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麻纤维的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大麻纤维的吸声性能,采用驻波比法测试了大麻、羊毛和棉纤维在中、低频段下的吸声系数,研究了纤维层厚度、容重、后背空腔和孔隙率对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大麻纤维层厚度、容重、后背空腔尺寸,均可提高大麻纤维在中、低频段的吸声系数。纤维层厚度增加,共振吸收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容重增加,吸声系数开始时增加比较明显,随后增幅趋缓;孔隙率增加,大麻纤维吸声系数逐渐增大。当容重、厚度相同时,大麻纤维的吸声性能要比羊毛和棉纤维的吸声性能差。  相似文献   

2.
非织造布絮片保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程  储才元 《非织造布》1999,13(3):14-16
在对三种非织造布絮片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对其保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絮片经加膜后,由于有较多静止空气的存在,其保暖性能明显增强,同时,还对加膜前后絮片的透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麻纤维的性能,说明了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熔喷丙纶非织造材料和玻璃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为受声面和背衬层,通过热粘合方式制成双层复合非织造材料基吸声体。通过分析吸声体受声面和背衬层非织造材料的厚度、面密度、孔径、孔隙率等结构参数与复合吸声体的吸声系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各层非织造材料结构参数对复合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熔喷丙纶非织造材料和玻璃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厚度和面密度的增加,吸声体中高频段吸声系数显著提高;受声面和背衬层的孔径尺寸和孔隙率的变化对双层复合非织造材料基吸声体的吸声性能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非织造布絮片保暖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3种非织造布絮片进行4项测试的基础上,对其保暖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絮片经加膜后,由于较多静止空气的存在,其保暖性能明显增强,并对加膜前后絮片的透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聚酯纤维针刺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聚酯纤维针刺非织造材料在200~2 000 Hz声波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从材料的厚度、针刺密度、表面粗糙度和组成纤维四方面来研究其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由实验得出,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厚度和表面特征,组成纤维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麻纤维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麻纤维的性能及在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说明了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特性,用其制成的非织造布的市场前景广闭。  相似文献   

8.
远红外熔喷保暖絮片的光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一种含有纳米电气石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并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含量电气石的熔喷非织造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种材料的光蓄热性能。实验证明,电气石含量的不同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光蓄热性能有很大影响,当电气石含量在0~8%范围内时,随着电气石含量的增加,熔喷非织造布的远红外发射率随之增加,但是其光蓄热性能却不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流成网技术以及双组分复合化纤配料研制了羽毛与化纤混合的非织造絮片,参照国家标准对其保暖性、压缩性、透气性进行测试,探讨了非织造絮片各组分含量及热粘合温度对这些絮片服用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推导出使这些性能指标较优时的各组分的比例及热粘合温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废弃纺织纤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共混-热压工艺,以废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基体材料,制备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将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加工成穿孔板,并与废弃涤纶织物贴合,构成吸声复合材料。重点研究吸声复合材料中穿孔直径、穿孔板厚度、穿孔率及废弃涤纶织物层数四种结构参数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穿孔直径主要影响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峰值;穿孔板厚度、穿孔率和废弃涤纶织物的层数主要影响吸声材料的吸声频带范围。  相似文献   

11.
研究汉麻纤维的吸湿性能。测定了汉麻纤维的回潮率、在标准状态下的吸放湿曲线、阴干特性及导湿性,并与棉纤维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汉麻纤维的标准回潮率在8%~9.7%;汉麻纤维的吸放湿速率较棉纤维的吸放湿速率快,且放湿速率大于吸湿速率,吸湿滞后性差值小于棉纤维,为0.8%;汉麻纤维完全浸湿后经过4 h即可达到干燥状态,阴干时间基本为棉纤维的一半。认为:汉麻纤维较棉纤维的回潮率高,并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和较好的吸湿排汗能力及阴干特性,适合做夏季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对大麻的定义、大麻纤维的特点以及标准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大麻纤维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亚麻、苎麻和大麻这三种纤维之间的准确鉴别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首先分析这三种麻纤维的纵面、横截面形态特征,再对三种麻纤维的大量样品进行细度(直径)测量和分析,提出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并结合纤维细度分析可对这三种麻纤维进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为顺利开发微孔聚酯汉麻混纺纱,针对微孔聚酯纤维和汉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对这两种纤维分别进行纺前预处理;通过多次实践,选择适宜的实际投料比;通过精梳工艺,可有效地去除汉麻纤维中的短纤维、麻粒和束丝;采用紧密纺技术,可有效减少纱线毛羽和提高纱线强力;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配置,最终成功纺制出微孔聚酯/汉麻60/40 16.4 tex紧密纱,满足了高档面料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利用具有细度梯度的涤纶纤维制备了12种非织造吸声材料,测试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纤维细度、针刺密度和材料厚度对涤纶纤维非织造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中,采用针刺加固工艺、较细的纤维细度、较小的针刺密度以及较大的材料厚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吸声效果。认为:涤纶纤维可以作为非织造吸声材料应用,其吸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姚玉才 《中国纤检》2012,(13):82-83
有关厂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麻材粘胶纤维,该纤维是以天然黄麻、红麻为原料,利用自有专利发明技术将其制成浆粕,熔融喷丝生产出的再生麻纤维。经研究证实再生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相似文献   

17.
棉汉麻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纺制棉汉麻竹浆纤维混纺纱,对汉麻纤维进行养生及预分梳处理;选用原料混和工艺改善可纺性;合理控制原料投料比例并控制开清棉与梳棉落棉率,保证成纱混纺比;并条工序合理调整工艺,提高熟条条干;细纱工序使用小钳口隔距,使用新型上销,缩短浮游区,以提高成纱质量;络筒工序选择适当的电清参数和络纱张力,以保证成形良好,结果顺利纺制出棉/汉麻/竹浆50/25/25 29.2 tex混纺纱。指出:只有针对汉麻纤维特点调整各工序纺纱技术措施,方能纺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棉汉麻竹浆纤维混纺纱。  相似文献   

18.
19.
汉麻(Hemp),桑科大麻属植物,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植株群体花期顶部叶片及花穗的四氢汉麻酚(THC)含量〈0.3%(干物质百分比),已不具备提取毒品和直接作为毒品利用价值的工业用大麻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刘大勇 《中国纤检》2011,(13):78-81
简要介绍六安大麻的种植历史及纤维特点,指出六安大麻在纺织应用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分析了大麻纤维纺织开发中的困难和现可用的生产工艺,提出综合利用各种纺织技术开发大麻纺织产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