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在北京谱仪Ψ(3770)扫描实验中,利用快速重建数据,基于大角度Bhabha散射事例测量各扫描能量点数据样本的积分亮度。  相似文献   

2.
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议(BES),于2003年12月在质心系能量从3.660到3.897 GeV区间内67个能量点上收集了数据,我们测量了此67个能量点数据样本的积分亮度.数据样本对应的总的积分亮度为(5550.96±13.56±108.24)nb-1.  相似文献   

3.
13 C(α,n)16 O是渐进巨星支(AGB)星中慢速中子俘获(s)过程的主中子源反应,而17 O 6.356 MeV1/2+阈下共振对13 C(α,n)16 O反应影响很大。本文使用HI-13串列加速器和Q3D磁谱仪,首次测量了13C(11B,7Li)17 O转移反应角分布,确定了影响13C(α,n)16 O反应最关键、最不确定的17 O(Ex=6.356MeV)阈下共振态的α宽度,从而得出天体物理能区13 C(α,n)16 O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澄清了国际上已有S因子数据间高达25倍的巨大分歧。AGB星s过程核合成网络计算表明:新反应率数据导致恒星中铅的丰度增加了25%。  相似文献   

4.
用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200AGeV)U U中心碰撞中核形变对J/Ψ压低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两形变核的长轴都沿束流方向的碰撞中,J/Ψ低因子约为两轴都垂直于束流方向碰撞时的1/2。  相似文献   

5.
本轮BEPC加速器运行的主要任务有三部分:为同步辐射光用户提供三个阶段约86天的专用光;为高能物理提供1.842GeV对撞束流,获取1464万ψ(2S)事例以及在ψ(3770)共振峰上取数,累计获取在线强子数28.58万,积分亮度达8.15pb-1:完成与BEPC改进,BEPC-Ⅱ工程相关的机器研究实验,全加速器中心同志在兄弟室的配合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运行任务。  相似文献   

6.
评价了~(58)Ni在10~(-5)eV到20MeV能区的全套中子数据。数据包括全截面、弹性、去弹、总非弹,九条分立能级和连续态的非弹及(n,2n),(n,3n),(n,n′α) (n,αn′),(n,n′p) (n,pn′),(n,p),(n,d),(n,t),(n,α)和(n,γ)反应截面,还包括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γ产生数据和共振参数。评价依据直到1995年测量的实验数据和用UNF程序的理论计算。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第三版(CENDL-3)。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束团内粒子之间的空间电荷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下,对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现有的一台注入器(加速常数为K70的AVF型回旋加速器)中束团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束团的形变、束晕现象同样发生在回旋加速器中,不过,其产生机制不同于直线加速器。它不是由共振和混沌引起,而是由于粒子的排斥运动和束团内粒子的涡流运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58)Ni在10~(-5)eV到20MeV能区的全套中子数据。数据包括全截面、弹性、去弹、总非弹,九条分立能级和连续态的非弹及(n,2n),(n,3n),(n,n'α) (n,αn'),(n,n'p) (n,pn'),(n,p),(n,d),(n,t),(n,α)和(n,γ)反应截面,还包括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γ产生数据和共振参数。评价依据直到1995年测量的  相似文献   

9.
评价了天然镍在10~(-5)eV~20MeV能区的全套中子数据。数据包括全截面、弹性、去弹、总非弹、33条分立能级和连续态的非弹及(n,2n),(n,3n),(n,n′α) (n,αn′),(n,n′p) (n,pn′),(n,p),(n,d),(n,t),(n,α),(n,γ)和(n,2p)反应截面,还包括有关反应的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γ产生数据和共振参数。评价依据直到1996年测量的实验数据和用UNF程序的理论计算。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给出并纳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第三版(CENDL-3)。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的、用单管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14)C、~(35)S 的衰变率的方法。改变透光率,测得一组不同斜率和外推值的积分偏压曲线,再将这些积分偏压曲线的载距对其斜率作图,并外推到斜率为零,相应的计数率即为所求的衰变率。  相似文献   

11.
在10~(-5)eV~20MeV的中子能量范围内给出了天然汞的全套中子核数据。评价的内容包括总的、弹性、去弹、总非弹、30条分立能级、连续非弹、(n,2n)、(n,3n)、(n,n~1p)、(n,n~1α)、(n,p)、(n,d)、(n,t)、(n,α)和(n,γ)截面;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中子发射截面(DDX);γ射线产生数据和共振参数等。评价是根据仔细分析和选择的有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而进行的。理论计算程序(UNF-92)对中重核的核反应计算起了重要的作用。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编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存[MAT=1800],并提供核工程有关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天然铊的评价中子核数据是在10~(-5)eV到20MeV中子能量范围内进行的。评价的内容包括总的、弹性、去弹、总非弹、16条分立能级、连续非弹、(n,p)、(n,α)、(n,d)、(n,t)、(n,2n)、(n,3n)、(n,n′p),(n,n′α)和(n,γ)截面;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X);γ射线产生数据和共振参数等。评价是基于1992年之前的实验数据,而理论计算则采用UNF-92程序。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编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工水力学程序RETRAN-02和反应堆物理计算程序MARIA,计算和分析了微型中子源反应堆MNSR的瞬态特性。计算得到的事故序列和后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为了研究Doppler效应,考虑了反应堆的有效共振积分。计算了反应性温度系数的权重因子。计算了反应堆功率峰,冷却剂。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和冷却剂质量流量等瞬态参数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及结晶机制,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感兴趣的课题。H.S.chen和s.Y.Chuang从冷轧、电子辐照和退火处理等不同方面用正电子湮灭技术研究过非晶态合金,结论是:无定形合金中只含有可忽略的类空位缺陷;局部原子可能重新排列,形成原子团;排除微晶无序结构的可能性。M.Doyama等测量了无定型合金Ni_(0.79)P_(0.21)和Co_(0.81)P_(0.19)的角关联,他们提出:无定形合金是一种过冷均匀液态。S.Tanigawa等人研究了正电子湮灭特性随样品处理温度变化的动态过程,给出无定形合金Pd-Si,Ni-P晶化过程的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KORP-1是用于计算直接(n,p)或(p,n)反应的微分截面及其勒让德系数和积分截面的程序。将(n,p)或(p,n)反应的直接过程看成是一种敲出反应并用通常的在零程近似下的DWBA理论进行计算。一般来说所得的角分布计算结果是与实验数据符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子的积分迁移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非均匀栅元共振能区的超热能谱、共振积分以及相应的群平均截面,共振中子通量的空间分布、共振自屏因子等。本文避免了目前在共振计算中所引入的许多近似。考虑了一个核共振峰的能级干涉效应和不同核之间的干涉。本方法具有甚高的精确度。可以作为基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175)Yb(i)与~(169)Yb(j)的生成率(B_i~0与B_j~0)和~(174)Yb与~(163)Yb的热中子俘获截面文献值(σ_i与σ_j)分别计算得出的照射处的表观中子通量(I_i与I_j)之间的比值R_(ij)不是预期的1而是文献值2.46。重复以上实验,由两个样品所得的R_(ij)值分别为2.52和2.45。B_i~0与B_j~0的误差均小于10%。由于~(163)Yb的共振积分与热中子俘获截面之比值8.3比~(174)Yb的(<0.10)为大,R_(ij)的  相似文献   

18.
由~(174)Yb和~(168)Yb的(n,γ)反应产生的~(175)Yb(i)和~(169)Yb(j)的生成率之比值B_i~o/B_j~o;称为~(175)Yb与~(169)Yb的中子活化R矩阵元R_(ij)。R_(ij)的准确度比之其他的R矩阵元的要高得多。另外,~(168)Yb(n,γ)~(169)Yb反应的共振积分与热中子俘获截面之比值的文献值为8.33±0.74,而~(174)Yb(n,γ)~(175)Yb反应的为<0.1,二者之间的差别比较显著,~(175)Yb与~(169)Yb的半衰期又比较适  相似文献   

19.
用~(16)O(α,α)~(15)O共振散射在E_R=3.042MeV共振,分析样品中氧含量及浓度分布,研究了离子束混合引起的W-Si多层薄膜间的反应及形成的WSi_2薄膜性质与膜中氧杂质浓度的关系,氧的再分布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发现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氧朝表面扩散。形成硅化物时氧从硅化物中排出,并在表面和硅化物与单晶硅衬界面积累。在350℃下用As离子辐照时,含氧较低的样品直接形成六角WSi_2相,含氧较高的样品没有得到六角WSi_2相。含氧较少的样品,在离子束辐照下混合较均匀,形成的二硅化钨薄膜有较大的晶粒和较小的电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国外发表的现存的多群数据直接计算都卜勒反馈系数的插值併群方法胍酝ü惹蟮ジ龉舱穹宓挠行Ч舱窕侄蟮拥淖龇ú煌?后者比较烦杂,计算量大。为了检验所用的方法,将计算结果化为~(238)U的有效共振积分,再与实验测量作比较。比较的量包括:室温时对应各种UO_2棒直径的有效共振积分,高温时对应各种温度的有效共振积分及其温度系数。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验符合较好。所编制的程序称Doppler,有PDP和CYBER两个版本,现均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