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波消解法快速测定废水中的总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微波对废水中的总磷进行消解,考察了消解时间、功率等不同实验条件对标样微波消解的影响,得出本实验消解的最佳条件,即过硫酸钾溶液用量为 0.5 mL,压力为10 MPa,消解时间为 2 min:并将该法与总磷测定的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微波消解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对工作环境污染小.最后对微波消解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AES)中湿式消解、干式消解、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测定大米中钾含量。通过对数据、批处理样品量、处理时长、试剂用量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数据均符合要求,湿式消解和微波消解批处理量大,干式消解处理量小;湿式消解和干式消解处理时间长,微波消解时间短;湿式消解酸用量大,劳动强度大;干式消解和微波消解酸用量少,劳动强度小,对人体健康危害小。本实验研究对样品前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中国玻璃》1999,24(4):24-27
本文探讨了应用微波快速消解法测定COD时,消解时间、样品数、功率等不同实验条件对样品消解程度的影响,以及如何简化担任过程和拓宽测定范围,并将该方法与常规回流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过硫酸钾为消解试剂,用微波消解测定水样中总磷的分析方法;对测定波长、消解试剂用量、消解功率、消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选择出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并讨论了常见离子的干扰;利用该方法对各种自然水样含磷量进行了测定,加标平均回收率98.64%,相对标准偏差0.5%~2.5%。  相似文献   

5.
白永乐  李慧  郭玉萍  刘晓丽 《广东化工》2013,40(12):191-192
采用微波加热消解技术对重整催化剂进行样品处理,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重整催化剂中氯含量.在消解时间,功率,温度三方面对该方法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方法:把收集到的样品称量后放入微波消解仪中,用稀硫酸进行消解。采用硝酸银溶液,银-氯化银指示电极系统,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定氯化物含量。结果:在消解罐平衡消解时间15 min,消解功率为600 W,加热温度为210℃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完全能够达到UOP291-02法中3%误差要求。结论:微波加热消解法与和普通煮沸法相比,该方法省时,省酸,简便,快速,精度能够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微波消解-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钙、镁和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李君华 《天津化工》2011,25(2):49-51
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处理奶粉样品,利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奶粉中的Ca、Mg、Na。考察了奶粉的最佳消解条件、溶液中盐酸浓度、硝酸浓度、共存离子浓度、微波前向功率、载气流量、工作气流量等实验参数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Ca、Mg、Na质量浓度的检出限分别为0.92μg/L、0.36μg/L、0.75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0.02~6 mg/L、0.02~9 mg/L、0.02~4 mg/L,RSD(n=6)≤0.41%。微波消解样品,缩短了制样时间,从而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微波消解和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结合,是一种用于测定奶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采集的土壤样品为原材料,考察了硝酸︰盐酸=1︰3酸溶体系下,微波消解土壤测定重金属的最佳消解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砷为代表性测定元素,优化了微波消解土壤的酸用量、微波保持时间和目标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体系的目标温度值为190℃,微波保持时间为25 min和混合酸用量为10 mL时,消解效率较高;极差分析表明,三个因素中的酸用量和微波保持时间的影响大于目标温度;方差分析表明混合酸用量和微波保持时间的三个水平具有显著性,供选择的目标温度值三水平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许美玲  徐树兰 《广州化工》2010,38(5):169-171
讨论了微波消解功率、消解时间、酸度等条件对测定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起来了利用微波消解法快速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最佳试验条件,并测定了该方法抗Cl-干扰的能力、精密度及准确度,为利用该方法测定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压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压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方法,讨论了加热时间、硫酸银催化剂的用量、硫酸用量、硫酸磷酸的混酸体积比对微波消解法测定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60 s测定COD与国际标准测得COD基本一致,回收率达到96%;硫酸银用量对微波消解法影响不大,可实现无银催化,而硫酸用量不能减少;采用混酸代替硫酸后,V(硫酸):V(磷酸)=4:1时微波消解测定CO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含量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标重铬酸钾法回流时间长,试剂消耗量大。本文采用密封微波消解测定COD,具有消解时间短,一次处理样品多,使用试剂量少等优点。同时,研究了消解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方法的精密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射在壳聚糖化学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辐射反应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有机合成制备方法,以其操作方便、低能耗、高产率和产品易纯化等特点而得到迅速发展。简要阐述了微波促进有机反应的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壳聚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头发,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测定头发中的铅,优化了石墨炉工作条件,讨论了样品消解方法和微波消解用酸的选择,并与传统湿法消解进行比较,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实验表明:此方法消解完全,快速方便,消耗试剂量少,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较高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采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制品中苯乙酮的方法。将破碎后的样品用甲苯进行微波萃取,萃取液经硅胶小柱净化、平行蒸发定量浓缩后采用GC/MS法测定含量,外标法定量。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包括前处理方式的选择、微波萃取溶剂和萃取时间的选择,以及净化小柱的选择。对于苯乙酮标准溶液,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方法定量测定下限为0.5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2%~5.5%,加标回收率为87.5%~95.3%。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迅速结、果准确可,以满足对EVA制品中苯乙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北宿煤为原料,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考察了微波辐照时间、煤样粒径、NaOH等因素对高硫煤磁性强化磁选脱硫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微波-NaOH饱和溶液联合处理对北宿煤磁选脱硫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粒径的煤样的最大脱硫率存在一个最佳微波辐照时间,而微波-NaOH联合处理法脱硫效果更为显著。对煤样进行微波预处理后,可以根据需要控制NaOH饱和溶液用量达到较为理想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彭桦  李海兵 《广州化工》2014,(1):100-101
GB11893-89钼酸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1],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但水样的预处理操作繁琐、耗时、耗电、分析成本高、操作繁琐、易产生误差。现先用微波消解代替传统消解,免除了用布和绳子等扎紧;高压蒸气加热方法的繁琐工序,后加钼酸盐室温发色用微波作用发色代替,提高了分析效率、安全性;具有快速、成本低、结果准确、便于推广的特点,结果与GB11893-89方法测定磷矿浮选水体中总磷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浓硫酸和高铁酸钾为插层剂和氧化剂,可使硫酸分子进到石墨层间,是一种绿色且快速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可膨胀石墨在微波辐射下的膨胀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加热方式,当石墨(g)、高铁酸钾(g)、浓硫酸(mL)用量之比1∶0.25∶20,反应时间30 min,微波辐射时间20 s时,最大膨胀体积为140 mL·g-1;对石墨膨胀前后的红外光谱、X光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高铁酸盐能够有效的削弱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使硫酸分子进入到层间,但并不能使石墨发生显著地氧化,制得的膨胀石墨具有丰富的网状结构呈现 "蠕虫"状结构特征,表面结构和原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硝酸镁法生产浓硝酸过程中稀硝酸镁含硝量高的危害性。通过采取加强对加热器的维护、优化硝酸镁沉降方法和改变硝酸镁投料方式等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提升了浓硝酸装置连续运行能力,降低了装置综合能耗。  相似文献   

18.
Silicon Carbide whisker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silica sol and activated carbon as reagents via microwave heating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any of the catalysts, such as Fe, Ni, and Al etc.. The synthesized whiskers were separated and concentrated from the as‐synthesized products using the gravity concentration process.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ncentrated SiC whisk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2–18 GHz.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C whiskers exhibit higher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and loss tangent than those of SiC powders,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high density of stacking faults formed in the SiC whiskers prepared by microwave heating.  相似文献   

19.
微波协同萃取射干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of isoflavones from Belamcanda chinensis was studied using ethanol as the solvent.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the orthogonal method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MAE condi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wo doses of intermittent microwave power radiation, 300 W each for 4 rain, were needed for extraction. The mass ratio of solvent to material was 8:1 and the alcohol mass fraction was 80%. The extracted liquor was then concentrated under vacuum and degreased with petroleum ether. The yield of total isofiavones was about 8.8% and the contents of tectoridin and iridin were 67.6% and 16.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direct-heating extraction (DHE), MAE may shorten extracting duration, reduce solvent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yield and purity of isoflavones from Belamcanda chinensis.  相似文献   

20.
对微波法提取紫萼距色素的新工艺进行研究。对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做平行、正交实验考察此方法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因素相关性为:提取功率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处理时间。最佳工艺为:选用80%的酸性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功率800 W,料液比为1 g:30 mL,提取时间60 s。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速率快和能量消耗小等特点,应用于植物色素的提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