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美国《MILTECH》1989年第3期报导了美国反应装甲较详细的情况。M2/M3布雷德里机械化步兵战车/装甲战斗车辆在炮塔、车体两侧和首上甲板全部挂裝着这种反应装甲。通常其侧面和正面的砖型反应装甲结构用伪装油布覆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掩  相似文献   

2.
反应装甲设计原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北锁  吴成 《兵工学报》1994,15(3):42-47
提出了反应装甲设计原理:快速运动的上飞板,不断地把射流切割成段;每一段射流都被上下飞板两次消耗部分长度;射流对主装甲的侵彻深度,就是出下飞机后各段残余射流侵彻深度总和。计算关系式中,包含了连续变化的射流速度和直径,飞板速度和厚度,主装甲钢的强度等主要弹靶因素。这是一种能确定“三明治”式反应装甲盒高度、长度和厚度的工程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正> 据美刊《国际防卫评论》1990年11期报导,西班牙军队希望在1991年初能决定是采用被动装甲还是反应装甲来加强它的AMX30坦克。Sarta Barbara的方案是一种新的SBBR反应装甲。SBBR系统包含标准的元件,炸药的层数与尺寸随安装车辆而定,要求车体的最小厚度为20mm的钢板(或与之相当的厚度),采用在车体结构上焊接螺母  相似文献   

4.
美国陆军改进驻南朝鲜的 M-60A3主战坦克,在这种坦克上安装附加反应装甲。美国于1985年开始研制反应装甲,但这次采用反应装甲改装 M-60A3坦克要比预计提前两年。据报道,美国陆军的反应装甲综合考虑了苏联和以色列的设计并加以修整,以确保具  相似文献   

5.
<正> 美刊《Military Technology》1989年第3期刊登了一张展示炮塔、侧面和车首上斜部装有全套反应装甲块的美国M2/M3 BRADLEY机械化步兵战车(MICV)/战斗指挥车辆(CFV)的照片,并载文详述了美国的反应装甲。 据报导,美国的反应装甲构件最初是由Aberdeen试验场弹道研究试验室设计的,后来是由Picatinny兵工厂陆军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ARDEC)研制的,现在,米兰陆军弹药工厂(Milan Army Ammunition Plant)正在进行批量生产。 美国生产的反应装甲块只有两种标准型号,分别被称为M1和M2。这反映出美国采取的是与苏联一样的逻辑思想方法,同最初以色列为保证各种不同的车辆都能获得最佳的防护生产一些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反应装甲块的基本思想相比有明显的差别。M1反应装甲块是正方形,边长力12吋×12吋(即30.5×30.5厘米),重为19磅(8.6公斤),而较大的M2则为长方形(12吋×18吋,30.5×45.7厘米),重为28磅(12.7公斤)。两种型号的厚度均为2吋(5.08厘米)。  相似文献   

6.
装甲技术的趋势根据 Lord Carver 专家的观点、现代坦克的防护可划分为间接防护和直接防护,还应增加人员防护(图1)。大多数坦克设有对核、生、化的单兵防护和集体防护。乘员用的防弹衣有两个作用,既可减少因车辆运动、着火及车内金属件碰撞而引起的损伤,叉能起隔热作用。此外还有装甲披挂掺有金属的聚乙烯内衬,而这类内衬迄今仅在苏联坦克中应用。聚乙烯含有氢原子,加入金属粒子并和金属化合后,吸收中子的能力大大加强,与氢一起捕获大量中子。硼是最佳的吸收中子的元素。苏联是采  相似文献   

7.
反应装甲出现以后,几乎宣告了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彻底失效,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各国纷纷研制和装备反应装甲。但在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对付反应装甲的新型弹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串联战斗部,使反应装甲进一步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现代  相似文献   

8.
<正> 据美刊《国际防卫评论》1990年第四期报导,以色列为美军提供了一种称为Arma-dillo的反应装甲,用于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它可防中口径破甲弹,同时也能增强对动能弹的防护能力,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它使M2/M3A1布雷德利能防30mm弹丸,M113A1人  相似文献   

9.
<正> 许多年以前,西德一项专利首先确立了反应装甲的原理,许多特别关心破甲弹发展的政府机构和生产厂家,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主要由一些小盒组成,小盒又是由两块簿板(每块厚均3mm)和夹在其中的炸药(如黑索金)组成。把螺栓焊在车体或炮塔上,再把反应装甲固定在螺栓上。  相似文献   

10.
爆炸反应装甲的发展方向(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正祥 《国外坦克》2008,(10):26-26,31-37
随着反坦克弹药威力的不断增强,采用单纯被动的方法来增强装甲战车的防护已经不能满足其防护要求。为此,欲增强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必须另辟佳境,采用外部能源。这种能源可以从炸药、电能或者从主动化学物质中分解出来的能量中获得。按照对来袭反坦克弹药的作用原理,采用的型式、动能和实现方法的不同,可以相应的研制出多种动能防护装置。  相似文献   

11.
爆炸反应装甲的发展方向(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正祥 《国外坦克》2008,(11):31-37
综合型爆炸反应装甲 专家提出的综合型爆炸反应装甲的方案是在反应装甲盒内配置两块反应装甲模块,第一块为3层结构,上下层为钢板,中间层为炸药,第二块为填充有泡沫材料的被动型反应装甲模块。当来袭的反坦克弹药的聚能射流与第一块反应装甲模块相撞后,没有完全消耗掉的聚能射流继续作用到第二块被动型反应装甲模块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反应装甲与射流作用的机理,应用瞬时爆轰相关理论,建立了飞板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应裳甲飞板转角工程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飞板任意微元、任意时刻的转角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飞板在运动中转角只与其速度和炸药的爆轰速度有关,与数值计算和实验的结果相吻合.利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了夹层装药对飞板的作用,为研究平板与射流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飞板变形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动能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是两种基本形式的反装甲弹。动能穿甲弹是由高膛压炮以很高的速度发射的硬心弹,完全依靠动能穿甲。成形装药,经常叫做“空心装药”,是在一个炸药圓柱筒内嵌入一个铜药形罩圆锥体。当击中目标时,瞬发引信起爆高能炸药,高压爆轰波把药形罩挤压成一条以8公里╱秒的高速流动的射流。射流冲击装甲目标所产生的压力值比裝甲材料的屈服强度大一个数量级。因此,可以使用动液流来模拟穿甲过程。简单地说,射流作用在装甲钢上并迫使装甲钢流动,就象水流推动泥土一样。由于它的效能完全不取决于弹丸的速度,因此空  相似文献   

14.
<正>1969年,德国的曼弗莱德·赫尔德博士进行了一项反装甲射击试验,用几种当时刚研制出的反坦克导弹射击坦克的车体、炮塔。导弹都配备了聚能破甲战斗部,金属射流足以穿透坦克的装甲,甚至击穿另一侧。赫尔德博士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炮塔或车体内有炮弹时,反坦克导弹的金属射流未必能击穿对面的装甲,甚至没有在上面留下任何痕迹。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5.
爆炸式反应装甲飞板变形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夹层装药结构飞板变形的物理现象,利用瞬时爆轰理论,考虑了散心爆轰作用,建立了夹层装药平板运动规律工程计算模型,并对飞板运动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和理论计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平板在飞行当中的运动规律和变形过程,为研究平板与射流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爆炸反应装甲内装的2种含能材料受到单一性制约,已不能满足多元化战场环境需求的问题,对爆炸反应装甲含能材料的发展进行研究。介绍前两代爆炸反应装甲用含能炸药,探讨其发展方向,提出爆炸反应装甲专用炸药新思路,并对HNIW和HMX部分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能显著增加穿透深度或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历史渊源随着反坦克弹药威力的不断增强,很显然单纯用被动方法(增强基体装甲)来增强装甲车辆防护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因此,有必要使用其它外在能量。这些能量可能是炸药、电能以及化学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能量。已有多种利用爆炸反应原理来防御来袭反坦克弹药的装甲问世,例如以色列"茄克衫"爆炸反应装甲、俄罗斯"接触"系列和"化石"爆炸反应装甲、乌克兰"利刃"爆炸反应装甲等,它们的区别在于所利用爆炸反应能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电子、激光和红外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威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到70年代末,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已达1700~1800米/秒,反坦克导弹的破甲厚度已接近1000毫米。因此,作为地面部队主要进攻武器的坦克装甲车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增强其防护能力已迫在眉睫。为此,各国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其中主要是普遍采用爆炸式反应装甲和加强型被动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为对付各种采用破甲机理的反坦克弹药,  相似文献   

19.
文中应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对射流侵彻反应装甲飞板运动变形及干扰射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验结果,反应装甲飞板运动与变形过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射流斜侵彻反应装甲时,飞板不仅对射流具有"切割"作用,同时还使后续射流发生偏转,射流偏转速度与卵石模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讨了反“反应装甲”的新途径-小聚能装药对反应装置穿孔而不爆炸,从而排队了反应装甲干扰,初步找到了小聚能罩材料即低声抗材料和易断裂射流的材料,计算了新材料的射流参数、冲击压力,产生了半经验的射侵彻钢板的临界速度模型,通过实验进行了对比,并对穿孔而不爆炸进行了检验,对改进串联装药和对单级装药反“反应装甲”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