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肉类加工业的空问大,从长远看,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相似文献   

2.
0 前言韩国的经济从6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消费习惯也得以改进,肉及肉制品的消费量急剧增加。由于需求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应用,肉品加工业迅速发展。1 肉类的消费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增长较快,目前消费者需要大量高档次的、卫生安全的鲜肉。1996年人均消费肉类287kg,是1975年64kg的45倍。在肉类消费中猪肉占533%,牛肉占247%,鸡肉类占220%。肉类的销售以胴体为主,正在向标准箱式包装转变。2 肉品的生产和消费趋势70年代的主要肉制品是鱼肉肠…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从目前产业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这不仅表现为肉类加工企业数量太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不强,而且在物流配送、保鲜包装、营销手段等方面,传统落后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因此本文对我国北方肉制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北方人的口味,分析北方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制品加工业也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2010年我国肉类食品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加快肉类食品工业的发展步伐,推广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从整体上提升肉类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1 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肉类产品,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类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肉类年产量达到8051万t,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5%,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猪肉产量达到5197万t,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4%,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一半,是世界猪肉生产大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猪肉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肉食消费总量达到7969万t,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61.3kg,其中猪肉39.6kg,比1990年的人均占有量20kg,几乎翻了一番.猪肉的市场成交量从1990年的619.4万t上升到2006年的2501.5万t;猪肉的商品率也从1990年的27.2%上升到48.1%.中国肉类产业对稳定世界肉类经济已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6.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我国肉类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1.肉类总产量增长,肉制品比重有所提高。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925.8万吨,肉制品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2%和34.8%。2.产吕销售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提高。2010年我国肉类商品市场交易总额为1148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58%。3.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交易总额58.9%),区域布局渐趋合理。2010年,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054家,比2005年增长64.3%。肉类产业进一步向畜禽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集中。4.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在屠宰加工技术与装备、肉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肉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9.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仸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0.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1.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2.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3.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4.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专题,由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5.
0前言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中国肉类消费很高,几乎接近欧洲水平。在1988~1998年的10年里,中国肉食消费水平增长了一倍,达到人均46kg。2003年中国人均肉食消费达到52kg。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上升仍有空间,预计到2010年人均将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衍胜 《中国食品》2021,(1):111-111
肉类能够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外对肉制品加工的研究也持续深入,对肉制品新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究逐渐增加,这也促进了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良好发展。一、肉制品加工研究进展1.发酵肉制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肉类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达到3096家,其中畜禽屠宰加工为1799家、肉制品加工1297家;另有肉类罐头制造企业88家。2008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肉类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销售总收入达到4242.5亿元,其中畜禽屠宰加工销售收入为2425.4亿元,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为1818.9亿元(肉类罐头制造销售收入为55.7亿元),与2007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肉类总产量快速增长,肉类品种越来越多;另外,近年来肉类加工行业的组织化、产业化、区域化发展及科技水平也不断提升,肉类加工的机械化、品牌化有了很大提升,肉类龙头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纵观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与肉类加工技术、包装技术、添加剂以及管理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这些相关领域的提升;而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也促进了肉类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肉类加工产业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肉制品不仅种类多样,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体摄入蛋白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及各种机能的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风味品质、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创新21世纪肉类工业发展新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类的消费量和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肉类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肉类总产量实现了连续20年来的稳步增长。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已经达到6200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量2.22亿吨的27.9%,成为肉类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已达到50.34公斤,超过世界平均37.9公斤的水平,总消费量也居世界首位。 随着我国肉类工业的发展和肉类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