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一交生,两次熟。在食品雕刻的技艺上,熟生巧,巧生能。笔者认为,食品雕刻要想精益求精,应从“十多”做起。  相似文献   

2.
动作迅速,雕刻快捷,是食品雕刻刻区别于其它们雕刻的一大特点。因为无论何种档次、何种类型和内容的宴席,以及各种规模的食品雕刻比赛等,均受到时间的限制和制约。为了使食雕作品既好又快,笔者认为,做到下述“十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4.
食品雕刻的教学方法科学与否,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一流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好的老师和科学独特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说,研究怎样教学,比教学什么重要得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种“食品雕刻的‘先难后易’教学法”,普遍得到学员的欢迎和认可,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5.
魏丰 《烹调知识》1998,(8):35-35
镂空雕刻就是将原料剜穿成各种透空花纹及图案的雕刻方法。食品雕刻的镂空技法是食品雕刻中最为精巧的一门技艺,也是较为难掌握的一门技巧。通过镂空技巧,可使食品雕刻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镂空雕刻主要采用高浮雕(或凸雕)外形基本完工后才开始掏透穿空,所以操作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雕刻时左手握稳原料,右手执刀,用腕时力要灵活的转动,采用旋、削、掏、凿、剜等技法,把主题形体外多余部位剜挖出来,使之穿透空即成。另外还必须掌握以下要领:其一,镂空时宜  相似文献   

6.
食品雕刻,不论是初学者,还是比较熟练的作者,在进行操作时,为了能达到学得快、操作得快、质量好、效果好,使作品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笔者认为都离不开十个“怎样”。现在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学会方法,掌握要领,笔者愿将对十个“怎样”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来,希望读者能有启发,并敬请专家,学者斧正。  相似文献   

7.
王文安 《烹调知识》1999,(10):44-45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万事开头难。食品雕刻,特别是初学者,面对一件精美的作品,面对手中的食雕原料,首先感到的是“难”!难在哪里呢?难在不  相似文献   

8.
甘露  曹继桐 《中国食品》2006,(11):0004-F0004
什么是食品雕刻呢?食品雕刻就是把各种具备雕刻性能的可食性原料,通过特殊的刀法,加工成形状美观,生动,具有观赏价值和工艺性食品作品,糖艺则是完全不同的食品雕刻艺术,其选料主要是砂糖和葡萄糖,糖艺作品豪华大气,剔透晶莹,线条清晰,手法多变。主要采用:捏,拉,吹,浇等手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食品雕刻艺术,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们的喜欢。它不仅是广大从事餐饮业人员的必备,也悄然走进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不少有志于食雕的爱好者都想学会和掌握食品雕刻这门技艺,但又有不少人被一句俗话:“看花容易绣花难”所难住。很想学,但又怕学不会。食品雕刻的成功似乎离自己很遥远。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七、食雕“人物”的要领。从《学石雕的人》这一个小故事中,可以得到启发,找到食雕人物的要领。小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在参观了敦煌石窟之后,被山洞里的一个个雕刻在石壁上的菩萨像吸引住了。他决心要学习雕刻的技术,亲自雕出更好的石像来。他到山里拜一个老石匠为师,老石匠告诉他,在石头上雕刻人像,鼻子宁可大一点,不能过小;大了可以改小,小了就不能再大了……。没听老石匠说完,他就连连点头,“懂了!懂了!这个道理我懂了。只能大不能小……”。老石匠看他这样不虚心,也就不再说了。他开始自己雕刻了。在雕刻一个菩萨像时,他把眼睛刻得大大的。老石匠在旁边看了说:“眼睛太大了,要改小一点!”他就拿起刀  相似文献   

11.
四、食雕“人物”的妙处。妙者,好也。美妙,神妙,奇妙,巧妙,奥妙,妙趣横生等。食雕人物的妙处,笔者认为,一是雕刻人物的生动精巧,是突出雕刻的技艺;二是组装的巧妙,是突出在巧妙的构思意境上。两者相得益彰,有机结合,这才能构成一件“妙趣横生”的食雕人物画面。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如果只雕丛林绿叶中透出一朵红花,至多也只是一件普通的风景食雕作品,无意境可言,引不出什么联想。有心的食雕作者,如雕刻一美女立于绿荫掩映的小亭之中,这就有了诗点。从色调、形象来说,它符合原诗句的意旨。因为出现了活生生的人物,那自然景物也就成了“红”的陪衬。这个“红”也就有了内在的美学意  相似文献   

12.
朱大华 《四川烹饪》2000,(10):38-38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在美术院校里,无论是学习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还是学习雕塑,都要先学习素描。学生通过素描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与表现力。食品雕刻与玉雕、木雕、泥塑同为雕塑大家族中的成员,隶属于造型艺术,只不过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而已。因此,学习食雕也应重视素描的学习和训练。 当今,食雕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食雕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出现了异彩纷呈、光艳夺目的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食雕作品造型不美,不是比例失调、形象失真,就是抓不住所表现物体的特征,总之,使人看后感到不舒服,自然…  相似文献   

13.
在食品雕刻的海洋中,笔者认为“人物”雕刻难度较大,在诸多食品雕刻作品中,“人物”雕刻又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只要学会了了方法,掌握了技巧要领,就可以变“难”为“易”。这个转化,是深含哲理的。为了使广大食雕爱好者都能学会和掌握“人物”雕刻的要领和技巧,现将笔者的经验和理解写出来,以求共同为发展中国的食雕艺术和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多做些有益的工作。下面试从食雕人物的内涵、类型、魅力、妙处、含蓄、方法、要领、特点及其使用方法作一阐述,恳请专家、学者、同行们斧正。  相似文献   

14.
二、干烧技法谈干烧的方法干烧,为川菜特有的一种烹调方法。它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出水、油炸、煎等)的原料,放入兑好味的汤汁中,旺火烧沸,再改中小火慢烧,直至烧到原料入味、汤汁浓稠时,最后再放到旺火上收干  相似文献   

15.
四、干炒技法谈 干炒的方法 干炒,也叫干煸。就是将切配好的原料用中火加热煸炒,使原料脱水成熟,再加入调味料等继续煸炒,使调味料充分渗入原料至见油不见汁,达到干香、酥软、化渣的一种烹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华瑰宝食苑一绝的食品雕刻艺术,其作品除了在烹饪中供点缀菜肴,当盛器——美器制做菜肴和供食用外,它的第一使命就是供人观赏。 食雕作者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他的目的,即主题和意境。观赏者,随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历、爱好、民族、风俗、习惯等各取所需。也就是说,同是一位作者的同一件食雕作品,可供海内外男女老幼不同层次的观众来观赏。  相似文献   

17.
烹调方法多样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点。在众多的烹调方法中,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操作技巧。其中干炸、干煎、干炒和干烧统称为“四干”技法,常用多见:但若未掌握好其中的技术关键,就达不到成菜的质量要求。现根据教学内容和总结前辈师傅们的经验,对这“四干”技法逐一进行剖析,以供初学烹调者参考,不当之处,还望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8.
龙凤乃民间之吉祥物,在烹饪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或取其名为菜肴,或以冷盘拼摆为造型。下面,笔者就此谈谈“龙凤呈祥”的立体雕刻。 首先,注重选料。这好比造房子先打地基一样,地基不打好,其上层建筑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立雕龙凤呈祥在选牛腿瓜时注意,要优先考虑到龙、凤的  相似文献   

19.
罗家良 《四川烹饪》2006,(12):43-44
很多厨师朋友们都喜欢食品雕刻,也很想学好这门技艺。因为食品雕刻可以美化菜肴,装饰席面,烘托气氛,提高档次。说到食品雕刻的学习方法,应该说有三种:自学:跟着身边的师傅或同行学:到专门的食雕培训学校去学。三种方法虽然各具特点、各有利弊,但最好还是上专门学校去学,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比较系统地学到食雕技艺。  相似文献   

20.
页子 《饮食科学》2006,(9):66-67
男人偶尔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不一定是生理上的问题,劳累、压力、身体不适都可能导致这种“突发事件”。男人要想“精益求精”不妨从“锌”入手,因为锌可以提高男人的性功能,治疗阳痿,另外,它还有胎甲球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补锌办法是通过食物补锌,富含锌的食品有牡蛎、鲱鱼、虾皮、紫菜、鱼粉、芝麻、花生、猪肝、豆类等,其次,要克服偏食的习惯,膳食要多样化,少吃精制食品,如精白米、精面等。有了好“锌”情,就会有好“性”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