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烧结矿显热回收发电技术是利用烧结矿显热产生的中、低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生产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做功发电。基于烧结矿显热的基本特点及成因分析,介绍并讨论了烧结矿显热回收发电技术的三种形式,特别介绍了双压蒸汽发电系统流程及其相关技术,并提出烧结矿余热发电工程设计和运行的环冷机热风罩改造、烟气分段回收、热风循环、二次燃烧及信息共享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钢新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恩民  金岩 《冶金能源》1999,18(5):38-41
为回收烧结矿显热,研制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  相似文献   

3.
统计显示,在冶金总能耗中,10%~12%的消耗都出自于烧结工序,在总能耗热能中,接近一半都是其排放的余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高效回收与借助烧结排放的低温烟气余热。在进行烧结矿生产时,尤其是烧结矿由鼓风式环冷机进行冷却时,会有温度在250℃~380℃左右的低温烟气排放出来,在烧结矿热耗量中,其热能量占到了30%。针对产生于烧结矿冷却过程中的大量低温烟气展开余热回收,势必能够把烧结矿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让工序能耗显著降低,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控制排放烟气热、尘,尽可能的避免破坏大气环境。本文从防城港钢铁基地500m;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特点及项目实际供汽需求出发,通过对比双烟气进气单压系统、单烟气进气单压系统下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和热效率,选定了本项目环冷机余热锅炉的最优热力系统,同时对余热锅炉烟风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取风、回风方式,烟风道保温形式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环冷机单位时间余热回收量为目标,对某钢铁企业420 m~2环冷机温分式冷却工艺和传统工艺下烧结矿冷却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引入多孔介质模型和局部非热平衡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环冷机烧结矿冷却过程的仿真模型。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利用其UDF和UDS功能,对温分式冷却工艺和传统工艺的环冷机内烧结矿冷却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温分式冷却工艺条件下,其单位时间余热回收量比传统工艺高79.9%,其余热利用区冷却废气的平均温度比传统工艺高230.8 K。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力学分析法剖析了烧结余热产生、转换与利用过程,绘制了烧结-冷却-余热回收系统的物流图和流图,建立了有关能量输出、转换与利用的评价指标,借此研究了国内某360m2烧结机的余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输出效率、转换效率、利用效率等指标可用来评价烧结余热回收等能量利用状况;烧结机、冷却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4个环节的利用效率分别为0.30、0.52、0.71、0.39;目前烧结余热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冷却废气所携带的显热尚未被利用;将烧结烟气和冷却三段废气余热用于点火煤气预热或锅炉给水预热,可使得烧结机和环冷机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19和0.18。  相似文献   

6.
烧结余热回收是节约能源、加强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烧结工序余热特点和余热品位分析,提出了环冷机废气余热与烧结机尾中温烟气余热集成回收,环冷机余热三段回收梯级利用发电的优化用能方案,并介绍了为开发该技术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热源参数调控、发电系统火用分析和蒸汽参数优化、以及气体循环与动力循环协同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烧结过程中可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烧结厂总能耗的12%,其中冷却机废气显热约占8%,烧结烟道显热约占4%。柳钢环冷机的余热废气用于余热发电,而大烟道的显热却因为余热品质差、温度波动性大等特点,一直没有回收利用。2017-05,柳钢在2号360 m~2烧结生产系统大烟道高温段,嵌入1台热管余热锅炉回收大烟道显热并生产蒸汽。蒸汽一部分用于烧结烟  相似文献   

8.
屈鹏飞 《山西冶金》2023,(8):121-122+132
为了解决烧结工序特别是环冷机余热资源品位低和余热回收率低的问题,对目前烧结环冷的余热回收利用效率进行分析,针对环冷余热回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烧结矿竖式冷却,结果表明烧结矿利用竖式冷却的余热回收利用效率可大大提升,为实现烧结工序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宁钢2~#烧结环冷余热利用,通过改造环冷机门型罩,增设环冷密封等措施,减少环冷机的漏风,提高环冷机余热回收的烟气温度。采用合理布置,降低热损失和阻力损失,提高余热锅炉的产汽量和出口蒸汽温度,提高烧结环冷机废气的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国内烧结余热发电大多为纯余热发电技术,仅仅回收环冷机前两段的废气显热.为了深化余热利用程度,增加余热回收总量,提高系统效率,通过补燃厂区内可调节的高炉煤气,可回收环冷机前三段余热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11.
陈时选  杜梅芳  赵梦然  郭欣维  于娟 《钢铁》2019,54(6):114-120
 根据某钢厂的干熄焦余热回收与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绘制了能流图和流图。采用热平衡和平衡对干熄焦系统的余热转化效率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熄炉、余热锅炉的热效率分别为82.39%、67.35%,效率分别为82.13%、65.77%,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为74.33%、55.32%。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余热回收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干熄炉和余热锅炉的内部换热损失,对此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以提高干熄焦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采用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某钢铁厂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方程、真实气体SRK方程建立环冷机内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通过CFD仿真模拟,探究料层高度、循环风机输入烟气温度、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三项可控环冷机运行工艺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在1~1.5 m区间每增加0.1 m,效率增加0.8%~1.1%;循环风温在100~140℃之间每增加10℃,效率增加1.4%~1.5%;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在0.9~1.9 m/s之间每增加0.1 m/s,效率降低0.18%~0.24%。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运行数据建立效率正交试验优化模型,提高了该余热回收系统3.42%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独立焦化厂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为提高余热回收质量,采用热平衡分析法与火用平衡分析法对干熄炉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干熄炉系统实际工况下的热效率与火用效率分别为79.59%和84.81%,低于设计工况的81.75%和89.06%。实际工况下干熄炉内部换热火用损失为9.88%,高于设计工况下的5.46%。分析表明焦炭烧损率是影响干熄炉系统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干熄炉内部换热火用损失降低了干熄炉余热回收效率。优化循环气体的成分、含量和流速是提高干熄炉系统能量回收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烧结矿平均温度为影响热源品质的关键参数,采用蓄热型配料和节能型烧结控制技术,可提高烧结矿平均温度;影响余热回收的因素是回收系统的热烟气损失,采取冷却机密封修复,建立自强式密封系统及改进系统的操作等,可提高烟气回收率。沙钢4号360m2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系统达产及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5.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给出了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基本思路。提出应积极推广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加快开发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深入倡导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理念,为中国烧结工序的节能减排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军凯  侯健  姜林 《中国冶金》2020,30(4):69-73
分析了邯钢炼铁厂435 m2烧结机余热发电存在的问题,指出环冷机漏风率高、余热回收率低是制约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环冷机水密封改造、上罩全密闭改造、受料点直接取热、取热点前移、余热风量优化、密封材质改进等方法,余热发电率提高25%,环冷机漏风率由35%降至5%,年新增发电量1 440万kW·h,新增创效800余万元。结果表明,强化环冷机密封,优化风量配置是提高余热发电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提高烧结余热回收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烧结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效率低,以及烧结余热回收设备能力未完全释放的问题,唐钢对烧结机机尾废气温度控制系统和环冷机烟气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施精细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BRP控制模型、投入环冷与烧结机联调控制等系列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实现了吨矿余热回收发电量增加13%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亮超 《河北冶金》2012,(8):76-77,41
介绍了邯钢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煤气回收力度,利用富余煤气发电,推广应用干熄焦设备、烧结余热回收设备和高炉TRT发电技术,企业自发电比例由2006年的4%提高到2011年的50%。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项目相结合,通过制度化、文件化、高效化、系统化保证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用系统节能的理念将能源的供应、使用、余热余能回收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其高效、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