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湖南配电网运营监测、调度指挥等缺乏有效平台支撑的问题,为全方位提升配电网专业管理、调度水平,遵循企业中台技术路线、微服务框架原则,基于图模中心和数据中台,设计了一款共享型、平台型微应用群,即配电网数字共享应用中心.该平台全面推进了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设,同时给数据中台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向配电网专业的消费平台,对公司配电...  相似文献   

2.
计及多类型信息扰动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智能化的提升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电网的广泛应用又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为全面量化评估来自信息系统外部及内部的信息攻击、信息元件故障和信息传输异常等信息扰动对配电网运行全过程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依据“信息扰动—信息故障后果形式—电网故障后果形式”的扰动传播机理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信息扰动的可靠性状态模型,将不同类型信息扰动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后果统一表征信息网络拓扑、信息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状态,构建了同时考虑多类型信息扰动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框架体系。最后,对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家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公司)和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湖南电力)的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现状(包括应用成效和缺陷情况)、配电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通信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湖南电网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应用成效的因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0 引言作为现代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故障快速定位、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功能,10kV配电网故障停电时间由小时级减少到分钟级。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行,能大幅度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独立建设、独立运行、独立维护的模式。所需的主网图模信息普遍依赖人工校核导入,系统间模型差异问题凸显;所需的主网三遥数据是基于厂站的单通道转发,数据容易堵塞;操作控制依赖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配电网图模数据存在不同厂家和应用技术路线不同,表达方式差异很大,维护和应用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全网供电拓扑模型的图模数据共享系统。文中搭建了图模数据共享系统总体构架,并给出系统需要的软硬件配置,提出图模数据共享系统信息与图模交互模型,图模交互基于CIM/SVG相结合的数据交换格式,实现应用之间的解耦与透明交换,建立基于全网供电拓扑的图模数据共享模型,实现PMS2.0、配电自动化、用电采集系统图模数据存储标准化。最后,实践表明,研究成果应用有助于实现图模数据共享和一体化应用,提高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6.
配网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图模变化频率高,导致配电自动化运维的图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变化量的图模多版本分层订阅机制。通过源端唯一的配电网设备异动管理,分层次订阅数据、拓扑结构的变化量,采用数据库多版本管理机制构建设备数据结构。通过快速构建设备间的层次结构和拓扑结构,按版本对配网图模进行对比和更新,全面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的正确性,提高配网图模的维护效率,保证了基于配电网模型开展研究分析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冯斌 《电力信息化》2010,8(8):58-61
根据公共信息模型(CIM)导入导出技术.量测命名及编码规范研究的成果,提出并实现了基于IEC61970/61968CIM模型的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图模数据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与EMS系统主设备模型.图形信息及电网实时数据难以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2个应用系统间图模数据整合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和SVG标准在电网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话网的配电负荷综合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配电负荷综合监测可为供电部门了解配电系统运行状况、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制定最优供电方案等提供科学和完整的数据。配电网的特点是地域分布辽阔、监测点非常分散。传统的配电负荷综合测试仪不具备远程通信功能 ,要得到配电负荷的测量数据 ,必须到现场去手工抄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实现配电网的综合自动化和变电站的无人值班 ,本文结合齐鲁石化总公司“配电负荷综合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实践 ,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原理 ,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1 监测系统组成配电负荷综合监测系统包括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9.
结合内蒙古电力公司“十二五”县城电网规划,以内蒙古某县为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县级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建设规划方案: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监控管理小系统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通过快速故障定位,自动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对健全区域的供电以及监测配电网运行状况,实现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有助于提升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县级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发展和供电服务需求水平的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作为支撑配电网运维和调控业务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对于城市复杂的供电环境以及可能频发的配电网故障,馈线自动化(FA)功能更是不可或缺。目前国内在运用DAS/SCADA功能方面已经取得较多实用化成果,但FA功能尚未达到设计预期,技术和运用难题较多。针对成都配电网故障特点和应用需求,详述成都三年来集中模式FA大规模建设、深度应用路线、经验及其效益特征,有助于推进国内FA研究和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作为坚强、统一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服务于用户的供电网络。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的品质、缩短供电故障的时间、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是配用电网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住确、及时地传送到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并且将反映远方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文章将对采用EPON技术组网的配电通信网络的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实时/历史数据库建立配电网实时数据统一采集平台,给出了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所设计的平台具有与主流生产控制系统、用户电表及电气相关系统等的数据接口,集成了丰富的通用软件工具,能对配电网的实时/准实时数据统一进行管理和分析,并能方便地配合实施智能配电网的高级应用,为全网/局部区域电网优化运行分析与控制以及智能电网营配一体化模式建设奠定了基础。按提出的实施方案和实现技术,以某供电公司的配用电系统为实例,成功设计出覆盖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配变监测、故障监测的配电网实时数据统一采集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施萱轩  孟军  梁浩  秦韶杨 《电力工程技术》2018,37(5):143-147,154
故障抢修工作是配电网运行的重要环节,提升抢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故障抢修工作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以故障抢修为切入点,从时间、空间和故障类型3个维度对95598故障报修工单进行调研统计。在此基础上,确定能准确反映配电网故障抢修质量与效率的评价指标,采用打分的方式对各指标进行直观对比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其权重,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得分,从而建立一套明确且实用的配电网故障抢修质量与效率评价体系。最后,以南京市为例,对其各区域的配电网故障抢修质量与效率进行评价,挖掘抢修工作的薄弱点,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配电网呈现出潮流双向化、源荷智能化、网络电力电子化等新特征,为提高智能配电网的可观测性,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等新技术产品得到逐步推广和使用,为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和运行控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针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电动汽车接入智能配电网实际情况以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信息与已有SCADA数据集成应用需求,提出了多源端系统数据信息集成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基于海量数据总线和高速数据总线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方案,通过采用主动分布式内存库、高速数据总线等技术将微型同步相量量测高密度实时数据与已有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集成和融合共享,为智能配电网高频运行状态估计、小电流故障诊断与定位、动态特性优化协调控制等高级应用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专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内蒙古电网通信网络骨干网强、接入网弱的现状和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电力无线专网在内蒙古电网不同供电区域的适用范围、工作频段及无线技术体制,并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划、多业务承载以及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是否发展20 kV配电网以及采用何种电压等级序列是当前湖南电网规划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湖南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压等级序列方案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邵阳宝东科技园、邵阳城东供电区和益阳资阳农村地区为例,分别分析了在湖南电网新建区域、城市建成区和农村低密度负荷区发展20 kV配电网的技术经济性情况,所得结论可为其他电网发展20kV配电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建其  王主丁  张代红  孙峰  冯霜 《供用电》2012,29(2):34-38,43
随着配电网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日趋增强,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配电网规划中关注的热点。针对传统电网可靠性规划存在的目标性弱或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提升供电可靠性关键措施的配电网规划实用方法。结合国内的配电网接线模式及运行、检修特点,建议重点采用"双接入"和"小分段"接线模式。通过实际数据评估和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电力传输网络转网和技术演进策略研究,提出全业务电力传输网络架构摸型,满足智能电网新型业务大带宽、高实时性和高安全性等承载需求。通过对电力传送网络承载业务的流向及带宽需求分析,将全业务电力传送网络划分为干线承载网和本地承载网。通过对OTN、MSTP、PTN和IP RAN等技术的详细论证分析,确定干线承载网采用OTN+MSTP技术模式,本地承载网采用PTN技术模式来建设网络全面覆盖、业务贯通、网络扁平化、网络层次功能明确的全业务电力信息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杭州电力通信业务现有的网络平台容量和业务承载质量已无法满足需求,文章提出了杭州地区数据通信网建设方案,对数据通信网建设目标和原则、组网方案、MPLSVPN方案、QoS规划方案进行了全面阐述。新建的数据通信网具有高可靠性、大容量、高传输速率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智能电网发展而爆发式增长的数据业务和应用,为地区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