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健 《化工设计》2008,18(2):32-36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间壁式换热器里计算最为复杂的一类换热器,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工艺流体在再沸器换热管内物理变化过程和间壁换热器传热研究的基础上,利用HTRI软件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热虹吸再沸器主要依靠塔釜液与换热管内汽液两相流之间的密度差作为推动力,通常不能用于塔釜出料组成为宽沸程的物系。针对热虹吸再沸器的这一缺点,结合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装置中脱光气塔的操作状况,提出了从塔下部引入一股轻组分进入再沸器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再沸器换热管内的汽化率、促进物料在再沸器循环的目的。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并在现场进行验证,表明此方法可行,扩展了热虹吸再沸器在塔釜物料为宽沸程物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塔与再沸器的配管及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小兵 《化肥设计》2009,47(1):32-34
再沸器是安装在蒸馏塔底部用来汽化塔底产物的换热器,通常与塔直接连接。塔与再沸器的材质、温度不同,会在竖直方向和管线轴向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笔者以甲醇装置为例,运用CAESARII软件,分析了再沸器与甲醇精馏塔连接的情况下产生的热应力;针对再沸器常用的2种支撑方式,提出了消除热应力的设备管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操作方式及特点,通过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考察了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设计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了优化后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塔釜内的液体静压头与再沸器内两相流密度差产生了热虹吸循环的推动力,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并选择合适的静压头,进而确定再沸器的基本结构参数。当推动力大于阻力且循环阻力在再沸器进口、再沸器内、再沸器出口三段管线中分配的比例合适时,才能产生稳定的热虹吸循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FCC)装置分馏塔低温热成功利用的案例,分析了扬子800kt/a FCC装置分馏塔顶低温热在180kt/a气体分馏装置利用的可行性,核算了分馏塔顶循环油低温热及气分装置脱丙烷塔和脱乙烷塔再沸器所需热量,核算结果表明,FCC装置分馏塔顶循环油低温热可作为热源用于气分脱乙烷塔底再沸器。介绍了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底再沸器换热流程改造情况,总结了FCC装置分馏塔顶低温热在气体分馏装置的工业应用效果。标定结果表明,气体分馏装置在利用FCC装置低温热后运行平稳,综合能耗降低,节能经济效益明显,且对产品质量及产品分布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盐酸汽提塔管壳式石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圆块孔换热器的特点,应用新型分体式圆块孔石墨再沸器替代原管壳式石墨再沸器。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丙烯腈装置吸收塔釜液泵入口管线和一效蒸发器循环线加入分散剂,避免聚合物结垢并附着在换热器内,提高回收塔原料预热器、回收塔再沸器以及四效蒸发器的换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剂以4.64kg/h流量加入吸收塔釜液泵入口管线上,回收塔进料温度调节阀阀位由10%提高至75%,回收塔进料温度达到工艺控制指标(65℃),回收塔再沸器蒸汽消耗降低10t/h;分散剂以3.48kg/h流量加入在一效蒸发器循环线上,四效系统蒸发率由66%提高至74%。说明分散剂的加入能有效地阻止系统内聚合物聚集和累积,显著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热介质在壳程提供热量将管侧工艺流体加热沸腾的管壳式换热器。本文介绍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热应力分析及管道设计注意事项;笔者以芳烃分离装置为例,运用CAESARII软件对相关管道及设备管口进行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9.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100 kt/a甲醇精馏系统设计蒸汽单耗为1.15 t,为降低系统蒸汽单耗,实现精馏系统内部能量的优化利用,对系统进行技改挖潜:预塔再沸器由1.3 MPa蒸汽加热改为用加压塔蒸汽冷凝液加热;粗醇经加压塔精醇冷却器加热后再入粗醇预热器;加压塔进料(预后甲醇)经预后换热器用加压塔回流槽来的精甲醇加热后再入塔;加压塔再沸器蒸汽冷凝液直接用作预塔再沸器的热源。多项节能技改措施实施后,蒸汽单耗降至约0.65 t。  相似文献   

10.
我厂焦炉煤气净化系统采用的是.AS循环洗涤法。洗涤富液经砂滤器除去杂质,在板式换热器中与贫液换热至80%左右进入解析塔,解析塔顶的酸性气体送至硫回收系统处理。塔底贫液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在板式换热器中与富液换热,冷却至55%的贫液在浮头冷却器中冷却到22℃后送脱硫塔顶循环喷洒。另外两部分分别进入挥发氨塔和固定铵塔。分解固定铵的汽提水在板式换热器中与富液换热,再在浮头换热器中冷却至23℃左右后送洗氨塔顶喷洒。挥发氨塔底的蒸氨废水与富液换热和冷却器冷却至40℃左右后送生化装置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板壳式换热器的换热元件(矩形窄缝流进)内的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热虹吸流程的实验装置中测量了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传统的管壳式热虹吸再沸器相比,传热系数明显提高。传热恶化点的干度较大,便于设计成高效的热虹吸再沸器。  相似文献   

12.
再沸器是换热器的一种常见形式,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塔釜液的加热。当某些工艺对再沸器安装高度有要求时,如何选择再沸器的安装形式,显得尤为重要,以某项目为例,对安装高度较高的再沸器支架设置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热虹吸再沸器的自循环原理,介绍了基于压力平衡下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利用HTRI软件,以乙二醇装置乙二醇塔再沸器为例,对基于压力平衡下影响热虹吸再沸器安装高度的静压头、再沸器进出口管径等进行优化,并讨论了操作工况下塔釜液位波动对再沸器稳定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实现液体气化的重要单元设备,在化工行业应用广泛,但其设计较为复杂。二硫化碳/硫化氢分离塔再沸器作为一台重要的换热设备,其运行状况对分离塔的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本文在介绍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HTRI软件对二硫化碳/硫化氢分离塔底部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优化设计。对气化率、安装高度、阻力损失等重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以期对其它类似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第6期第42页)吸收CO_2并且温度升高后的无硫富甲醇再经过循环甲醇氨冷器E02和循环甲醇冷却器E03共同冷却后作为吸收剂再进入到吸收塔C01第Ⅱ段顶部液相入口,与来自吸收塔C01第Ⅰ段气相进行汽液接触,脱除气相中的部分CO_2;[0032]经过气提后的含硫甲醇经过H_2S浓缩塔底泵P04加压后进入贫/富甲醇换热器E10、贫/富甲醇换热器E12换热回收冷量后送至热再生塔C04  相似文献   

16.
徐鹭 《辽宁化工》2023,(3):390-392+396
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运行模式和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利用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对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和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再沸过程中,由于塔中的流体静态压力与再沸反应室中两相流场的浓度之比存在差异,在进行再沸反应室的优化时,对再沸反应室中的流体静态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以保证再沸反应室的基本结构尺寸,实现较好再沸器循环。  相似文献   

17.
多相流流化床换热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蒸发沸腾换热是化工、轻工、能源、动力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而蒸发沸腾换热器侧壁面结垢是一个长期困扰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将流化床技术与换热、蒸发、沸腾过程相结合开发出的多相流化床蒸发器的研究进展,如液-固流化床、汽-液-固三相流蒸发沸腾换热技术和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蒸发器和再沸器的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加热管中插入内管形成新型结构。对新型结构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和传热性能的实验。探索了该装置内的两相流流型及传热系数、循环速率与热通量的关系。工作介质为水、乙醇、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和苯乙烯。通过分析和实验袁明,新结构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操作稳定,传热系数高,去垢作用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热虹吸的原理、热虹吸再沸器的分类、热虹吸的循环型式、工艺结构及其优缺点等多方面论述,对如何正确地选择及优化设计热虹吸再沸器、热虹吸循环型式及结构等形成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陈予 《四川化工》2012,(2):37-40
通过对多晶硅装置中解吸塔的安全阀计算实例,对外部火灾、换热器爆管、塔进料故障等工况的计算和分析,提出对塔、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水冷却器整个系统的安全阀设置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如果再沸器低压侧是蒸汽,建议设计爆管工况的爆破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