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了以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三聚氰胺海绵(r-GO@MeS)作为基质净化材料的改良QuEChERS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快速测定乌鸡肉中35种兽药残留。考察了金属螯合剂(Na2EDTA)、脱水剂种类(MgSO4、Na2SO4)与乙酸添加量(0%、0.5%、1%、3%、5%)对待测兽药提取效果的影响,探究了海绵用量与净化模式(动态与静态)对待测兽药净化效果的影响。与常用的基质净化材料(C18、PSA、GBC)对比发现,r-GO@MeS具有同等甚至更优的净化效果和便捷度。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50、100、1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监测药物回收率为66.6%~118.8%;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3.8%和14.6%;在5~2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基质效应低(-19.4%~19.8%)、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6μg/kg和0.3~15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超声波萃取法将土壤中的七氯、氯丹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萃取、经Florisil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七氯、顺、反-氯丹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4.7μg/kg、3.93μg/kg和5.28μg/kg,加标回收率在76.4%~114%之间,精密度(RSD)15%。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QuEChERS EMR-Lipid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前处理利用酸化乙腈实现快速高效的蛋白沉淀萃取,使用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管(QuEChERS EMR-Lipid)和EMR-Lipid反萃管进一步净化,氮吹,用0.1%甲酸水溶液复溶,经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0.2%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扫描。结果:各组分在5~2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3个添加水平(n=6)的回收率为79.1%~99.3%,相对标准偏差在1.6%~8.7%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检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畜禽肉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和青霉素类兽药的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V(Na-2EDTA-Mcllvaine)∶V(乙腈)=7∶3的混合溶液提取,氮吹后经MCX小柱净化,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在5~2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4类药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5~2.0 μg/kg之间,定量限在2.0~6.5 μg/kg之间。添加10、50、100 μg/kg 3个浓度水平,4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0.0%~130.9%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3%~9.86%之间。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并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分析,通过多级质谱的精确质量数测定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畜禽肉中多类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腰果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用乙腈/水溶液匀浆提取腰果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经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分别进行了5μg/kg、20μg/kg和100μg/kg等3个添加水平的8种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分别为82.4%~96.3%,RSD分别为2.3%~8.5%。该方法简单快速,其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荣  何力  徐进  吴翠玲 《质谱学报》2010,31(2):110-115
建立了鱼体组织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气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GC-IT-MS/MS)方法。试样用V(正己烷)∶V(丙酮)=1∶1溶液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联合净化,浓缩、定容后,上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I电离模式,选择不同的监测特征离子,GC-IT-MS/MS法能灵敏测定加标试样中全部目标化合物。添加浓度为5.0μg.kg-1和10μg.kg-1时的加标回收率在76.2%~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8%~11%范围内;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1.42μg.kg-1和0.1~4.27μg.kg-1。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高纯La2O3中的Ce含量。选择同位素140Ce和142Ce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校正方程,分别考察了不同Nd含量的La2O3样品中140Ce和142Ce的质谱干扰情况和校正效果。结果表明,在Nd含量较高的情况下,142Ce的质谱干扰校正效果较差,回收率为-322%,RSD为173%,而140Ce的质谱干扰校正效果较好。因此,建立了Nd含量较高的La2O3中Ce含量的测定方法,140Ce的检出限为1.5 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2%~1.6%之间,回收率为104%~106%。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测定蜂王浆中双甲脒、单甲脒、2,4-二甲基苯基甲酰胺和2,4-二甲基苯胺的残留量。样品经氨水稀释、氨化乙腈沉淀蛋白并提取,通过中性Al2O3固相萃取柱净化,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检测,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双甲脒、单甲脒、2,4-二甲基苯基甲酰胺和2,4-二甲基苯胺的定量限分别为0.05、0.5、5.0和0.5 μg/kg,在空白蜂王浆基质溶液0~300 μg/kg范围内绘制线性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对空白蜂王浆进行添加浓度5.0、10、100、200 μg/kg的实验,总体回收率为50.5%~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15.0%。该方法简便、快捷,定量限能够满足目前国内外残留限量要求,可为蜂王浆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同时测定蔬菜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甲喹、恶喹酸、马波沙星、沙拉沙星、达氟沙星、双氟沙星、氟罗沙星、西诺沙星、伊诺沙星、萘啶酸、奥比沙星与吡哌酸等1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dSPE-HPLC-MS/MS)。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修饰COFs材料为dSPE吸附剂,一步实现样品净化;目标分析物在Shim-pack XR-ODS II (150 mm×2.0 mm i.d., 2.2μm)色谱柱上以乙腈和含有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17种喹诺酮类药物在0.2μg/kg~100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90),检出限为0.033μg/kg~0.23μg/kg,最低定量限为0.11μg/kg~0.76μg/kg, RSDs为2.6%~7.3%,加标回收率为76.9%~118%。本法可用于蔬菜中1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与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多环芳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植物油中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稀释,经硅胶柱净化后,以正己烷-二氮甲烷(1∶1,v/v)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经HP-5MS色谱柱(30m×0.25mm× 0.25 μm)分离,利用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对植物油中的痕量多环芳烃进行分析,在10 ~ 1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6~0.9993;16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S/N=3)为0.2 ~ 0.7μg/kg,定量限(S/N=10)为0.6~2.2μg/kg;16种多环芳烃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21%,0.02μg和0.5μg两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2.3%~93.4%;.该方法快速准确、分析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29种兽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乙腈混合溶液(1+1)提取和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分离,以甲醇和0.2%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UPLC-MS/MS法同时定性、定量测定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共计29种兽药残留。29种兽药在0.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以0.01mg/kg,0.05mg/kg,0.5mg/kg,2.0mg/kg 4个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回收实验,29种药物平均回收率72.2%-94.9%,相对标准偏差2.03%-13.23%,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或0.05mg/kg。方法重现性、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确证能力强,适用于饲料中29种兽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农产品中井冈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10 mM乙酸铵水溶液(7/3,v/v,pH5.5)提取,经硅藻土结合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mixed cation exchange column,PCX)净化,采用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interactionchromatography,HILIC)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多反应监测(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RM)扫描。井冈霉素在1~4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定量限10μg/kg,在1倍、2和10倍定量限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果蔬类添加回收率在85.06%~94.73%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在4.80%~5.92%之间;粮谷类添加回收率在79.26%~89.12%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在4.88%~6.01%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果蔬、粮谷等多种农产品井冈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固相萃取/LC-MS/MS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金刚烷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以甲醇-1%三氯乙酸(50+50,v/v)作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萃取动物源性食品,萃取液用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浓缩。以Thermo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对流动相组分和流动相添加剂对质谱的离子化效率进行考察,在1.0~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样品在5.0 μg/k,10.0μg/k和20.0 μ 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5.9%~108.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kg。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金刚烷胺残留量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微波萃取土壤中艾氏剂、七氯、狄氏剂和异狄氏剂4有机氯农药,结合QuEChERS净化和气相色谱定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V_(丙酮)∶V_(正己烷)=1∶1)提取,从线性、检出限、定量限和精密度等方面考察了方法的性能。4种有机氯的质量浓度在0.005~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8,方法检出限为0.04~0.07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0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0%~5.60%(n=6)。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试剂用量少,缩短了分析时间,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动物组织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检测方法。试样中的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经V(乙腈)∶V(1.0%三氯乙酸)=50∶50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1 mL V(甲醇)∶V(0.2%甲酸)=10∶90的溶液溶解残渣,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得在鸡肉、鸡肝、猪肉、猪肝等动物组织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检出限(LOD)均为0.4 μg/kg,定量限(LOQ)均为1.0 μg/kg;在0.5~100.0 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添加回收率实验表明,以上4种动物组织中添加水平为1.0~100 μg/kg时,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平均回收率在70.7%~9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1.7%。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痕量的18种磺胺类残留的方法,土样提取液经过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后由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该方法在10 min内完成对18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磺胺类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次空白加标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次空白加标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15.9%。l8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515.9%。l8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50.48μg/kg之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4.9%0.48μg/kg之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4.9%104%。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磺胺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魏天翔  颜亮 《机械工程材料》2022,46(1):35-40+46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Fe-Si/MnZn(Fe2O42核壳结构粉末,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Fe-Si/MnZn(Fe2O42软磁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600~1 000℃)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烧结Fe-Si/MnZn(Fe2O42复合材料均由Fe-Si合金颗粒和颗粒间MnZn(Fe2O42相组成;在600~700℃烧结时复合材料通过机械结合实现致密化,属于欠烧,800~900℃烧结可实现良好冶金结合,属于完全烧结,1 000℃烧结时颗粒间MnZn(Fe2O42铁氧体层遭到破坏,属于过烧;复合材料磁性能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先提高后下降,在900℃烧结时磁性能最好,饱和磁化强度最高,为1 476 kA·m-1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4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样品经正己烷提取,HLB固相小柱萃取净化,多反应监测(MRM)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测定,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丁香酚、异丁香酚的定量限均为2.5 μg/kg,甲基丁香酚和甲基异丁香酚的定量限均为1.0 μg/kg。在1~200 μ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6),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77.6%~11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9.1%。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丁香酚类麻醉剂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玉米赤霉烯酮等6种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粉碎,乙腈-水(体积比为86:14)超声提取,自制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Accurasil C1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乙腈(体积比为1:1)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在线柱后光化学衍生装置和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茶叶中的6种真菌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个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8.0%~88.3%,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9.2%,检出限(S/N=3)为0.12~10.0μg/kg。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抗基质干扰能力强,大大降低假阳性样品的检出率,可满足各种茶叶中6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QuEChERS法为前处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建立了蔬菜水果中58种农残的快速测定方法。果蔬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用QuEChERS法进行前处理。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这58种农药的质量分数均在0.01mg/kg~1mg/kg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1~2.5μg/kg,定量限(10S/N)为0.06~10μg/kg。以空白样品为基质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62%~1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7~17.26%。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果蔬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筛查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