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安全威胁分析和利用水印技术和密码技术,研究对象是版权保护系统的安全协议设计。在协议设计上引入认证机制、时间戳机制和可信第三方的公钥跟踪机制以及多播机制,设计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版权保护协议,避免了现有协议的缺陷,实验证明本协议满足版权所有者和购买者的应用需求,可以抵抗现有的协议层安全隐患,并对其性能做出分析,说明了其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协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从无线网络安全协议WEP的原理入手,深入分析了WEP的数据加密机制在机密性、完整性、验证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针对WEP协议的可能攻击,并结合现有的无线安全解决方案对WEP协议安全性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3G安全保密系统框架,设计了安全增强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并对其进行了基于SVO逻辑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SE-AKA协议在永久身份保密、双向认证、不可否认性等方面的安全性都优于3GPP-AKA协议,使UMTS接入网络能够抵抗改向攻击和主动攻击。而且协议中消除了重同步机制,避免了序列号操作困难带来的危害。这些安全功能满足了3G环境下特殊部门高级别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4.
NSIS框架下UMTS核心网动态防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SIS(Next Steps in Signaling)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安全设备控制信令协议,提出了NSIS框架下的UMTS核心网动态防御系统.系统基于多源安全信息的融合和聚类分析,实时发现攻击,并依照安全策略,利用NSIS安全设备控制协议动态阻止针对核心网的攻击.NSIS信令技术的引入,保障了安全设备联动消息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解决了目前动态防御系统联动协议存在的问题.基于UMTS核心网试验平台,测试验证了NSIS动态防御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统一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新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UMTS构建于第二代GSM系统的成功之上。GSM获得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其安全特性。UMTS中引入的新型业务需要新的安全特性来保护之。而且,GSM中某些实际的和假想的安全瑕疵要在UMTS中加以解决。本文将对GSM和UMTS认证和安全机制加以阐述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无线接入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它的安全机制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保证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认证机制是安全机制的重要内容。无线局域网采用IEEE802.1x协议认证。本文针对IEEE802.1x协议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和会话截取的缺陷,提出了协议的改进方案。主要在现有的IEEE802.1x协议的基础上增加客户端和接入点AP之间的相互认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钥体制的3GPP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分析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最新发布的系统架构演进(SAE) Re1ease 8标准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指出了协议中存在的几个安全缺陷。针对协议的安全缺陷,结合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一种改进的3GPP SAE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改进协议利用公钥加密机制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和网络域的用户认证向量,采用动态随机数方式生成本地认证中需要的密钥。对改进协议进行安全和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安全缺陷,能以较少的资源开销获取安全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IEEE802.1x/EAP-TLS认证协议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问题已日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其中,认证机制是安全机制的重要内容.无线局域网采用IEEES02.1x认证协议.本文针对IEEE802.1x/EAP-TLS认证机制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协议的改进方案,在现有认证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对客户端STA和接入点AP之间的双向认证,从而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大多数证明协议无法同时证明多标签同时存在缺陷,提出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电子标签组证明协议。协议采用按位运算设计实现的字合成运算对信息加密,字合成运算可使得协议达到超轻量级计算;同时字合成运算实现中巧妙运用参数自身具备的汉明重量,可减少参量引入;协议基于先验证再响应机制,可抵抗假冒攻击等。对协议进行不同角度分析,表明协议能够提供较高的安全性能,同时能够适用于现有低成本被动式电子标签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P协议是当前IP电话中的主流协议,HTTP摘要认证机制被很多SIP系统作为安全机制,但存在客户端不能认证服务器端,且不支持密钥协商的缺陷。为解决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使得SIP安全解决方案更加完善,部署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个轻量级的两方认证及会话密钥交换协议,在一个拥有PUF实体的密码设备(Device)与服务器(Server)之间进行安全认证并建立共享会话密钥。协议采用了模糊提取器来进行认证和密钥提取,同时使用伪随机函数和异或加密来进行消息认证和通信数据加密,有效降低了执行开销。协议中Server只需要获取并存储Device中PUF的一条激励-响应信息,用于后续的密钥更新与交换,避免了因采集大量的激励-响应信息而带来的存储资源的消耗和数据泄露隐患。分析表明提出的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和可靠的密钥交换,能够抵抗窃听攻击、篡改攻击、中间人攻击、DOS攻击、建模攻击、物理探测攻击等各种攻击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物联网应用中,现有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存在认证效率低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后向安全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采用随机数使标签保持信息的新鲜性,从而实现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双向认证;通过Rabin加密算法的运算单向性,来解决同步以及后向安全的问题;并采用BAN逻辑方法对协议进行了形式化证明。该协议与现有的此类安全认证协议进行安全性和成本比较,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具有防跟踪、抗暴力破解、防重放攻击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实现双向认证,同时因为门电路的减少,使得成本下降,适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13.
Agent平台之间通过公共通信设施进行通信。Agent和通信服务协议自身不提供加密和签名等功能,这给Agent的通信带来了威胁。SSL是一种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安全通道的协议,通过对SSL协议的分析,认为SSL的加密套件与身份认证安全机制可以为Agent平台之间的通信提供安全通道,提出了将SSL协议架设在Agent平台之下通信协议之上的安全通信方案,给出了基于SSL协议的Agent通信代码,保证了Agent平台间的通信安全。  相似文献   

14.
安全协议的验证对确保网络通信安全极其重要,形式化分析方法使得安全协议的分析简单、规范和实用,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802.1x/EAP-MD5认证协议,提出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CPN)的安全协议形式化验证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形式化分析过程。建立协议的CPN模型,分析协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利用CPN状态可达性判定这些不安全状态是否可达,从而验证协议的安全性。对于802.1x/EAP-MD5协议在中间人攻击下的安全漏洞问题,提出协议的改进方案,采用预共享密钥机制生成会话密钥加密交互信息,同时运用数字证书对服务器进行认证,以提升中间人攻击的难度及增强网络接入认证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黄琪  凌捷 《计算机科学》2017,44(7):111-115
针对移动射频识别中读写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因无线传输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移动射频识别的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级联运算动态更新标签假名和标签密钥,可有效隐藏标签真实身份,并利用循环校验函数进行标签以及读写器与后端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实现了系统的双向认证。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可抵抗跟踪攻击、假冒攻击、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多种恶意攻击。与现有的几种协议相比,该协议降低了标签端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具有安全性较高、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现有一些RFID认证协议的基础上,采用流密码加密和密钥动态更新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协议能够有效防止拒绝服务攻击、隐私攻击、窃听攻击、重传攻击,同时解决了RFID的隐私问题。  相似文献   

17.
SRTP协议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视频流传输协议,也是视频会议协同系统进行安全实时传送的基础。但该协议在加密模式、完整性检测、报文身份验证和抵御重播攻击等方面仍有不足,该文采用增加流加密算法选择器对加密算法选择进行优化组合,通过Hash运算生成散列序列增加完整性保护模块等途径,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增加了报文被解码的难度,改进了完整性校验过程。通过进行相关的系统安全性能评估,验证了该方案对协同系统安全机制改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算法是否安全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所以,基于LEACH路由协议,通过增加身份认证机制、密钥的动态更新机制,以及双重密钥加密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安全策略——IS-LEACH,并给出了该策略的详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与算法复杂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级加密标准AES与公钥体制NTRU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可抵抗重传、窃听、篡改、跟踪等多种攻击手段,实现了双向认证与密钥更新,适合安全性能要求高、电子标签用户数多的RFID应用场合。分析了此协议的安全性及算法可行性,并利用BAN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普及,安全问题,特别是用户隐私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在现有RFID认证协议的基础上,将双向认证与密钥加密算法有机地结合,较好地解决了RFID的安全隐患问题.该协议具有抗重放、抗分析、防伪造、防跟踪等特性.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为RFID系统提供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