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及其在QHD32-6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反演参数地质意义的多解性以及分辨率的限制给利用地震反演预测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发现,地层的纵波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等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且这些规律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针对砂体预测的"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将地震反演结果转化为反映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剖面,通过预测砂体发育的优势沉积微相实现对单砂体的预测,为地震反演资料能够应用于面向油藏开发的单砂体预测和沉积微相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QHD32-6油田应用结果与井点符合率达到90%,预测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2.
刘力辉  王绪本 《石油物探》2011,50(2):155-159,10,11
沉积体分析可以在时间域进行,也可以变换到相对地质年代域(Wheeler域)进行,双域协同解释是今后沉积解释的发展方向。Wheeler域数据体因垂向单位为相对地质年代,等时意义比较直观,同时因其去除了区域构造背景影响,反射同相轴产状和沉积现象关系密切,有利于沉积体和沉积环境的解释。对于地质体的双面解释,首先从相对地质年代体中提取目的层的某种敏感属性,对沉积体和所在沉积体系平面沉积成像,然后在此属性平面上解释出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和边界,最后将Wheeler域平面解释结果投影到时间域的反演剖面上做顶、底厚度解释。Wheeler域属性平面解释有利于把控地质体展布的方向和范围,反演剖面解释有利于把控地质体的厚度。双域、双面协同解释方式既利用了地震属性的横向分辨率优势,又利用了反演资料纵向分辨率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地质体解释的多解性,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断控储集体是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破碎带经深部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形成的多重孔隙介质特殊储层。断控储集体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储集空间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缝洞结构纵横向分隔性明显,常规储层预测方法在储集体内部结构及物性变化表征上,存在分辨率低、细节缺失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相控反演碳酸盐岩断控储集体预测技术。第一步,计算地震数据体结构张量属性,将结构张量属性体包络作为空间约束相,建立地震相约束低频趋势模型,使用该低频模型约束进行确定性反演,能够有效降低水平层状地震反射对确定性反演造成的干扰,准确刻画地震分辨率下储层顶、底位置及储集体内部非均质性横向变化特征;第二步,基于确定性反演波阻抗及测井主要岩相概率密度函数(洞穴相、孔洞相、裂缝相和非储层相),计算得到不同岩相的贝叶斯后验概率体,将该贝叶斯推论概率体作为反演相控体约束模型,进行三级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即,第一级为结构张量属性体约束;第二级为确定性反演岩相体约束;第三级为测井一维岩相比例空间约束),能够进一步提升断控储集体内部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及纵向分辨率预测精度。应用效果显示,“两步串联,三级相控”的相控反演方法,即常规地震分辨率叠后确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强非均质油藏,需要综合运用多尺度信息来进行精细描述,以提高井间及外围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确定性。以红柳泉地区E13油藏为例,分别探讨了单纯变差函数、相控、地震属性体约束建模的优、缺点,确定了多信息协同约束综合建模的研究思路。以测井相为井点数据,以反演砂体厚度图为平面约束,刻画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同时以测井解释数据为硬数据,采用沉积微相控制、地震反演协同体约束建立储层的泥质含量模型,进一步利用阈值离散化得到岩相模型。多信息协同约束综合建模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连续性好,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沉积微相反映地质沉积规律等优点,弥补了变差函数多解性强、地震数据纵向分辨率低、井间预测对数据密度要求苛刻、相控模拟沉积模式化严重等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作为解决储层表征难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川北元坝西部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由于埋深大,压实强烈,岩石致密,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采用了"相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预测岩性的敏感地震属性,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获得叠前S属性表征的目的层地震地貌图,预测河道砂岩分布;然后借助地震物相研究方法,通过坐标旋转由叠前近、远角度射线弹性阻抗反演结果得到地震物相体,预测须二下亚段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建议井位的钻探结果表明,储层预测精度高,预测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以往三角洲沉积储层地质模型的实现过程多是强调某一种建模方法的使用。文中以渤海某油田为例,综合应用地震及井点信息,探讨了将确定性地质建模与随机地质建模两种方法、相模型与属性模型两种模型相结合建立三角洲沉积砂体骨架模型及储层属性地质模型的方法。使用确定性建模手段可以刻画出那些基于地震反演资料识别、把握程度相对较高、规模相对较大的砂体;应用序贯指示随机模拟方法可以表征规模小、具随机分布特征的砂体;以砂体单元为对象、井参数为约束、地震反演属性体为趋势,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实现的储层属性地质模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砂体内部的非均质程度。合理使用各种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可以获得更接近实际的地质模型,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调整,开发效果预测,以及油田开发潜力与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谱分解技术对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数学变换可得到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振幅体和相位体), 进而通过对调谐体、时频体和单频体的解释得到对目标体的地质认识。本文应用最大熵法定量求取储层厚度, 并对误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频率扫描方法定性预测储层厚度变化,并利用广义S变换方法和交会融合预测沉积微相。首先,通过多井对比, 分析测井相和砂体厚度; 然后通过井震结合, 分析各井对应井段的薄层砂岩振幅调谐体, 确定合理的调谐频率, 并对砂体厚度进行分析; 再通过建立响应频率、砂体厚度与沉积微相之间的交会关系, 在测井微相约束下预测沉积微相。应用结果证实,谱分解技术结合井资料可直观地反映河道砂体储层厚度分布和沉积微相区带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了特高含水阶段,地下砂体的油水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更精细、准确、定量地预测出井间各类砂体内部非均质性,揭示出微小断层、微构造的分布面貌.主要针对杏56井区PI油层沉积微相类型多,主力砂体的空间展布和连通性复杂的特点,以单井分层和地震解释数据为基础,借用储层反演和预测的结果,采用两步相控约束方法建立PI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模型和各种物性参数模型.储层建模的结果对井间沉积砂体的符合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9.
G区的油气藏类型主要以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冲积扇砂体是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岩性以灰质、泥质粉细砂岩为主。储层横向变化大,围岩中普遍含有灰岩,使得砂、泥岩速度差异减小,利用传统的稀疏脉冲反演和基于模型反演的方法不能对储层进行有效预测,同时,因岩性复杂,地震反射特征也呈现多样性,再加上地震分辨率较低,传统的地震相-沉积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此,笔者应用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分频解释技术、地层虚切片技术、相位转换和岩相物理研究对沙四下红色滩坝砂岩储层进行了预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莺歌海盆地东方B气田黄流组为快速重力流海底扇沉积,砂体分布及叠置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属性与波阻抗反演分辨率低,无法有效识别单砂体.地质统计学反演虽然分辨率高,但不适用于非均质强的地区;因此,文中引入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的高分辨率波形相控指示反演.该方法在空间上可体现地震相的约束,预测的砂体平面更加符合沉积规律,垂向上与井点砂泥岩吻合程度较好.基于该波形指示反演结果,借鉴东方区已钻井揭示的砂体边界解释原则,对沉积复杂的H1Ⅱ b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储层砂体精细刻画结果与后期钻井吻合程度高,已解决多口井气水矛盾问题,为随钻轨迹调整提供了依据,对后续开发井井位优化及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序学和沉积相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该方法在苏丹Melut盆地Gasab区块的应用中,对于识别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导反演数据的解释,做到对岩性体从定性到定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地震相分析在石南21井区沉积相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相分析技术忠实于地震信 息本身,克服了地震反演技术的某些缺陷,是研究沉积相和储集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地震相分析技术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综合利用了地震信号的各种信息,具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Stratimagic地学软件包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的沉积相和储集砂体的展布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震沉积学 ——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研究的新工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利用地震振幅信息和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岩石学、古地貌学、沉积结构以及沉积演化历史等。地震沉积学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力,其关键技术是层序地层框架的建立和地层切片体(等时地质切片)的生成。结合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发展历程对地震沉积学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仅仅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而不是其关键技术;对于地震同相轴的穿时性问题,也仅存在于3级或4级层中,并且这种穿时性与“沉积物体分配空间”和“相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地震岩石学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石微观结构和地震弹性参数间的关系,为地震储层预测服务;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岩相和地震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地震属性相分析和沉积解释服务。目前,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概念和成熟的方法。首次提出宏观层面的地震岩石学研究应以最小等时研究单元为基础、以测井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前提。虽然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密切结合和统计分析仍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这种统计必须建立在考虑地层成因进行分层、分区的基础上。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G区块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地震岩石学研究,较准确地预测了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地震平面沉积相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构造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岩性油气藏的 勘探研究则缺乏有效的手段。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地震平面沉积 相解释方法,它是在地震切片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属性融合成像、切片沉积相投影、平面沉积相 智能追踪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密集连续的特性,提高了地震-地质解释的效率 和精度,对地下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震沉积学自创建以来,关于其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讨论较少。文中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认为作为一门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新兴边缘学科,地震沉积学以现代沉积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①地震数据体揭示沉积体的平面几何形态比垂向形态更加容易;②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穿时性,地震数据的频率控制了同相轴的倾角和内部反射结构。同时认为这2点是地震沉积学核心思想(发掘地震数据体中等时沉积界面上的地震地貌信息来研究沉积相、沉积结构和沉积演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震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地震相的目的在于重塑盆地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属性对地震相单元进行识别和作图。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对地震道波形及其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获得地震相图,进而与已知的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到与地震相相对应的沉积相,识别出特定的目标地质体。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在三角洲、浊积砂体、古侵蚀地貌等地质体的描述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还介绍了二维测线的地震相自动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第 6 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 ,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 ,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 ,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 ;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 ;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陆相盆地破碎断块区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陆相盆地破碎断块区具有砂体单层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地震反射紊乱等特征,采用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很难得到好的预测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储层预测综合方法研究:①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和相干体技术建立高精度地层约束模型;②采用地质约束的测井归一化处理、多道记录自相关统计、精确的井震标定等手段建立精确的测井约束模型;③利用沉积相约束反演过程,地质因素约束储层解释过程,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利用以上方法在东濮凹陷某三维地震工区进行了储层预测,预测的砂体分布趋势与沉积微相的解释结果相关程度较高,符合该区的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第65届EAGE论文中以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的文献内容,如三维可视化、振幅属性分析、地震反演、构造成图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地质、油气问题。例如,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AVO技术联合应用,能快速识别具有不同AVO特征的地质异常体和含气储集体;在振幅属性时间切片上可精确地鉴别在地震剖面上很难识别的火山体;用地震反演技术解决岩性复杂、横向多变的薄砂岩储层的预测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