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辛胺萃取分离乳酸-醋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英  秦炜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1,52(2):141-145
选择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乳酸和醋酸为被萃溶质 ,系统地研究了水相pH值及络合剂含量对单组分乳酸、醋酸及其混合物萃取特性的影响。在适当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考虑络合萃取及物理萃取的单组分及双组分体系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表达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 ,随络合剂含量的升高 ,乳酸、醋酸的单组分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平衡分配系数皆升高 ,分离因子 β增大 ;随水相平衡pH值的升高 ,相平衡分配系数均降低 ,分离因子也呈下降的趋势 .采用本文的模型进行模型参数拟合 ,其精度较好。利用单组分的络合反应平衡常数可成功地预测双组分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分配系数值  相似文献   

2.
有机胺类稀溶液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海佳  徐丽莲 《化工学报》1997,48(6):713-720
以P204(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为络合剂,加氢煤油为稀释剂,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胺类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特性,讨论了有机胺类的pK_a值、络合剂的含量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提出了同时考虑络合萃取作用和物理萃取作用的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表达式。利用傅立叶红外谱图分析了P204络合萃取有机胺类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萃取技术:—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介绍了基于可逆络合反应分离极性有机稀溶液的萃取技术,分析了这类过程的特点,并结合典型体系概述了这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用途广泛,市场风靡全球。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和生物发酵法。介绍了一种运用生物催化转化与化学催化转化生产方式,技术的关键之一在于乳酸与丙酮酸的分离,本研究采用萃取的方式实现分离,分离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乳酸为原料,用双氧水催化氧化合成丙酮酸,并探讨了催化剂,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用铅改性的 Pd/C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乳酸,乳酸选择性转化为丙酮酸的收率可达到 58%,同时对反应过程中影响丙酮酸生成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铅改性的Pd/C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乳酸,乳酸选择性转化为丙酮本以的收率可达到58%,同时对反应过程中影响丙酮酸生成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醋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络合萃取法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本文以醋酸稀溶液为分离对象,通过系统的相平衡实验筛选出30 wt%三辛胺(或7301)+20 wt%正辛醇+50 wt%煤油混合溶剂。同时,探讨了叔胺类萃取剂对醋酸萃取的过程机理,研究了混合溶剂萃取稀醋酸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络合萃取分离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络合萃取法分离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阐述了对2004年以来,络合萃取技术在萃取Lewis酸、Lewis碱、两性有机物稀溶液、络合萃取动力学及盐效应对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并对它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由乳酸制备丙酮酸的各种催化工艺方法 ,并对其产率、前景、优缺点等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膜分离技术回收乳酸蒸馏残液中的乳酸,探索了对聚乳酸经过水解-纳滤脱色(脱糖)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去除残液中的还原糖、色素、聚合物等杂质;精制乳酸的收率可达95%以上;膜通量衰减幅度较小且清洗后恢复效果好;运行成本低;产品中还原糖含量、色度均可达GB 2023-2003要求.  相似文献   

12.
萃取法从含钒酸浸液中提取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对豫西某地石煤钒矿硫酸浸液的后序处理试验研究,针对该料液的特点进行多种研究方案对比,最终确立浸出液中和-还原-H(C8H17)2PO4(以下简写为P204)萃取-硫酸反萃取-氧化沉钒技术路线,采用15%P204 10%TBP 75%煤油为萃取体系,1.5 mol/L硫酸溶液为反萃剂.该工艺得到的产品,其质量达到GB3283-87的冶金99标准,处理过程中钒回收率为93.2%.  相似文献   

13.
发酵液中乳酸的盐析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利用盐析萃取法分离发酵液中乳酸的新方法. 通过系统考察乳酸在不同盐析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规律,发现K2HPO4-甲醇和K2HPO4-乙醇体系适合分离发酵液中的乳酸. 发酵液中乳酸浓度为167 g/L时,采用25%(w) K2HPO4-26%(w)甲醇盐析萃取体系,乳酸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分别为4.01和86.0%;采用14%(w) K2HPO4-30%(w)乙醇盐析萃取体系,乳酸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分别为3.23和90.6%. 此时上相中残余葡萄糖、菌体和可溶性蛋白的去除率分别达67.3%, 100%和85.9%.  相似文献   

14.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7):959-973
ABSTRACT

The yield of an electrodialysis unit operating for the conversion of lactate to lactic acid (LA) is depressed by low conductivity of the lactic acid solution. Experiments performed with a laboratory electrodialysis unit (ED) designed to establish the limiting current density ilim for the whole unit and for each of the membrane/solution elements revealed high voltage drops for membranes in contact with the lactic acid solution. By filling the LA compartment with a cation-exchange resin as the conducting turbulence promoter, it was possible to increase ilim from 2.7 ± 0.3 to 18.3 ± 2.0 mA/cm2. With a resin suspension the rate of lactic acid formation was 6.0 molâ2 â1, the current efficiency amounted to 92%,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as 3.3 kWgâ1. A hypothesis for the 7-fold increase of ilim by filling the LA compartment with a grained conducting resin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采用N503和TBP、正辛醇、煤油组成的复合萃取体系,对粉煤灰酸浸溶液中的铝与铁进行萃取分离,考察盐酸浓度、氯离子浓度、萃取剂比例对Fe3+萃取率的影响,以低浓度HCl溶液反萃负载铁有机相,并通过逆流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采用N503:TBP:正辛醇:煤油=3:1:1:5(j)的萃取体系,在初始铁浓度为0.96 mol/L、铝浓度为0.22 mol/L、萃取相比O/A=2:1条件下,经5级逆流萃取,Fe3+的萃取率大于99.8%,铝几乎没有损失. 用0.01 mol/L HCl溶液作反萃剂,反萃相比O/A=2.5:1,经6级逆流反萃,反萃液中铁浓度达1.8 mol/L. 分析了有机相负载铁前后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图.  相似文献   

16.
17.
发酵法提取柠檬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发酵液中柠檬酸生产的传统工艺和新型工艺,对各生产工艺的特点及其盐类化合物的应用予以论述,并展望了柠檬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萃取发酵L-乳酸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无机盐(MgSO4、ZnSO4、KH2PO4)、乳酸钙、葡萄糖和溶液初始乳酸的浓度均对分配比DLa有明显的影响;并对90℃热水的反萃取进行了研究。反分配比D′La随有机相初始酸浓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还对萃取和反萃取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见的中草药车前子为原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样品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液固比为8∶1,提取时间为3小时的提取工艺为最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以熊果酸标准品作为对照品测定样品,用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进行显色,以冰醋酸作为溶剂,在最大吸收波长548 nm下测定吸光度,熊果酸含量在3~15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8,然后使用此方法测定并计算样品中含量,测得提取出的有效成分熊果酸含量为1.05%。此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检验快速、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