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ANSYS Flotran模块对不同速度下的管芯式散热器的空气流动速度和压降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表明利用ANSYS对管芯式散热器阻力性能进行模拟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对新型管芯式散热器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家标准建立了一套汽车散热器热力性能试验系统;运用该系统对管芯式散热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它的三种水管排数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数据;运用最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编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得到了管芯式散热器的三种管排数的空气侧与水侧的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4.
5.
6.
本文对管内扭带旋流装置在不同扭带宽度下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到了传热与阻力拟合式。 相似文献
7.
8.
传统的散热器流动阻力性能分析是依靠大量的试验来完成,而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可以在获得直观结果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试验工作量。建立了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波纹翅片通道的稳态湍流数学模型,对车用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阻力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得到阻力系数与平均流速拟合函数,经过修正可以用于不同环境温度下阻力性能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CFD技术,分别对5种长短轴之比的椭圆管管内湍流和层流状态时的换热与流动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流体流动状态和椭圆管长短轴之比对换热系数与流动阻力的影响,并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拟合出湍流区椭圆管管内换热系数的准则关系式,最后绘制每种类型椭圆管的局部换热系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采用当量直径的方法计算椭圆管内换热系数误差较大;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每种类型的椭圆管管内阻力系数逐渐减小;而在相同的雷诺数下,随着长短轴之比K的增大,管内阻力系数逐渐增加;每种类型的椭圆管具有类似的局部换热特性,即长半轴两端点处局部换热系数最低,而短半轴两端点处具有最大局部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固液两相冰浆在换热器中的传热和压降研究的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所进行的直接接触式制冰的流动特性的研究成果,试验结果表明二元冰浆的摩擦阻力比纯水大,并随含冰率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但变化量不大,试验还测定了管道程度对二元冰浆流动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有测试平台对管内液相流动换热压降进行研究,通过调节工质泵转速、水箱温度等实现对工质流量、饱和压力的调节,调节预热段、蒸发段电加热功率,实现对实验管进、出口工质状态的控制,进而为实验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数据分析中,对管内工质摩擦压降、局部压降进行综合考虑,对测压工装进行特别设计,以提高压降测量精度。实验结果显示:管内总压降和局部压降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局部压降在总压降中占比约为7.8%~9.1%,各公式对摩擦压降的预测误差波动范围为1.03%~1.79%,且当质量流量<75 kg/h时,各公式预测误差小于1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此外,袁恩熙公式在四个预测公式中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基于内燃机的工作特点,比较理论循环的三种加热方式,证明了温压约束下等压加热循环性能最优。通过优化理论循环,提出了等压换热理想循环,由此推导出温压约束下内燃机循环净功和热效率界限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获得最大循环净功的条件,以及相应热效率与卡诺循环热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氧气汽化冷却烟道传热的计算方法提出实用算法,而取代机械行业标准"烟道式余热锅炉设计导则"和"氧气转炉余热锅炉技术条件"中所提出的辐射传热算法。文中主要介绍了烟气成分计算、辐射传热计算和对流传热计算方法。其中烟气成分计算过程主要包括烟气的组成、焓值;辐射传热计算将放弃机械部标准所提出的辐射传热计算标准,而采用锅炉辐射室标准计算方法;增加对流传热部分,弥补机械部标准缺少对流换热计算的问题。综合整个过程中的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与烟气焓值变化进行比较,进行综合试差运算,最终确定整个汽化冷却烟道的温度变化和热能回收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