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红河油田某井区长9油藏储层的岩石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分布及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为红河油田某井区长9油藏综合治理方案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化工》2021,50(1)
致密油是指其覆压基质渗透率≯0.1 m D的砂岩、灰岩等储集油层。与常规油气相比,致密油的储层相对常规油气更致密,资源丰度也远远低于常规油气,但致密油藏含油气面积一般远大于常规油气,并且其"甜点区"常在部分区域集中分布,圈闭对致密油藏控制相对较弱。在常规压裂改造技术条下,单井的试油试采产量极低,且面临动液面下降快、产量递减快的困境,故目前致密油藏多采用长井段的水平井配合大面积的体积压裂的改造方式进行开发。主要介绍了影响致密油藏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以延长油田富县探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解释、高压压汞,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剖面进行剖析,并对目的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的微观孔渗特征等进行研究,最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探区长8致密油藏储层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藏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藏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寻找油藏提供依据。在对钻井、录井、分析测试和试油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盆地中西部地区长6油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区长6油藏的形成受烃源岩条件、岩性圈闭构造、油气运移裂缝及沉积相带分布四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已钻探井实际资料,综合分析该区石油地质情况,搞清成藏控制因素,预测有利区带。安边地区长8油藏控制因素可总结为:长7烃源岩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鼻状隆起构造是油藏形成的必要条件;水下分流河道是本区长8油藏的主要储集体。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长2+3油藏差异类型较大。通过构造、沉积和油气藏对比剖面研究,结果表明:1)志丹探区长2+3油藏主要类型有岩性圈闭油藏、构造—岩性圈闭油藏、岩性—构造圈闭油藏;2)志丹探区典型岩性油藏分布在长23、长33层位,产量较低;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长23层位,产量较低;岩性—构造油藏主要分布在长21,主要受构造控制,产量较高;3)受构造、岩性圈闭控制因素影响,构造控制油藏产能相对大于岩性控制油。  相似文献   

7.
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随着开发时间延长,采收率低的开发矛盾相对突出。结合合水区研究区块的实际生产数据,剖析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为今后剩余油挖潜、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6致密油储集砂岩是靖边油田中生界致密油储层的主力油气勘探层位,为部署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的剩余油挖潜工作,对杨米涧地区沉积背景进行调研,结合岩心特征及测井分析,识别长6致密储集砂岩各小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分析各小层发育时期沉积相带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杨米涧地区长6段致密油储集砂岩为延长组主要致密油产层,长6段致密油储集砂岩主要形成于NE向物源形成的三角洲平原氧化环境中,厚度约100~150m,沉积期发育3~5条NE向分流河道;有利储集砂层主要沉积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环境,有利储集砂带主要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环江油田L247区长8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地质状况复杂,非均质性强。随着油藏的开发,低产井逐渐增多,低产原因不清,为此开展了油井低产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总结低产原因,为下步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表明:L247区长8油藏低产内在因素主要为渗透率、水驱特征及启动压力梯度;外在因素主要为超前注水量、欠注及改造规模,投产高含水井和裂缝性见水井主要低产原因为大改造规模下的超前注水导致隐性裂缝开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南泥湾油田刘台区延长组长6油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区域沉积背景、储层特征、圈闭及油藏类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刘台区长6油层属典型的低渗—超低渗储层,油气富集主要受物性、岩性及岩相等因素影响。有利的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共同控制了长6油藏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英旺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源充足,主力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油气具有以纵向运移为主、叠置复合砂体侧向运移为辅,生烃中心控制油气藏分布的成藏特征。通过本区长8油层组成藏条件的系统研究,得出本区英3井-高94井区、庙1井-龙91井区是长8油层组运聚的有利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杏子川采油厂化子坪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砂体特征、岩性遮挡、成岩作用及构造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长6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浊沸石溶孔是该区最典型的孔隙类型,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形成良好的圈闭遮挡条件,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化子坪地区长6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研究首先从油藏纵向分布、平面分布、油源条件与运移、圈闭分析与油藏类型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志丹探区寨102区长4+5油藏的控制因素,认为油藏主要分布于长4+52小层,平面上砂体主要受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控制自北向南覆盖整个井区;油源为长7烃源岩向上运移至长4+5油层;通过建立油藏剖面和刻画顶面构造,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依据油藏控制因素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有利区预测,预测具有开发潜力区域两处。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主要钻遇地层延长组长6和长2两个油层组,通过油藏流体性质和油藏分布的特点相互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对陕北斜坡东南部Z地区延长组油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长6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鼻状隆起、区域盖层等3方面因素控制。通过典型油藏特征分析等研究证明长2油藏主要在砂体较厚区域及构造高部位富集。长2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储层条件及顶面构造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长6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及储层之间的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杏子川冰草峪区长2油藏油藏以岩性-构造控制为主,各含油小层砂体体积小且分散性大,注采结构不完善,限制了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程度,出现了地层能量下降,边底水突进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三种估算水驱控制程度的方法,结合影响水驱控制程度的因素,建议增加部分低射孔程度井的射孔厚度、采油井转注、完善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合理加密井网等开发调整对策,提高杏子川冰草峪区长2油藏水驱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藏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的油气分布规律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前人认为该地区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区内发育的鼻状隆起对油气分布是否有控制作用也存在争议。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以杏河区为例,通过对沉积相、储层物性、构造及其与油藏分布关系的研究发现,不仅沉积相是其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而且储层物性的差异性也是形成圈闭遮挡的重要条件,该区长6发育的鼻状隆起对长61、长62、长63油藏油气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对长61油藏控制程度弱,而对长62、长63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梁西区位于鄂尔多斯中南部沉积中心,本文通过对长8油藏控制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影响长8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7层泥岩为长8油层组提供了良好的盖层,位于生烃中心,油源充足,经后期的压实及溶蚀作用,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芦草沟组致密油,是新疆的主要油田分布区。由于受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其油藏的分布储层和构造不尽相同。对于开采技术而言,相应的也就迎合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致密油藏分布。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上升,有效地拓展石油资源空间,提高油井开发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钻井和储层改造时间和费用,减少新疆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成本,是现代石油开采工业努力的方向。论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地质条件分析,论述新疆地区致密油藏分布特点,进而时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开发技术和开采难度进行评述,以解决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渭北油田WB2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3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储层微裂缝较发育,地层压力系数低,油水粘度比较大,开发难度大。WB2井区长3致密油藏2013年开始进行规模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弹性能量开发、直注平采井网注水开发、直注直采矩形井网注水开发、直注直采井网注CO_2非混相驱开发及微生物吞吐开发试验。开发试验表明水平井多段分段压裂后弹性能量投产初产较高,但递减快;直井多段超前注水有助于提高水平井初期产能并减缓水平井递减;直注直采注水开发水淹油井比例高,注水开发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注水井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及油井压裂规模;注CO_2非混相驱及微生物吞吐对提高WB2井区长3致密油藏采收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