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戊基蒽醌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以苯和叔戊醇为基础原料经烷基化、酰基化和关环3 步反应合成了2 戊基蒽醌。改进和优化了各步合成工艺条件:在三氯化铝- 硫酸双酸催化下,当n(AlCl3)∶n(H2SO4)= 1∶1-25,n(C6H6)∶n(t C5H11OH) =9∶1,温度6 ℃,反应4 h 时,戊苯收率为79-3% ;在2 甲基吡啶存在下,中间体2 (4′ 戊基苯甲酰) 苯甲酸收率为80-2 % ;关环反应采用氯仿为溶剂,利用类似分水器的装置,有效控制反应温度使炭化减少,2 戊基蒽醌收率为81-4 % 。  相似文献   

2.
向硫酸二甲酯和尿素的反应产物中,依次添加浓硫酸和异丙醇,n(CH3OSO2OCH3)∶n(H2NCONH2)∶n(H2SO4)∶n(CH3CHOHCH3)=1∶1∶1-2∶1-97,控制温度不超过40 ℃;0 ~5 ℃下静置15 h,析出白色固体甲基异脲酸式硫酸盐。产品收率60% ,纯度达98% 以上。  相似文献   

3.
相转移催化合成1-辛氧基-4-硝基苯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氢氧化钾碱性介质中,以四丁基溴化铵Bu4 N+ Br- (TBAB) 为相转移催化剂,由对硝基氯苯(PCNB) 和辛醇(C8 H17 OH)反应合成了1 辛氧基 4 硝基苯醚,研究了催化剂、碱、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PCNB)∶n(C8 H17 OH)∶n(KOH)∶n(TBAB)= 1∶1.2∶1.5∶0.03,反应温度为100℃,产品收率为85 .0 % ,经液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95.5% 。  相似文献   

4.
以烷基苯乙酮为原料,工业废氯气的回收碱液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烯醇(PEG)作用下,合成了4-烷基苯甲酸RCOOH(R=CH3,CH3(CH2)n,n=1~4)。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n(次氯酸钠)∶n(烷基苯乙酮)为4.0∶1.0,反应混合液pH≥13,相对1mol烷基苯乙酮PEG-400用量为200mL,烷基苯甲酸收率大于90%,质量分数大于9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 Bi2 O3 ·3 Ti O2 和 Pb Ti O3 的加入量对 Sr Ti O3 基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表明:最佳加入量的摩尔分数分别是 Bi2 O3 ·3 Ti O2 为 9% , Pb Ti O3 为 18% 。在 1 250 ℃的温度下烧结获得了性能为:εr = 3 295; Eb = 10.2 k V/m m ;tgδ= 6×10- 4 ;Δ C/ C(- 25~+ 85 ℃)≤ ±12% ;绝缘电阻 R= 7.5×101 2 Ω的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  相似文献   

6.
催化合成水杨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秀瑜 《精细化工》2000,17(2):94-96
芳基磺酸(ASA) 催化水杨酸(2 羟基苯甲酸) 和C4 ~C5 醇的酯化反应,性能优于磷钨酸等其他4 种催化剂。探讨并找到了ASA催化合成水杨酸丁酯、戊酯的优化反应条件:原料配比n(C7H6O3)∶n(ROH)=1∶1-8,催化剂ASA的用量为酸质量的5 % ~7% ,反应温度110 ~140 ℃,反应时间4~7 h,转化率达92% ~97% ,产品纯度大于99% 。  相似文献   

7.
(2R,3S) N 苯甲酰基 3 苯基异丝氨酸,是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侧链。利用苯甲醛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在甲醇钠作用下,0℃经Darzen反应24h,蒸去甲醇,乙醚萃取,减压蒸馏得到反式 3 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4),4的甲醇溶液与NH3在100℃中压下氨解,在V(CH2Cl2)/V(CH3OH)=1∶1溶剂中结晶得赤式 3 苯基异丝氨酰胺(5),5在100℃用Ba(OH)2水解8h,得到赤式 3 苯基异丝氨酸(6),6与苯甲酰氯于0℃下在w(NaHCO3)=10%的溶液中发生酰化反应,V(THF)/V(CH2Cl2)=4∶1溶剂萃取,粗产物在V(石油醚)/V(丙酮)=40∶1溶剂中结晶,得到赤式 N 苯甲酰基 3 苯基异丝氨酸,四步反应总产率为28.4%。用IR、1HNMR、元素分析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于甲基丙烯醛(MAL)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酸(MAA)的PMoV杂多酸盐催化剂的研究结果。IR和XRD考察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催化剂均具有稳定的Keggin结构,催化剂物相组成为H(4-2y-2)PO4(MoO3)(12-x)(VO3)xCUyCsz。在300℃,原料气组成MAL:H2O:O2:N2=1:10:3:32.体积空速1200h(-1)的条件下,最佳催化剂的MAL转化率为94.1%,MAA选择性达88.7%。  相似文献   

9.
金—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体系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高氯酸和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金与钼酸盐和丁基罗丹明B(BRB)的显色反应。其适宜条件CHClO4=1.5mol/L,CMoO2-4=9.1×10-4mol/L,CBRB=3.8×10-5mol/L及0.08%PVA。金钼杂多酸—丁基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6×106L·mol-1·cm-1,金量在0~4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极限(S/N=3)0.90μg/L(n=10),对于28μgAu(Ⅲ)/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2.1%(n=7)。缔合物至少可稳定5h,摩尔比Au∶BRB=1∶3。考察了44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用活性炭分离富集金,对砂矿和炭粉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水/浓硫酸=5∶8∶100(质量比)或20%(质量分数)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及氯化铁或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对聚烯烃进行的表面氧化处理,并通过熔点和红外光谱及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氧化反应和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最佳氧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5℃~60℃与45min;用KMnO4/H2SO4/FeCl3/CuSO4,K2Cr2O7/H2SO4/FeCl3,K2Cr2O7/H2SO4/CuSO4体系对聚乙烯的氧化中,氧化深度依次减小,C原子的摩尔分数由未氧化时的80.804%,分别降低为31.907%、69.905%和78.669%;在FeCl3催化下,产品中Cl的含量普遍增加,而以KMnO4/H2SO4/FeCl3/CuSO4氧化时增加最多,但对K2Cr2O7/H2SO4/FeCl3氧化体系,O含量的增加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1.
S2O2-8/ZrO2-SiO2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S2O2-8/ZrO2-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原料配比n(Zr)∶n(Si)=1∶15,醇酸物质的量的比为4.5∶1,催化剂用量1.0 g,乳酸用量为0.083 mol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为3.0 h,酯化率可达97.3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6次以上。  相似文献   

12.
WO_3/HMS催化剂多相催化氧化环戊烯合成戊二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2WO4为钨源制备的WO3/HMS分子筛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了在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多相催化反应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溶剂用量和氧化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戊二醛收率的影响。筛选出WO3/HMS催化环戊烯(CPE)合成戊二醛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n(H2O2)∶n(W)∶n(CPE)=2∶0.025∶1,V(t-BuOH)∶V(CPE)=8∶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0 h。戊二醛的收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13.
2-甲基吡嗪氨氧化制2-氰基吡嗪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文清  陈金华  顾龙勤  胡永君 《精细化工》2002,19(6):324-325,328
作者以CP - 2负载型催化剂 ,进行了 2 甲基吡嗪直接氨氧化制 2 氰基吡嗪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 4 30℃、反应配比n(2 甲基吡嗪 )∶n(氨 )∶n(氧 )∶n(水 ) =1∶(10~ 15 )∶2∶5、液体空速 0 15~ 0 3h-1,反应转化率约为 10 0 % ,2 氰基吡嗪选择性 80 % ,并进行了催化剂30 0h的稳定性试验 ,产品选择性在 73%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10#机油为分散剂均匀分散P2O5,并与十六醇进行磷酸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得到了低游离磷酸含量的十六烷基磷酸酯皮革加脂剂,解决了合成磷酸酯皮革加脂剂过程中P2O5易吸湿结块问题。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2O5采用10#机油分散进料可提高产物中十六烷基磷酸酯的含量;当n(十六醇)∶n(P2O5)=2∶1,磷酸化反应较佳的条件为:m(10#机油)∶m(P2O5)=2∶1,磷酸化温度80℃,磷酸化时间3h;水解反应的较佳条件为: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2 h,水用量2.0%(基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产物中十六烷基磷酸单酯、双酯和游离磷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5.2%、25.3%和9.5%。当10#机油与P2O5质量比大于2.5后,十六烷基磷酸酯加脂剂的乳液稳定性下降,加脂革柔软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盐酸-过氧化氢作反应物,通过原位氯化反应合成3-氯丁酮。考察了原料配 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金属盐的加入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以CuCl2作催化剂,丁酮、盐酸、过氧 化氢的摩尔配比为2∶1∶1.3时,回流温度下反应5h,丁酮转化率为52.43%,3-氯丁酮选择性 达76%,分馏得到的产品的纯度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罗志臣  杨春雨  杜冰 《弹性体》2011,21(4):56-59
以自制活性炭负载Keggin型配合物[(CH2)5NH2]4SiMo12O40为催化剂,苯酚、丙酮为原料,催化合成双酚A。对产品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IR)分析。考察了酚酮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双酚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6 mL(0.080 2 mol),n(苯酚)∶n(丙酮)=4∶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7%,甲苯50 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产品收率达到70%以上,且催化剂可以连续使用6次以上,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活性氧化铝负载碳酸钾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与正戊醇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甲戊酯,考察了活性组分碳酸钾在氧化铝上的负载量、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以5%K2CO3/A l2O3为催化剂时,碳酸甲戊酯选择性最高;CO2-TPD表明,5%K2CO3负载到氧化铝上即产生了较强的碱性,随着负载量的继续增加,催化剂弱碱性位强度逐渐减弱;当碳酸二甲酯与正戊醇的摩尔配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403 K,催化剂活性较好,目标产物碳酸甲戊酯选择性高达90%,收率高于65%。  相似文献   

18.
双酚AF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压下,甲基磺酸催化六氟丙酮三水合物和苯酚,一步合成了双酚AF。优化了反应条件,在n(HFA.3H2O)∶n(PhOH)∶n(CH3SO3H)=1∶3.5∶3.0、回流40h条件下,HFA.3H2O转化率达94%,双酚AF相对于HFA.2H2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3%和87%。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纳米氧化钐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纳米氧化钐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草酸二丁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钐催化剂在草酸二丁酯的合成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节约能源等优点。在草酸用量为0.2mol、微波输出功率350W、辐射时间12min、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醇酸摩尔为4.0∶1的优化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20.
SO_4~(2-)/Sb_2O_3/SiO_2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O24-/Sb2O3/SiO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异戊醇)∶n(乙酸)=1.4∶1,催化剂用量为1.2 g,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08~112℃,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7%。并用IR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