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以NaCl/Sm_2O_3NaCl/MgO及NaCl-SmCl_3/MgO等为催化剂在常压下于680—790℃温度范围内甲烷氧化偶联制C_2烃(C_2H_6+C_2H_4)的反应。发现,使用20%(mol)NaCl/MgO催化剂在CH_4:O_2=1:2:5,气体流速为50ml/min(W/F=2.4g·s/ml)及温度为790℃时,C_2产率达25.8%,其中C_2H_4在80%以上。NaCl-SmCl_3/MgO也是值得重视的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C_4抽余液加氢精制脱除二烯烃和炔烃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催化选择加氢法脱除C_4抽余液中或经醚化脱除了i-C_4~=的C_4物料中的炔烃和二烯烃。加氢后的物料经精馏可分离出聚合级丁烯-1。研制的催化剂为Pd/Al_2O_3型,经模试评价能将C_(?)物料中的0.6—2%的二烯烃及炔烃脱除至<60ppm,丁烯-1收率为97—99%。研制的催化剂推荐工业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叔辛基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兰州炼油厂的C_4烯烃齐聚物中精馏分离出二聚异丁烯,再与苯酚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对叔辛基酚(PTOP);筛选出可用的催化剂C101阳离子交换树脂,并优选出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叫(催化剂)=0.5%,酚烯摩尔比2:1,烷基化产物中PTOP收率可达87%,精馏后PTOP纯度大于98.0%。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正> 由CO_2合成C_2-C_5脂肪烃的新工艺Appl。Catalysis,31[1],13(1987).日本东京大学开发成功由 CO_2合成 C_2—C_5脂肪烃的新工艺。新工艺的关键是杂化催化剂,它由 Cu-Zn 甲醇合成催化剂与高硅分子筛 DAY(SiO_2/Al_2O_3=11)化合而成。将此催化剂装入不锈钢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为320℃、反应压力为21大气压、H_2/CO_2=2(摩尔比)的反应条件下,由CO_2和H_2可选择合成C_2—C_5脂肪烃。其选择性高达90%以上,产物组成分布主要  相似文献   

5.
�����������������������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生物气是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生成的。研究认为,在甲烷生成菌的作用下,可通过CO_2+H_2和从有机基质中形成CH_4。生物气的组成一般以CH_4为主,常含数量不等的CO_2和N_2,C_2~+重烃含量甚微,C_1/C_(1~5)一般大于0.950,δ~(13)C_1一般小于-55‰。  相似文献   

6.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乙二醇单乙醚作C_4烃中的异丁烯水合的溶剂,C_4烃空速在0.2857小时~(-1)时,Ⅰ段异丁烯水合转化率89~90%,Ⅱ段异丁烯水合转化率可达94~95%,溶剂经回收处理后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7.
C_4烃类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为综合利用C_4烃类以扩大芳烃来源探索了新的途径。研究了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C_4烃类芳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分布的效应,并对C_4烃类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芳构化过程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掉丁二烯后的混合C_4烃类可用作制备芳烃的原料,在反应温度530—550℃,重量空速1.7小时~(-1)左右,以及常压不临氢条件下连续反应8小时,总芳烃平均收率为49—55%(重),C_6—C_8芳烃平均收率为46—53%(重)。液态烃中芳烃含量达96—98%(重),尾气主要由H_2,CH_4,C_2H_6,C_2H_4,C_3H_8所组成。  相似文献   

8.
ⅢB族和稀稀元素(Y、La、Sm、Nd等)的化合物,在100—600℃具有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在300℃,La催化剂的甲烷转化率约21.8%,C_2烃收率约11.1%,C_2时空收率约为5μmol/mlcat·s.经过45小时的连续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由催化裂化或热裂化石脑油物流选择生产C_2~C_4烯烃(如丙烯)的工艺,其中石脑油物流和蒸气流的混合物与平衡孔径约<0.7nm、含10%~50%晶体沸石(如ZSM-5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条件为500~650℃,烃分压为68.9~275.6kPa,烃停留时间1~10s,催化剂与进料之比为2~10,在  相似文献   

10.
乙烯催化氧化制环氧乙烷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工业应用为目的,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上,对乙烯在银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动力学(氧气法)进行了研究。并单独考察了环氧乙烷深度氧化的反应。所得结论为: (1)环氧乙烷深度氧化存在均相和催化两条反应途径。乙醛是深度氧化反应的中间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环氧乙烷氧化的反应速率(r_3)可以忽略。 (2)所得该催化反应的机理性动力学方程: r_1=K_1P(C_2H_4)P_(Q_2)/(K_1P_(CQ_2)+K_2P_(Q_2)~(1/2)P_(H_2Q)) r_2=K_2P(C_2H_4)P_(Q_2)~(1/2)/(K_1P_(CQ_2)+K_2P_(Q_2)~(1/2)P_(H_2Q)) 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值合理,可较好地反映工业装置内的实际反应状况。 (3)参数估值等计算方法及所编程序有效性强。  相似文献   

11.
工业尾气中的乙烯在络合型吸附剂上的变压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稳  刘晓勤  戴岳  姚虎卿 《石油化工》2005,34(7):660-663
为解决环氧乙烷装置排放气中C2H4的回收问题,采用N J型吸附剂,考察了C2H6,CO2,CH4,O2对吸附剂吸附C2H4的影响,测定了吸附剂对环氧乙烷装置排放气中C2H4的吸附性能,并初步考察了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O2对吸附C2H4有一定影响外,N J型吸附剂吸附C2H4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减压和抽真空可使吸附剂再生。在C2H4-C2H6,C2H4-CO2,C2H4-CH4体系中,C2H4的吸附容量均达10mL/g以上;在O2存在的条件下,C2H4的吸附容量约为7.5mL/g;在环氧乙烷装置的排放气体系中,C2H4的吸附容量约为6mL/g;脱附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可达到50%。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 ̄+/MgO催化剂,研究了Li含量、反应温度、原料气组成、活化方式、空间速度等对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在0和2mmolLi ̄+/molMgO两催化剂上各影响因素引起的差异。发现不同Li含量催化剂的表面碱强度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之间并不都是顺变关系。在压力101.3kPa、温度710℃、反应时间7.58×10 ̄(10)h、原料气配比(C_2H_6/O_2)=4.7、催化剂组成2mmolLi ̄+/molMgO的条件下乙烯选择性可达74%。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芴基锂、二氯二甲基硅烷和环戊二烯基钠为原料,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合成了茂锆催化剂[(C_(13)H_8)Si(CH_3)_2(C_5H_5)]ZrCl_2,总收率51%。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甲基铝氧烷活化,该化合物催化乙烯、丙烯共聚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每1 mol Zr)常压下可以达到10~3g/h,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0×10~4。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中微量组分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天然气吸附剂LXC对天然气中微量组分C2H6,C3H8,CO2,N2的吸附和脱附特性及其对CH4吸附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吸附剂LXC吸附CH4,C2H6,C3H8的吸附量依次增大,滞留比依次减小,不可逆吸附性增强;CO2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和滞留量较大;N2的可逆吸附与脱附性能较好;天然气中C2H6,C3H8,CO2均能导致吸附剂LXC吸附CH4的能力降低。在20℃、充气压力3.5M Pa、放气压力0.1M Pa的条件下,吸附剂LXC对配制的混合气体经12次连续吸脱附后,其吸附能力下降27.5%。  相似文献   

15.
磷钨酸、磷钼酸季铵盐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具有 Q_3PX_4O_(16)[Q=(CH_3)_2(C_nH_(2n+1))(CH_2Ph)N,n=12,14,16,18;X=W,MO]结构的磷钨酸、磷钼酸季铵盐催化剂,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进行了表征。将上述催化剂用于催化环己烯合成环氧环己烷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构相同时,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磷钼酸季铵盐催化剂;加入碱金属无机盐助催化剂,能显著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并探讨了环氧环己烷收率与催化剂中有效碳数的关系。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出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条件,即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用量0.52 mmol,助催化剂用量1.20 mmol,溶剂二氯甲烷用量35 mL,环己烯与 H_2O_2的摩尔比3.7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5 min。在该反应条件下,环氧环己烷的收率为90.72%~97.74%。  相似文献   

16.
Adsorption of FCC dry gas components, hydrogen(H_2), nitrogen(N_2), methane(CH_4), ethane(C_2H_6) and ethylene(C_2H_4) in zeolite Y was studied by performing the Grant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 simulations at 298K and 823K and under a pressure range up to 10 MPa.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Langmuir model, which presented fitting of dry gas components adsorption to be suggested as the monolayer adsorption. C_2H_4 presented most single adsorption amount, which reached 7.63 mol/kg at 298K under a pressure of 200kPa.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enthalpy change and entropy chang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btained from the GCMC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t was more favorable for C_2H_4 to be adsorbed in zeolite Y. Adsorption molecules were in ordered arrangement in the zeolite, and C_2H_4 exhibited a more orderly arrangement than other components. Additionally, a competition in the adsorption of a mixture of dry gas components was found, and supercages were the priority adsorption space. The competition was favorable to CH_4 and C_2H_6, and the competitive power w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新型MTLO催化剂的研究曾健青,罗庆云,王琴,钟炳(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关键词甲醇,低碳烯烃,硫酸,二氧化锆,超强酸1引言随着石油储量消耗至尽,以煤代油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合成气出发获得工业基本原料及精细化学品,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甲烷在氢气助解下的脱氢偶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研究了甲烷在氢气助解下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在该偶联反应中 ,氢气是一种气体催化剂 ,它的加入有助于甲烷的脱氢偶联转化制备C2 烃。在相同的条件下 ,甲烷的转化率和乙炔的选择性都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乙烷的选择性则降低。在最佳条件下 ,甲烷的转化率达到 77.5 % ,乙炔的选择性达到 74.1%。对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进行了诊断 ,根据实验结果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甲苯为溶剂,TiCl_4、Al(C_2H_5)nCl_(3-n)、OS(CH_3)_2为催化剂的丁二烯环聚制备1,5,9-环十二碳三烯(COT)的反应规律;选择了催化剂组份间的配比范围;探索出较佳的工艺条件,并进行了中试放大。生产的产品纯度≥99.6%。催化剂得率>19kg/g Ti,选择性>90%。文中还讨论了溶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中水含量及丁二烯加料方式等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